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梵,侯威山,你們兩個準備的如何了?”周正陽主動詢問了‘華興’車隊方程式賽車手。
電動方程式賽車每隊有兩個賽車手參賽。
周正陽知道因傷退役的賽車手岳梵精通拉力賽和方程式賽車,倒是領航員侯威山居然還成為了方程式賽車手更讓人吃驚。
“周總放心,我和岳梵都是老搭檔了,盡管今天是方程式賽車,但我們也會竭盡全力的。”侯威山說道。
曾經拿過環城拉力賽冠軍的領航員侯威山,被圈子里稱作‘金牌路書’‘金牌導航員’,但很少人知道他最初是方程式賽車的車手,具備高潮的駕駛技術和豐富的賽道經驗。
侯威山在讀高三的時候就參加過卡丁車和低級別的方程式賽事積累了不少經驗,提升了駕駛水平,作為二沖程競速卡丁車出身,大二才成為正式的方程式賽車手,只是以前都是開內燃機賽車,這是頭一此開電動方程式賽車。
按照周正陽的了解,方程式賽車手在比賽中要承受很大的G力,對身體素質要求特別高,在岳梵因傷退役后,侯威山這個搭檔也選擇退役,陪著老搭檔做微創手術,一步步康復。
周正陽在魂穿道平行世界之前,在真實世界中也是個車迷,因此知道不少著名賽車手,兼顧拉力賽和方程式賽車,比如著名的作家兼導演韓寒,拿過拉力錦標賽的年度冠軍,也參加過亞洲方程式國際公開賽的方程式賽車。
無論是方程式賽車還是拉力賽,賽車手都要有強壯的頸部、背部以及手臂力量來控制賽車。
而岳梵兼顧兩項,他既能在砂石、泥濘復雜路況下完成拉力賽的車輛操控要求,也能注重方程式高速度和精準操控,鍋碗技巧和賽車調校的極高要求亦能完成。
今日是首屆汽聯電動方程式賽車的排位賽積分賽,賽道設計的十分標準,高速彎道和長直道為主,追求極限速度為上,車胎的抓地力是核心,通過精準控制剎車點、入完角度等等,每一個操作動作都是為了壓榨賽車的極限性能。
“按照之前練習賽的成績,決定排位賽的發車位置。”費世杰壓低聲音說道:“桿位首發是鐵鷹聯邦的戰虎1號車。”
周正陽沒回應這句話,而是和岳梵、侯威山兩人揮手示意,目送他們進入賽車場地的P房。
路鵬扉和楊工他們都拿著通話器,站在控制臺面前。
鐵鷹聯邦的戰虎車隊的1號賽車手在練習賽中單圈成績最好,所以排位賽屬于桿位。
也是發車格首位的位置。
岳梵代表的‘華興’車隊位于第二。
侯威山在發車格第四的位置。
櫻花國的STM車隊拓海上也因為練習賽沒有避讓飛行圈所以排位賽的位置比較靠后。
在排位賽開始前倒計的音效響起,信號燈也閃爍起來,發車格的賽車手們都啟動了單機,因為戴著碳纖維頭盔聲音會隔絕一部分,所以都聚精會神盯著信號燈。
安全車早已經就位。
伴隨裁判揮動旗子,五盞信號燈逐一閃爍,所有的賽車宛如離線的劍,出籠的獸,在燈滅的瞬間完成起跑。
彈射式起跑,燈滅的瞬間,踩下油門,電動方程式賽車加速性能強勁。
岳梵和侯威山精準控制油門,充分發揮賽車的加速性能,避免車輪打滑和失控。
“方程式賽車的底盤極低,空氣動力學強,所以以來下壓力貼地形式,輕微滑動都會大幅度損失速度。”楊建勇楊工說:“電動賽車的惦記扭矩瞬間八法強,起跑時需要精準設定動力輸出曲線,防止打滑系統接入,因此用‘攻擊模式’提升功率。”
數據房顯示‘華興’車隊兩個賽車手的起跑反應速度都控制在0.26秒左右。
路鵬扉也為周正陽介紹道:“車隊根據賽道特性已經提前輸入起跑策略,電機扭矩限制值以及能量分配模式,只需要車手通過方向盤按鍵激活即可。”
周正陽此時也跟著技術工程師在‘華興’車隊的大本營,控制臺的顯示器直播同步賽車的畫面,而且導播分別切了前三位車手的特寫鏡頭。
岳梵作為經驗豐富的老車手了,眼神堅毅盯著賽道,而侯威山也是如此。年紀相對小的賽車手,在控車能力上略遜一籌,從數據和直播畫面中就能看出。
“這次賽事就是為了對新能源汽車改裝后的研發技術進行測試,要密切關注數據變化。”周正陽強調。
路鵬扉盯著變化的數據,和旁邊的楊工說道:“楊工,看來我們在電動賽車上改進推桿懸掛和避震系統時很有必要的。”
“是啊,采用了全新的材料,高強度的碳纖維和鋁合金等符合材料,在保證結構強度的前提下,進一步減輕了推桿、賺點以及叉臂等部件的重量,提升了賽車的操控性能。”溫書昊也接話。
周正陽點了點頭,聚焦直播的畫面說道:“從側傾現象就能看出來了,這次的輕量化改裝很成功。”
另一邊,漂亮國的車手是個二十一歲的外援車手,在進入彎道時為了徹底甩開追擊的侯威山,彎道也依舊沒有減速。
“改進后的推桿和叉臂的外形設計,更加符合空氣動力學遠離,減少氣流干擾和亂流的產生,因此在過彎的時候,起手剎漂移都沒問題,練習賽時岳梵和侯威山都能做到。”路鵬扉說道。
喜歡賽車的人都知道彎道快才是王道。
“可是用手剎漂移,等于加速磨損賽車的其余配件啊,輪胎的壓力和磨損都會增加的。”余國慶擔憂道:“雖然我們有備用車,可是‘華興’車隊兩個賽車手呢,排位賽之后,正式賽就是下午了。”
言外之意是備用賽車只有一輛,因為改裝的配件都是精密調測過,而且在昨天的練習賽都熱過車,測試過性能的。
但是調整懸掛部件的啟動外形,有話氣流走向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沒等楊工回應余國慶的問題,就聽到刺耳的嘶鳴聲響起,岳梵大幅度的甩尾,配合賽道的彎道切入內線,輪胎摩擦出的白煙騰升,侯威山緊隨其后,車頭出彎,兩人都完成了這次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