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學原理與應用
- 苑瑩 寧燁 吳冬梅編著
- 2761字
- 2024-12-18 17:07:31
第四節 風險管理的基本方法
風險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控制型風險管理方法和財務型風險管理方法兩類,其中控制型風險管理方法又包括風險回避和損失控制,財務型風險管理方法包括風險自留和風險轉移,其中風險轉移又分為保險和非保險形式的風險轉移,如圖1.5所示。

圖1.5 風險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控制型風險管理方法
(一)風險回避
風險回避是放棄某項活動以回避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從根本上消除特定風險的措施。風險回避的方式一般用于以下情況:第一,某特定風險所致損失頻率和損失程度相當高;第二,處理風險的成本大于其產生的收益;第三,存在多種選擇機會。
風險回避方法是消極的方法,其局限性有以下三點。第一,回避風險有時是可能的,但是不可行。例如,游泳有溺水的可能,不游泳可以避免溺水,但人們往往不能因此就放棄這項體育運動。第二,回避了一種風險,又有可能面臨另一種風險。例如,人們害怕飛機會發生意外,就改用其他交通方式,但坐汽車或輪船同樣會面臨交通意外的風險。第三,回避風險可能造成利益受損。風險的回避是一種消極手段,因為往往需要放棄有利條件和可能獲得的收益。例如,新產品的開發和試制一定會面臨風險,但在回避風險的同時也意味著放棄了新產品開發試制成功所帶來的巨額收益。因此其適用范圍有限,一般只適用于損失頻率高、損失程度大的風險。
(二)損失控制
損失控制是通過降低損失頻率和損失程度來減少期望損失成本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預防
預防是指在風險發生前為了消除或減少可能引發損失的各種風險因素而采取的處理風險的具體措施。其目的在于通過消除或減少風險因素而降低損失頻率。損失預防措施有以下幾種。
(1)工程物理法,是指損失預防措施側重于風險單位的物質因素的一種方法,如防火結構設計、防盜裝置的設置等。此方法源于哈頓的能量釋放理論。
(2)人類行為法,是指損失預防側重于人們的行為教育的一種方法,如職業安全教育、消防教育等。
(3)程序法,是指以制度化的程序作業方式進行損失控制的方法。通過制度化、規范化安全管理制度,減少風險因素,預防損失發生,如汽車年檢制度、消防安全檢查制度等。
2.抑制
抑制是指風險事故發生時或之后采取的各種措施,以防止損失擴大的控制風險方式。抑制方式是處理風險的有效技術。例如,在建筑物上安裝火災自噴淋系統和火災警報系統等,可減輕火災損失的程度,防止損失擴大,降低損失程度。
二、財務型風險管理方法
(一)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是指面臨風險的企業、單位或者是個人,自己承擔風險,并做好相應的資金安排。這是一種風險損失的自我承擔,也是常見的一種方式。自留某些風險的情況主要包括:人們對風險的嚴重性估計不足;可能的損失微不足道;在某些情況下,通過對風險和管理方法的分析與權衡,決定自留。通常風險自留適用于損失頻率低,損失程度小,損失在短期內可以預測,其最大損失在企業財務平衡之內,不會產生企業財務危機的風險損失。風險自留成本低,能夠節省費用。
有計劃的風險自留也可以稱為自保。自保是一種重要的風險管理手段。它是風險管理者識別出了風險的存在,估計到了風險將造成的期望損失,決定以其內部的資源(如通過自有資金或借入資金的方式)來對損失加以彌補的措施。
在有計劃的風險自留中,對損失的處理有許多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將損失攤入經營成本。有的企業將損失直接計入當期發生的費用,直接從現金流量中扣除。
第二種方法是建立意外損失基金。有的企業是在企業內部設立專門的意外損失基金,其目的是在損失發生之后能夠依靠基金提供足夠的流動性來抵補損失。
第三種方法是借入資金。有的企業是在發生損失后通過借入資金以彌補損失。
最后一種方法是建立專業自保公司。一些企業通過專門組建自己的自保公司來應對可能的風險損失。建立專業自保公司的優勢在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能夠節省保險費開支。因為在傳統保險市場上,向保險公司購買保險的保險費包含了代理人的傭金、保險費的稅費、利潤加成等,即附加保險費這部分,而建立專業自保公司可以節約保險費的開支。其次,保險責任范圍較廣,專業自保公司的立足點是為企業提供充分的風險保障,可以為其不斷變化著的、特定的投保需求提供承保范圍更全面的保險服務。許多傳統商業保險中不能承保的風險,也是專業自保公司經營管理的對象。再次,能夠增加企業防損工作的內部動力,可以降低傳統商業保險中產生的道德風險。傳統的商業保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保險企業防范損失和降低損失的積極性,因為企業知道自己的損失會得到保險公司的補償。這種情況使得實際的損失往往超過本來的水平,從而造成了高額的保險費率。而建立專業自保公司,能夠督促企業加強風險控制方面的工作,保持企業防范損失和降低損失的積極性。最后,稅收優惠。相對于企業風險自留的其他融資形式,專業自保公司被歸為保險公司一類,保險費可做稅前扣除,保險收益可免繳或緩繳所得稅,這體現了在稅收方面的雙重優惠。
(二)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是指一些企業或個人為避免承擔風險損失,有意識地將與風險損失有關的財務后果轉嫁給另一些企業或個人承擔的一種風險管理方法。損失頻率低、損失程度大的風險一般應采用此方式。具體可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保險,即企業或個人通過訂立保險合同,將其面臨的財產風險、人身風險和責任風險等轉嫁給保險人的一種風險管理方式;另一種是非保險形式的風險轉移。
1.保險
保險是以小額的固定支出來換取對未來不確定性巨大風險損失的補償,使風險損害后果得以消化和減輕,即降低風險和分擔損失。這里小額的固定支出指的是投保人繳納的保險費。換取對未來不確定性巨大風險損失的補償,指的是風險事故一旦發生,被保險人將會獲得保險金的賠償或給付,這體現了保險保障的功能。
2.非保險形式的風險轉移
除了保險,還有一些其他合同方式的風險轉移,即以合同的形式將損失發生的經濟后果轉嫁給他人。例如房主可以通過與租房者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將房屋可能發生的風險轉移給租房者。再如,醫院在給垂危的患者施行手術之前,會要求患者家屬簽字同意,若手術失敗,醫生不負責任。
在日常經濟生活中,面對具體風險如何選擇風險管理方式呢?對于損失頻率高、損失程度大的風險應采取風險回避的方式;對于損失頻率高、損失程度小的風險應采取預防和抑制的方式。這類風險經常發生,可以采用一定的防范措施,并且損失價值不高,能在財務平衡的范圍內消化。對于損失頻率低、損失程度小的風險采用風險自留方式。損失機會少,損失價值又低,任何控制的技術無用武之地,風險自留就是一種最適當的風險處理方法。對于損失頻率低、損失程度大的風險采用保險方式被認為是有效的。風險處理方法選擇見表1.1。
表1.1 風險處理方法選擇

【思政要點1-2】
通過對風險管理方法的學習,我們可以發現在眾多風險管理方法中,保險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們要學好保險、用好保險,讓它服務于祖國現代化建設的各項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