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顏晨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內只能是不斷的充電學習,剛剛上手了然后立馬就又換了新的領域。當然了美其名曰——這都是為了向更高崗位發展的培養和學習。所以說,華國兩千多年的科舉制度所逐漸演化的八股文是人類歷史上社會科學的精華,同樣一件事用不同詞語進行修飾表達出來的意義就完全不一樣(盡管最后實際上的客觀結果都一樣)。論語言的藝術華語是所有語言里面最博大精深的,只可惜很多時候這種博大精深被職業政客們用錯了地方。
趙崢握著方向盤開的兩個小時的車程一路走來就仿佛承載了顏晨十五六年的職場旅程。車子開到了客戶公司所在的目的地,顏晨也剛好結束了她對過去十五六年職場的回憶旅程。
權景煥早已在大廳等候多時,見到顏晨和趙崢之后熱切的握了握手告訴他倆今晚就在客戶的公司吃飯就好了。因為現在對于央企領導干部管的比較嚴,權景煥自己在農貿市場買的菜和肉帶的酒只需要在客戶現場的廚房加工就可以了。想到這里趙崢心里對權景煥暗暗表示了感謝,雪中送炭遠勝于錦上添花。趙崢心里暗自記下,如果將來真的有發達的那天對于老權他一定要好好報答。
客戶的辦公大樓是剛建好的,裝修的低調但不失風格。
在權景煥的引導下便走到了董事長的辦公室門口。權景煥敲了敲門,里面傳出來一聲干脆利落的聲音。
“請進!”
進去之后是一個典型央國企的裝修風格,首先面積不超標。然后就是中規中矩的國企風格的裝修,非常普通的人造大理石地面。三張沙發,一個主沙發兩個單人大沙發。一張仿實木的辦公桌,后面是一排書架書架上像大部分領導一樣擺滿了書記。
趙崢偷偷瞄了一眼,發現與大部分央國企一把手領導不同的是并沒有擺設式的裝B書記。很多都是儀表及自動化,要么就是諸如DCS系統詳解之類的技術書籍。透過玻璃能看得到這些書很多都不是新書,明顯這些書都有一定年頭。可以看的出來,書的主人是一位技術出身的主管領導。
趙崢這是第一次見李正平。俗話說的好,第一次見面的印象很重要。趙崢不知道李正平對趙崢的第一印象如何,可趙崢對李正平的第一印象實在是深刻。
因為第一次見李正平,李正平的右腿是打著石膏與趙崢和顏晨握手的時候雙手是拄著拐的。沒錯,你沒有看錯是拄著拐。就跟趙本山小品《賣拐》里面的拐差不多。
趙崢握手結束之后趕緊扶著李正平坐在沙發上,生怕李正平別在“二次骨折”。
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后,李正平非常開門見山的進行了后續可能有合作領域的分析與評估。那些領域是可以合作的,那些領域已經是跟其他品牌已經有合作不可能再找第二個合作伙伴的都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給趙崢的感覺就是權威但不失民主,霸道但又合理合規。這種人怪不得能在這種系統集成公司混到一把手的位置,十幾分鐘的談話趙崢就了解到了這個人的不簡單。
顏晨坐在旁邊,在這種看似平易近人且善于溝通的央國企“一把手”老江湖面前明顯表現的有些力不從心。不過這也沒什么,畢竟年齡和經歷在那擺著。況且來的目的是談合作,不是競爭對手。趙崢坐在李正平的對面一直頻頻點頭,這種場合趙崢在過去國企的工作經驗告訴趙崢你只需要點好頭就可以了。因為在你來之前,李正平已經想好了跟你怎么合作,能夠用到你什么產品了。在聊天的過程中,李正平又多次提到了顧瑾博士。人家并沒有說和顧瑾博士有多熟,人家只是講了當年作為顧瑾博士的系統集成合作伙伴一起聯合投了哪幾個標?一起做了哪些浮法玻璃的項目,解決了什么樣的工藝技術難題,獲得了哪些獎。一句與顧瑾博士是哥們兒是兄弟的話都沒說,但又讓你處處感受到與顧瑾博士的不一般。
趙崢心里很清楚,人家這不是在跟你講歷史。趙崢的叔叔也在央國企工作,也是一個能力極強的領導干部。從小的時候周圍的長輩就告訴趙崢,聽話尤其是聽真正有高度大領導的話不要聽話的本身,聽話要聽話的話外音。只有你聽出了大領導的話外音,很多事情很多工作你才知道怎么開展。當時趙崢還在上中學,每次聽到這么講也不知道啥意思。甚至當年心中還腹誹,這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么?什么事你有嘴不直接說出來,非得繞個彎子還不行還得整個話外音?這不是沒事瞎折騰么?直到趙崢參加工作之后幾年之后才慢慢領悟這句話的真諦。
李正平的話既給了顏晨和趙崢面子,可又表明了立場;既讓趙崢和顏晨少走了彎路告訴你哪些是可以一起合作的,又敲打了二人意思就是你們部門的產品我比你們還要熟悉用的還要早。很多PPT就不要跟我講了,咱們就簡單直接辦事就行。
趙崢聽出了李正平的話外音,接下來就知道該如何發力了。這個時候趙崢不免想起了當年的這些話,心中不由的暗自感嘆到為啥人家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高人指路。只有高人指路才會自己能夠去悟,否則單靠自己悟還不知道要悟到猴年馬月。社會很多時候往往就這么現實。
在這個過程中顏晨總是在尋找一些能夠跟李正平主動聊下去的話題。顏晨是個玲瓏心思,她當然能察覺到李正平客氣的外表下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已經在主導者談話的節奏,和潛在合作的方向與內容。簡單點說如果這次拜訪是過來為以后的業務合作打下基礎,很明顯現在的李正平完全就掌握著主動權。顏晨作為當了這么多年業務經理的角色當然不可能讓李正平這么聊下去,否則這跟牽線木偶還有什么區別?可無奈李正平不僅精通人情世故和談判的技巧,最重要的這老小子還是個技術老炮兒出身尤其是對流程事業部的各個產品線了解的簡直不能再了解。
顏晨對趙崢頻頻投來示意其開口的講話的眼神,趙崢裝傻充愣一樣的沒看見。
趙崢此刻做的就如同他平時嘴里所說的舔狗一般,從一開始的李總逐步變成了最終的李老師。一口一個李老師叫的李正平這個開心。
在交談的過程中,好幾次李正平的下屬進來匯報各種工作。有投標報價的,有技術方案拍板的,也有去客戶那里要回款遭拒的。李正平最后總是能解決問題,尤其是要回款這個事李正平當著趙崢和顏晨還有匯報下屬的面一個電話打過去然后客戶就把字簽了。
趙崢知道,這個人可不是什么善茬。不合作還好,以后合作盡量求共贏少分歧是真的。
李正平看了看時間,大概也聊了將近一個小時。李正平說晚上一起吃飯,接下來李正平安排了他下面的技術副總和專業技術負責人跟我聊聊具體的產品技術事宜。后面他還有個會,等他開完會了估計我們這邊也聊的差不多了。
權景煥帶著顏晨和趙崢找到了李正平的主管技術的副總和下面的技術研發負責人,幾個人找了一間會議室開始了交流。
趙崢也算是第一次正式的以維爾電氣代表的身份與業主進行交流,顏晨坐在旁邊也打開了電腦然后給了趙崢一個可以開始的眼神。趙崢打開電腦投放了標準化的產品解決方案的PPT,完全按照維爾電氣現在通用業務交流的套路與模式。畢竟初來乍到,要中庸的道理趙崢還是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