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學原理與應用
- 苑瑩 寧燁 吳冬梅編著
- 1379字
- 2024-12-18 17:07:30
第二節 風險的分類
基于不同的認識水平和分析目的,人們對于風險的分類也是不同的。
一、根據風險性質的不同分類
(一)純粹風險
純粹風險是指只有損失的機會而無獲利機會的風險。純粹風險所導致的結果只有兩種:損失和無損失。比如地震、洪水、火災、車禍、疾病、死亡等,這類風險事件一旦發生,只能導致兩種結果,即損失和無損失,而絕無獲利的可能。
(二)投機風險
投機風險是指既存在損失的可能性,也存在獲利的可能性的風險,它所導致的結果有三種:損失、無損失和獲利。如股票市場、新技術投資及企業經營決策等。若再細分,投機風險還可以分為投資風險、經營風險和管理風險。
純粹風險和投機風險有以下區別:
(1)在一定情況下,純粹風險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服從一定的概率分布,適用大數法則;投機風險無規律性,不適用大數法則。
(2)純粹風險只有損失的可能性,對社會、企業、家庭均是損失,人們往往采取規避風險的態度;投機風險的獲利可能更具有誘惑,偏好風險的人們抵不住獲利的誘惑,冒風險而進行投機行為。
二、根據風險所波及和影響的范圍分類
(一)基本風險
基本風險是指由非個人的或至少是個人往往不能阻止的因素所引起的,損失通常波及很大范圍的風險。例如經濟制度的不確定性、經濟發展的周期性引起的失業、通貨膨脹、戰爭及特大洪水、地震、颶風等。基本風險的最大特征是社會性,即基本風險不是僅影響一個群體或一個團體,而是影響到很大的一組人群,甚至整個社會。
(二)特定風險
特定風險是指由特定因素所引起的,通常是由某些個人或者家庭來承擔損失的風險。特定風險一般屬于純粹風險。例如,火災、爆炸或者盜竊。特定風險的風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以控制。
三、根據風險損害的對象分類
(一)財產風險
財產風險是指因事故導致財產損失、滅失和貶值而使財產的所有權人遭受損失的風險。如因房屋失火、爆炸等導致損失的風險,因機車碰撞、船舶沉沒等導致損失的風險。由于市場價格變動引起財產貶值等損失的風險屬于經濟風險,非財產風險。
(二)責任風險
責任風險是指因疏忽或過失行為造成他人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依法應承擔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風險。如公眾責任風險、雇主責任風險、產品責任風險和職業責任風險等。
(三)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在經濟活動中,因債權人與債務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經濟損失的風險。如商業信用風險、履約風險等。
(四)人身風險
人身風險是指因人的死亡、殘疾、疾病、衰老等原因而引起經濟損失的風險。
四、根據風險形成的原因分類
(一)自然風險
自然風險是指因自然現象、物理現象或其他物質風險因素導致的風險,如地震、海嘯、雪災、暴風、洪水等。自然風險的特征包括:產生具有不可抗性,發生具有周期性,一旦發生波及范圍較廣。
(二)社會風險
社會風險是指由于個人或團體的不當行為,如搶劫、盜竊等對社會產生危害的風險。
(三)經濟風險
經濟風險是指在生產和銷售等經濟活動中因相關經濟因素變動或決策失誤導致經營失敗的風險,如企業經營不善、破產、通貨膨脹、匯率變動等導致的經濟損失風險。
(四)政治風險
政治風險是指戰爭、沖突、動亂等政治原因造成的風險。
五、根據承擔風險的主體分類
(一)團體風險
團體風險是指以企業或者社會團體作為承擔風險的主體的風險。
(二)政府風險
政府風險是指主要以政府作為承擔風險的主體的風險。
(三)個人與家庭風險
個人與家庭風險是指以個人或者家庭及其成員作為承擔風險的主體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