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到了開門迎客的時候了!對于這次開車載著顏晨去黃海見李正平趙崢還是十分激動的!畢竟這么大的央企領導,只要一個設施種植的項目用了趙崢的產品這當年就能實現巨大的突破。也算是開辟了行業,完成了第一個成功案例。什么事只要做到了從零到一,后面的一到一百相對來說就好多了。
一大早趙崢先去魚州市區的酒店接上顏晨,然后倆人簡單的吃了個午飯。
顏晨的心情明顯不錯,長達快兩個小時的路程上有說有笑。這是趙崢認識顏晨兩個多月以來覺得可能是在他眼里心情最好的一天。
一般來說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只有在單獨溝通交流,且不是在聊工作的情況下雙方交流與了解才會不斷的加深。顏晨也沒有了職場面具的壓力,這兩個多小時的交流明顯和第一次以及這兩個月之中的交流相比之下明顯真誠多了。不過這也不難理解,當下這個極其現實的社會在職場當中誰又不是演員?說到底還是整個的社會大環境讓人與人之間變得逐漸缺乏了信任,現實的讓人很多時候難以呼吸。
趙崢是一個比較愿意聽歷史的人,無論是國家歷史還是社會歷史再或是職場歷史。在趙崢看來如果不了解歷史,不了解過去你就無法更好的活在當下也不知道未來去哪里。所以這么多年對于趙崢來說,他每到一個新的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歷史。只有對歷史了解的越詳細,才能對當下形勢做出更準確的判斷,才能知道未來正確的道路在哪里。無論是人生還是職場,都是如此。
人一上了年紀就比較愿意懷舊,顏晨也不例外。一旦話匣子打開了,便越講越興奮。
與其說現在這個部門的歷史,倒不如說是顏晨自己的職場經歷更為貼切。顏晨畢業之后就進入了維爾電氣集團,那時候的維爾電氣的人員遠沒有現在這么多人,也更沒有像現在這么多的區域銷售。部門也沒有現在這么多,領導也沒有現在這么多,實際工作當中等級劃分也沒有現在這么多,最重要的是需要考慮的職場當中的“人情世故”也沒有現在這么多。
按照顏晨的話講,十五六年前她進入維爾電氣的時候真的就是典型的外企氛圍。大家講話都非常的Open,人際關系相對來說非常簡單。只需要考慮把手頭上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在工作當中大家有分歧都是當面說出來。也沒有誰藏著掖著,更沒有必要藏著掖著。也不會有亂七八糟的潛規則什么的,談不上想說啥就說啥但是也沒有那么多的顧慮。更沒有像現在一樣如同雪片一樣多的PPT,也沒有現如今的大會小會,更沒有那么多所謂的PPT作業,也沒有現如今可能開大會跟大領導匯報之前的“匯報彩排”。
趙崢這個時候插了一句說到。
“反正跟現在相比就是真誠且真實,對吧!”
顏晨愣了一下,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顏晨在描述那個時期的時候神態中不自覺的透露出一種難以描述的懷念和幸福的感覺。剛進公司的時候她還跟著老員工屁股后面不斷的學習,后來她就專門當了電源系統的產品經理。那個時候雖然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也很累??偨Y下來就是腦子累,但心不累。
在后來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員也多了,兼并過來的公司也多了。只要人員一混雜,這風氣就逐漸的開始發生了像化學反應一樣的變化。過去對于她所在的部門說簡單點就是賣電源的,做好市場調研找好客戶維持好業務關系,然后就是不斷的想辦法拿訂單就行了。也沒有那么多亂七八糟PPT要寫。天南海北的到處跑,基本上不是拜訪客戶談業務就是在拜訪客戶和談業務的路上。
一開始顏晨所在的部門也就是一個業務體量比較小的二級部門,可慢慢的就這么一個一個客戶的發展逐漸的盤子開始過億了。在后來抓住了經濟型低端電源的業務機會,是最早完成國產化本土生產本土銷售的二級部門。后來隨著越干越步入正軌,逐漸的二級部門開始變成了一級部門。七八個人的部門也變成了二十人左右的一級部門。華國電源的市場體量也隨著制造業的蓬勃發展,逐年擴大。這個市場最后一直大到每年2000多個億的市場體量,對于他們來說在這個市場有太大的發展潛力了。這個市場的主體其實就是經濟型電源,按照維爾電氣的市場劃分這叫第三類市場。對于第三類市場客戶群體來說,國產化經濟型產品就是最受歡迎的產品。在這一點上可以參考手機品牌小米,小米就是第三類市場策略搞的極其成功才有蓬勃發展的當下。
正準備大展宏圖開疆拓土呢,結果萬萬沒想到的是顏晨所在的部門和吳燈的部門合并了。顏晨的老領導有了新的發展方向離開了維爾電氣集團,但誰都知道這是負氣而走。
帶頭大哥都不在了,主心骨都走了隊伍也就散了。顏晨盡管升任了二級部門經理,可面對部門的合并重組和整個集團要面向數字化化時代的發展。單一功能性的純產品業務已然不能滿足資本市場PPT的愿景任務,再加上單一的功能性產品哪怕市場的體量再大對于一個上市公司來講沒辦法講各種各樣的宏大愿景。就算有再多的不甘最后的結果也是無可奈何,資本市場愿景和故事對于潛在投資金主吸引才是最重要的。無論你上市的這個國家是哪個國家,這是全球上市企業的共性。要知道維爾電氣再也不是那個巴伐利的家族企業了,家族的傳承、家族的榮耀、家族的價值觀都在上市的那一刻名存實亡了。這不是個體的悲哀,而是資本市場打包上市時代的悲哀。精專于某一領域所能講的資本故事,遠遠比一個家族企業的堅守更為重要。
作為戰略方向的調整合并,顏晨能做的只能是默默維持原來隊伍的完整性??蛇@種完整性的維持也只能是杯水車薪般的努力。就在合并后的兩年里,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十年的老同事逐漸離開,一個又一個曾經一起并肩戰斗過的下屬也分道揚鑣,一個又一個經典的過往成為了永遠的回憶。顏晨能做的只是在這個所謂的“數字化新時代”努力的活著,兩年多讓她所負責的也都是“待開墾”的所謂新篇章。不斷的更換場景,不斷的更換領域,不斷的適應各種新環境。顏晨也想過抗爭,也想過憤怒,也想過改變現狀。可最后的結果告訴她只有兩個字——徒勞。
顏晨下面這幾個人,有的連面試都沒有經過她這個主管領導面試。吳燈直接讓別人面試之后,通知了顏晨一個結果然后就塞過來了。這就是所謂的徒勞。在農業這個行業上,顏晨只想在這種徒勞的困境中再那么“合理的掙扎下”。于是便有了這個崗位來來回回面試了七八個人,直到最后HR出面做出了凍結人頭的警告。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趙崢陰差陽錯的進入到了這個“角斗場”中。趙崢也就理解了為什么他加了吳燈的微信之后吳燈愛答不理,為什么業務上的請示電話次次吳燈不接,也明白了為什么吳燈上來就跟他講以后什么事情你只需要請示你的直屬領導就好(關鍵是這句話還是用英文發的,當時趙崢還很不理解)。今天路上兩個多小時的深入交流之后,趙崢明白了原來這里面還這么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