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初入學堂展鋒芒
- 萬歷公務員
- 余秦唐
- 2158字
- 2025-01-03 11:08:42
這一個學堂并不是很大。
不過,卻能做到一人一桌。
桌子比前世讀書的時候那桌子還要長一點兒,就好像是小攤點的那種長桌子。
一共可以坐十二位學生。
顧青就直接被書童安排在了后面,也就是第十一位。
在他旁邊,也就是第十位的位置上,坐著一個小胖墩,虎頭虎腦的。
看起來也就十一二歲的年齡。
等到書童一走,便立即迫不及待地小聲說道:“喂,新來的,你叫什么名字?”
顧青一邊拿出紙筆和《千字文》,一邊輕聲回道:“顧青。”
“幾歲?”
“虛歲十三。”
“哪人?”
“顧家村。”
小胖墩一聽,微微有一些失望,原來是村子里來的,那肯定也是大字不識一個。
就沒辦法幫自己了。
小胖墩正要介紹一下自己,打算收了顧青當小弟。
而顧青剛收拾好,學著前面的學生,擺好了紙、書,放好了筆、硯。
也就在這時候,丁瀝就邁著步子走了進來。
原本還有一點兒竊竊自語,又或者是認真讀書的學堂,為之一靜。
小胖墩更是端正身子,努力地筆直的坐著。
“因為又有一位新學子入學,故此,還是照例,我從新學開始教授,愿意跟著一起溫習的,可以跟著一起溫習,若覺得不用溫習,可繼續讀書,我會抽查。”
隨即,又看了看顧青和小胖墩、以及左邊的學子,說道:“王遠、金成文、顧青,你們三人翻開《千字文》,跟著我一起讀。”
顧青剛剛在擺放紙和書的時候,也趁機翻了翻。
發現《千字文》上一部分字是他認識的,是簡體字,還有一部分字,是他不太認識,但是有一些能猜個大概出來的繁體字。
關鍵是,直接一排下來,沒有一個標點符合!
只見上面寫著: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好家伙,看著就好像是一個字一個字排列,形成的一本書。
這要是沒有人領讀,教導如何斷句,初學者,還真的不好學習,不太好理解。
丁瀝開口道:“我念一句,你們跟著我念一句。”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顧青、王遠、金成文三人跟著一起念。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一共念了四句。
丁夫子便停了下來。
并未講述其句子的意思,而是講述字該如何書寫。
“此文的第一個字,名為天,其意為我們頭上的天,天空、九天之上的天。”
“先寫一橫、再寫……。”
一邊說,一邊伸手示意,在空中寫下了一個‘天’字。
就這么一個字一個字的教著,一個字一個字的示范如何書寫。
四句,一共是三十二個字。
教了這三十二個字之后,這才拿起講桌上的筆,開始講述,該如何握筆。
握筆的姿勢、書寫該如何發力等。
隨后,就直接讓顧青三人伸手研墨,再執筆,開始在紙上寫下《千字文》的第一個字。
‘天’。
等到顧青三人寫完這個字之后,丁夫子走上前,一一查看。
顧青前世倒是見到過那些即將退休的老干部,還有一些已經退休了的干部,寫出來的一手毛筆字。
確實是寫的很好,有一些甚至是學了瘦金體,也有幾分筆鋒。
顧青原本也打算等到自己年齡大了,快要退休的時候,找點兒事兒做,養一養興趣愛好什么的。
誰知道,一下子就來到了大明朝。
這毛筆寫起來,和硬筆就是不太一樣。
不過,在丁夫子看來,顧青的這個‘天’字寫的中規中矩。
沒有多好看,也沒有很難看。
但是,對于一個剛剛入學的新生,對于一個十三歲以前都在跟著父母在地里勞作的新生而言,這一個字,那就是寫的很不錯。
“嗯。”
丁夫子只是點了點頭。
隨即看向了小胖墩金成文,便微微蹙眉。
“用力過重,浪費筆墨,字不像字,重寫。”
金成文連忙提筆沾墨。
丁夫子:“墨多了。”
金成文一個哆嗦,連忙膏筆。
也就是把毛筆蘸上墨汁后在硯臺上順掭,以去掉多余的墨,同時理順筆鋒,便于書寫。
隨后又在紙上寫下了一個‘天’字。
丁夫子這才勉強“嗯”了一聲。
隨后又檢查著王遠的字。
這位似乎在家中就已經蒙學,這會兒寫的‘天’字非常規整。
丁夫子:“不錯。”
隨后,直接讓顧青三人開始抄寫《千字文》的前四句。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余成歲,律呂調陽。
這里面,有幾個字,是比較難寫的。
比如‘藏’。
明代開科選士時,皆用楷書答試卷,務求工整。
字寫得欠佳者,即使滿腹經綸,也會因此而榜上無名。
如此一來,讀書人寫字,惟求端正拘恭,橫平豎直,整整齊齊,寫得像木版印刷體一樣。
最終就形成了明代的臺閣書體,稱“臺閣體”。
不過,顧青等人就相當于是還在初學階段,要學會識字,順帶熟悉書寫,等到識字識的差不多了,就要專攻書寫,再攻四書五經。
顧青一筆一劃,照著《千字文》上面的書寫。
這時候,也不必過于藏拙了。
畢竟,丁夫子又不是他的父母,熟悉他的一切,會對他有所懷疑。
索性也就不裝了。
顧青三人書寫《千字文》前四句的時候,丁夫子則是教導著其他的學子。
一個學堂,也不都是新學生。
還有入學一年的,除了《千字文》,還要學《百家姓》,入學兩年的,則是開始學四書之中的《論語》一書。
等到給這些學子講完課程,又安排了抄寫作業。
這才回過來,檢查顧青三人的作業。
首先是王遠。
一看就是在家蒙學幾年,會認得很多字,也會寫很多字了。
畢竟,在這江浦縣,王家也算是大姓之家,人脈比較廣,甚至是還有族學。
“嗯,寫的不錯,再接再厲。”
隨后,看向了金成文所抄寫的四句。
“大小不一、輕重不均、落筆不齊……,再寫三遍!”
金成文臉色一紅,很是委屈,卻又不敢說什么,連忙動筆,開始繼續書寫。
丁夫子卻接過他的筆,糾正了握筆的幾處錯誤,然后又教導該如何落筆,如何正確書寫。
教導完小胖墩。
丁夫子這才走到了顧青身邊,看著他寫的字。
“你當真只是聽了你堂哥讀書,并未由他給你蒙學?”
這可不像是初學者抄寫出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