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 封骨冊
- 我,仲裁人,百無禁忌
- 沉默的榴蓮
- 2024字
- 2025-06-18 00:20:31
那是一種失傳已久的共鳴,只在命書發生“結構裂縫”時才會出現。
整個逆語根墳隨之震蕩,數道早已殘破的骨磚紛紛墜落,石壁間浮現出如血般殷紅的咒線,如有某個無名存在正在緩緩睜開識眼。
璃瑜在接引我脫離映界的同時,也被這股共鳴震得停步。
“這……是‘骨泣天音’。”她低聲自語,面色驟然蒼白。
“只有命書崩斷,魂骨共鳴,才會響起的聲音。”我喃喃,看著那從地下升騰的淡紅魂焰,像是舊書撕裂的字跡,重新聚成一個名字。
蘇雁站在封印臺中央,衣袍獵獵,額前浮現一枚陌生的火紋,那不是她的魂焰印——
而是書白的。
她緩緩伸手,按在那塊識火石函上,聲音沉如碑文:
“書灰識本——你該醒了。”
骨泣天音,碎頂崩心。
我和璃瑜剛踏出“無骨映界”,身后便傳來一陣巨響,仿佛整座逆語根墳被從骨架深處猛然撕開。那不是尋常的震動,而是命骨層斷裂時才會出現的“識震”。它無聲,卻逼得人識海刺痛、魂焰動蕩,像被萬枚咒針刺入腦中。
“撤。”璃瑜只說了一個字。
我不敢回頭,只能拼命追著她的背影往根墳主道出口奔去。沿路石磚紛紛塌落,墻上原本黯淡無光的咒痕竟開始倒轉,仿佛書頁被逆讀,有些骨文甚至在風中自己燃起,猶如不愿被再寫一遍。
這根本不是自然塌陷,是識舊臺與根墳之間的“魂骨鏈接”——崩了。
我們跑到轉折處時,耳邊又傳來一陣刺耳尖嘯,那聲波如撕紙般切割著空氣,帶著骨泣特有的“裂識感”。那種聲音只存在于命書最深層的縫隙之中,一旦響起,表示命書體系已有一角徹底脫序。
我忍不住低聲罵了一句:“到底是喚了什么出來?”
璃瑜沒回答,只是眉頭擰得死緊,一手緊握“封識刃”,一手拉住我袖口,腳步快得幾乎騰空。
“你還在發熱。”她一邊奔跑一邊低聲道,“識焰不穩,別自己崩了。”
我本以為自己魂火只是映界后遺,直到那道熱意漸漸集中于胸口,我低頭一看,頓時倒吸一口冷氣——
衣襟被魂焰灼出一道形印,正浮動著淡紅色的光。
那道印記,是一筆半圓形“火印”,形似火痕額心之印,但在其下方,多了一道“斜斷筆痕”,像是某人寫到半途被強行折斷,筆鋒逆入咒紋之內,既似終結,又像未竟。
那印記詭異地浮動著,宛若識火在體內回溯。
“璃瑜!”我厲聲叫住她,“我胸口的……像不像火痕的舊印?”
她停下腳步,望了我一眼,那目光復雜得像看一張未曾認領的死名。
她伸手貼近我衣襟處,神識輕掃,語氣卻越發沉了:“這不是她的印……但的確是從她魂焰殘識里裂出的。”
“那它是什么?”我低聲問。
正說著,石道另一側,一道身影從骨塵中穩步走出,衣袍上染滿咒灰,卻目光如刀,正是漠章——
那位久居“沉筆之室”的咒鑒官,此刻面色凝重,甚至連額前的“閱咒金符”都被逼得閃出刺眼金芒。
“那是——終筆反印之一。”他說。
我怔住。
這個詞,我在命書抄錄館中見過。
據古命卷記載:“終筆反印者,書白體系最后擬形之筆,止命不寫、折字不錄、封火不燃。若現于活體,必有遺書之筆未歸,命將傾,魂未成。”
璃瑜咬了咬牙:“你說的是……未燃者之火?”
“正是。”漠章點頭,他手中浮出一片折裂骨頁,那頁殘缺至極,卻印著同樣的印痕,與我胸前那道,幾乎如出一爐。
“這印,不是你自己的。”他說,“是有人在你識骨中寄了一段‘未書之火’,它現在反灼而出,意味著你體內那段未落的命軌——開始發芽了。”
我的心猛然一震。火痕……難道是她的魂火,在我映界之時與我識骨發生了接觸?
蘇雁不知何時已趕至,聽完漠章所言,她眉頭緊鎖,走到我面前,神情比平時更為冷靜、也更為沉重。
“這印,是她的火焰被抽離時留下的‘魂標裂筆’,相當于她用自己未燒盡的識火,強行把一筆寫在你體內——”蘇雁低聲道,“她在燃盡前,選擇了你做載體。”
我喉頭一緊。
蘇雁繼續說:“而現在,她的魂體正在被‘未書之火’慢慢吞噬。那火并不屬于命書,而是源于書白體系中一支被禁咒封印的‘終筆’,只存在于“未歸之墓”。”
我抬眼望向她:“那我要怎么辦?”
她盯著我,沒有猶豫。
“找‘筆主之墳’。”
我愣住。
“那是什么?”
“是所有‘終筆殘火’來源之地。”漠章低聲道,“據舊卷所載,書白早期實驗失敗的咒體,都被棄置于一座不記名之墳,那墳既無坐標,也無名頁,是整個命書體系中最大的‘書灰庫’。”
蘇雁緩緩接話:“唯有找到那座墳,回收火痕體內那段‘未書筆魂’,才能阻止你體內的印記繼續燃燒。”
璃瑜沉聲問:“那墳在哪?”
我們沉默地站在根墳破碎的咒層邊緣,眼前的殘壁如齒,倒塌的骨磚仍在冒著絲絲熱氣,空氣里彌漫著燒裂識火的焦腥氣息。璃瑜的最后一句話——“那墳在哪?”如同一枚冰針,釘在我們每個人的識海深處。
沒有人立刻回答,哪怕是漠章,神色也凝重得仿佛嘴唇被命誓封住。他皺著眉,目光掃過四周咒痕崩裂的石壁,仿佛在試圖從那些燒斷的骨頁之中找到一線線索。
片刻后,蘇雁從咒塵中緩緩抬起頭,聲音低沉:“……璃族古境。”
我一怔,下意識望向璃瑜。
她眼中一瞬浮現出一種幾近塵封的光,那是來自某段被長久遺忘的記憶。她緩緩點頭,低聲回道:“對,古境曾藏有一頁殘卷,那是《封骨冊》的前篇。”她頓了頓,目光變得銳利,“其中記錄著三處與‘終筆’相關的魂地,其中之一……就是筆主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