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瀝乃是丁鳳一脈的后人。
早年也是讀書科舉,中了秀才,不過,并沒有為官,而是辦了個私塾。
因為他父母身體不好,如今行動不便,他也不好在外為官。
正所謂,父母在,不遠游。
“你為何讀書?”
丁瀝起身,讓顧老頭坐下喝茶,他則是走上前,站在了顧青的面前,問出了第一個問題。
顧老頭現在哪里有心思喝茶,恨不得自己來回答丁夫子的話。
雙眼緊巴巴地看著顧青,生怕顧青回答錯了。
顧青則是抬頭看著丁瀝。
他生于農家,這些年來吃的都是粗茶淡飯,又加上,還要跟著父母一起下地干活兒。
身子骨有一些瘦弱,比一部分的同齡人都要矮一些。
丁瀝在顧青的面前就好像是一座大山一樣。
不過,對于顧青來說,他前世就走了一遍科舉的路,參加過比這更為嚴格的面試。
這一會兒。
根本就不怵。
“回先生,為了不讓阿爺、阿奶、爹、娘、阿姐他們繼續受苦受累?!?
顧老頭聽到顧青這么回答,卻一點兒都沒有被感動。
反倒是有一些焦急。
孫兒,你怎么能夠這么回答呢?
難道不應該是忠君報國,不是為了科舉取士嗎?
怎的只是為了我們這一家子呢?
丁瀝則是點了點頭,說道:“百行孝為先,乃萬善之源。你能以孝行為先、心誠意堅,希望你以后不要忘記此番讀書之初衷?!?
顧青躬身回道:“謝先生教誨?!?
顧老頭抿了抿嘴,已經有一點兒聽不懂了。
他只覺得,今日的顧青過于陌生,這就不像是自家的孫子。
可是,這些時日的相處,對方肯定是自己的孫子顧青,沒得錯。
丁瀝又問道:“可曾有過蒙學?”
顧青回道:“回先生,這些時日以來,我曾聽聞大哥在家中教導其幼弟識字讀書,其書名為《千字文》,我在外聽著,便也會背幾句?!?
丁瀝一聽,便道:“且讀來聽聽。”
顧老頭聽到這里,便是喜上眉梢,因為這就又觸及到他的思維領域了。
對啊。
咱的孫子是聽了學州教導小幺讀書,便能跟著會背好幾句書呢。
連二哥都開了口,說不得,顧青這娃真的適合讀書。
顧青當即開口背誦,“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女慕貞潔,男效才良。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背完,才解釋道:“先生,我就只記得這么多,后面的,沒能記住?!?
丁瀝笑了笑,說道:“你只是聽著你哥讀書,便能記得這么多,也是有心了?!?
“不錯,不錯?!?
隨后又問了第三個問題。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讀書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科舉更是,有人終其一生,可能也未能高中?!?
“一次不中,或許還能總結經驗,查漏補缺,來年再考,可是,兩次不中、三次不中……便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你可要想清楚了,這一條路,并不見得好走?!?
顧青假意看了看身邊的顧老頭。
看的顧老頭疑惑不解。
都這時候了,你還猶豫啥,你還看我做什么?
讀書再苦再累,那也比種地強??!
你難道要跟著爹娘,種一輩子的地不成?
顧青看著有一點兒急切的顧老頭,這才堅定地回道:“回先生,我會一直努力?!?
若是讀了書,再來回答夫子的這個問題。
他肯定是可以扯出長篇大論來,甚至是還能引經據典。
可他現在是一個沒讀過書,連大字都不識一個的十三歲少年郎啊。
所以,只有這么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六個字。
但是顧青眼神中的那種認真和堅毅,卻表達的非常強烈。
都說一個人的那一雙眼睛,是可以說話的,那顧青就讓丁瀝看到他雙眼之中的話。
丁瀝確實是看到了。
不僅看到了堅毅,還似乎看到了一把火。
隨即對門口的書童吩咐道:“去打一盆水來?!?
書童連忙躬身道:“是?!?
轉身很快就打來了一盆水。
顧老頭當年送顧老大來私塾、送顧學州來私塾,是知道這拜師求學的規矩。
當即喜不自勝。
顧青得到了夫子的認可。
終于是可以進入這春風學堂讀書了。
丁瀝上前,正了正顧青的衣冠,又讓他伸出雙手,放在木盆里面,清洗一下雙手。
顧青早上的時候,其實是洗漱了一遍的。
不過嘛。
現在是拜師禮。
相當于是走一個過程。
寓意凈手凈心、去雜存精。
隨后,就是叩拜至圣先師,再拜丁夫子。
最后送上束脩。
這就算是成了。
丁瀝對書童吩咐道:“帶著顧青去院舍安頓好,再去學堂。”
書童躬身施禮退出去。
顧老頭和顧青也一樣施禮,然后跟著書童去了院舍,一排廂房,一人一間房。
房間里面一張床、一個木柜、一張桌子、一把椅子。
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顧老頭上前給顧青鋪床,顧青則是拿出了衣服和鞋子,擺放好。
等到收拾好了之后。
這才去了前院學堂。
顧老頭深呼吸一口氣,似乎有什么話要說,可是到了嘴邊,只有一句。
“小青,好生地讀書吧。”
千言萬語最后也就只有這么一句了。
說到底。
顧老頭自然是很希望顧青能夠高中,不說秀才,過了縣試、府試,得一個童生之名,那也是極好的。
然而,有著顧老大和顧學州在前,他似乎也明白,科舉考試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若是容易,豈不是人人都去讀書,都成了讀書人。
若是容易,二郎、三郎也都來讀書了。
顧青看著顧老頭那欲言又止的神情,也知道,顧家現在的希望,可能就要落在他的身上了。
“嗯?!?
“阿爺放心,我會努力讀書,考取功名,不讓阿爺、阿奶、爹娘和阿姐再吃苦受累了?!?
顧老頭輕輕地拍了拍顧青的肩膀,叮囑道:“只要是你好生地讀書,我們再苦再累也是高興的?!?
“去吧。”
顧青點了點頭,說道:“嗯。”
隨即轉身,跟著學童走進了學堂。
這里相當于是學期一年至兩年的新生,一共有十人。
另外一個學堂則是學期兩年以上,已經參加過縣試,卻沒能考中,就比如顧學州這樣的學生。
當顧青出現在學堂的門口的時候,十個人,十雙眼睛,都看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