第27章 重生的兩位首輔(下)
- 欲喚名臣滿朝,偏來紅顏禍水?
- 作家PcImjd
- 2254字
- 2025-01-05 23:04:36
嚴嵩在仕途剛開始時就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因祖父與母親相繼去世,他秉持孝道,毅然返回故鄉(xiāng)丁憂守孝,這一守便是長達八年的隱居時光。
在這期間,他在鈐山腳下建造了“鈐山堂”,過上了面對青山而居、寄情于山水之間、沉醉于書卷之中的隱逸生活。
究竟是什么緣由,讓他舍棄了前途光明的翰林院生涯,而長久地棲身于山野鄉(xiāng)村之中?
一方面是因為嚴嵩早年體弱多病,身體狀況不佳;另一方面,正德年間正值明代宦官問題最為嚴重的時期之一。
在正德初年,宦官劉瑾肆意擾亂朝政,將先帝托孤的重臣幾乎全部貶斥驅逐,諫官和臺諫大臣也幾乎被屠殺殆盡。
“北門之獄驟興,縉紳之禍尤烈。”
在正德元年冬天,內閣大學士劉健、謝遷以及戶部尚書韓文相繼被罷免官職;給事中呂種、御史薄彥徽、主事王守仁等二三十人也遭到了朝廷的嚴厲杖責,隨后被削去官職、貶謫他鄉(xiāng)。
到了第二年三月,皇帝召集群臣在金水橋南跪下,并宣布大學士劉健以下五十余人被列為“奸黨”,在敕令中點到名字的人都被要求離職退休。
然而,事實上,這些人都是公認的忠直之士。
在正德三年的夏天,有人在皇宮的御道上發(fā)現(xiàn)了匿名舉報劉瑾的文書,這讓劉瑾大為震怒。
他假傳圣旨,命令所有百官在奉天門下跪拜,結果導致主事何錢等十余人因中暑而不幸身亡。
當晚,五品以下的官員中,有三百多人被逮捕并投入監(jiān)獄。
劉瑾還找借口禁止浙江余姚人和江西人擔任京官,并削減了江西鄉(xiāng)試的錄取名額。
即使在正德五年劉瑾被誅殺之后,宦官獨攬大權的局面也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朝政大權依然掌握在內廷手中,魏彬、馬永成等人擅自把持國事,導致河南、河北以及楚、蜀等地盜賊四起。“
除了宮廷中宦官滿布之外,還有都督江彬、錦衣衛(wèi)錢寧等奸臣當?shù)溃烈馔秊椋瑢е抡钡墓賳T們遭受災禍。
“武宗終日沉迷于游樂,不顧國家大事,導致一時之間奸佞小人紛紛得勢。
錢寧憑借錦衣衛(wèi)的身份受寵,臧賢以伶人的身份得寵,江彬、許泰以邊將的身份得寵,馬昂則因妹妹受寵。
這些奸臣的禍亂波及朝廷內外,國家社稷幾乎傾覆。“
這便是翰林新秀嚴嵩所面臨的大環(huán)境。
初入官場的嚴嵩,內心仍秉持著正義。
“批鱗折檻,則橫禍立降;依附投靠,則遺臭史冊。”
那時的他,既不具備與邪惡勢力正面交鋒、英勇斗爭的魄力,又堅守著士大夫的底線,不愿與奸佞宦官及武夫為伍,因此選擇了暫時遠離政治的漩渦,隱居鄉(xiāng)野,靜待時局明朗,再圖東山再起。
直至正德十一年,嚴嵩帶著榮譽重返翰林院,雖然職位仍為編修,但他已開始頻繁承擔起重要職責。
到了正德十二年二月,禮部舉行會試,由大學士靳貴和少詹學士顧清擔任主考官,而嚴嵩則被委任為同考官,負責審閱《詩經(jīng)》部分的試卷。
同年十一月,他被任命負責內館的講學工作。到了正德十三年七月,朝廷開始冊封各藩府繼承王位的親王和郡王,翰林院編修嚴嵩被選為副使,攜帶詔書前往廣西桂林的靖江王府,傳達冊封朱經(jīng)秩為靖江王的旨意。這是嚴嵩首次受到朝廷的重要任用,然而,也正是這次重用,最終促使他選擇了第二次歸隱。
嚴嵩在完成冊封任務返回途中,遭遇了寧王的叛亂。
盡管這場叛亂在短短不到兩個月內就被王守仁平息,但嚴嵩仍然認為時局動蕩不安,認為此時繼續(xù)留在朝廷并非明智之舉。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正德十六年春天,與嚴嵩同科中舉的人們早已仕途得意、財富累積,而嚴嵩卻依舊家境拮據(jù),依靠祖上留下的幾畝薄田已難以維持生計。
嚴嵩內心也不免對同僚們的成就感到羨慕,于是,他決定結束隱居生活,趁著溫暖的春風,再次踏上北上京城的路途。
直到嘉靖四年,嚴嵩才真正獲得了嘉靖帝的賞識。那時,他已被調任為國子監(jiān)祭酒,有了向皇帝講授經(jīng)典并展示忠誠的機會。而這時,嚴嵩已經(jīng)46歲了,年華已逝。
嘉靖七年四月,嚴嵩的官職晉升為禮部右侍郎(三品),次年三月,又進一步升為左侍郎。在大禮議事件中,那些趨炎附勢的人紛紛得勢,嚴嵩對此深感羨慕。
終于,他等到了一個直接參與大禮議、為其效力的機會。
嘉靖七年七月,朝廷頒布詔書,嘉靖為其父追加“恭睿淵仁寬穆神圣獻皇帝”的謚號,并派遣使臣攜帶謚冊、神主牌位、香寶以及祭祀用的絲帛前往顯陵進行祭告,同時監(jiān)督修繕陵墓的禮儀。
此次欽差任務的正使由成國公朱麟擔任,而禮部侍郎嚴嵩則作為副使同行。
從出使任務歸來后,嚴嵩受到的皇帝恩寵日益增多。他被詔令陪同皇帝游覽西苑行宮,受命參與祭祀谷祇神壇的儀式,同時,他的官職也在不斷地得到提升。
嘉靖十年十月,嚴嵩從禮部左侍郎調任為吏部左侍郎。同年十二月,他又晉升為南京禮部尚書(正二品)。
到了十二年六月,他再次轉任為南京吏部尚書。
雖然陪都南京的部院被視為相對清閑的職位,但一旦擔任尚書,就意味著進入了九卿大臣的行列。
嚴嵩在南京擔任了五年的閑散尚書職務,此時已近六十歲。
嘉靖十五年五月,得益于內閣首輔李時和禮部尚書夏言的積極推動,嚴嵩被調回京城,以禮部尚書的身份兼任翰林學士,總理史館事務,并負責主持重修《宋史》以及編纂列圣文集、九經(jīng)二十一史等重要工作。
直到嘉靖二十二年,嘉靖帝終于給了嚴嵩一個機會,一個升任首輔的機會……
嚴嵩的夢突然被驚醒,敲鑼打鼓鞭炮齊響的聲音由遠及近傳來,在老板翹首以盼的目光中,停在了客棧的門口。
“江西嚴嵩,嚴老爺,高中——
三鼎甲!一甲頭名!今科狀元!”
老板聽了這話,仿佛是自己中了狀元一樣激動,從懷里掏出一早準備好的銀子,捧著遞給來人,然后一邊遞一邊喊:
嚴老爺中狀元了!!!
這么多年終于輪到俺的店了,俺的店也是出過狀元的店了!
快快!
還不快請嚴老爺下來,趕緊去,拿份墨寶,讓嚴老爺給小店留份墨寶。”
------
嚴嵩的生平,從歷史資料中引用,主要以張顯清先生的《嚴嵩傳》引用和參考,在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