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3 信息論

信息論的創始人是美國數學家克勞德·香農。他在1948年發表于《貝爾系統技術》雜志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信息”這一概念,并在1949年與沃倫·韋弗合著的《傳播的數學理論》(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中明確指出:“通信傳播的基本問題是如何在通信的一端精確或近似地復現在另一端所選擇的信息。”

信息論是一門研究信息傳輸和信息處理系統中的普遍規律的學科。從信息科學的角度來看,信息論主要通過分析“輸入-輸出”信息來研究控制系統的行為和內部結構,并用簡潔的數學模型加以描述。信息控制則是指根據系統的結構和需求,對信息進行加工、變換和利用。

在信息論中,信息被視為人們在選擇特定消息時的選擇自由度的量度。傳播的信息可以視為負熵,其中“熵”是指不確定性,因此可以將傳播過程理解為減少不確定性的過程。這里所說的信息并非人們平常理解的那種抽象概念(如消息、情報和資料的總稱),而是一個科學的變量,代表信息量的大小。信息的產生、存在和流通依賴于物質和能量,缺乏物質和能量則無法發揮動能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看,信息可以被理解為對物質和能量流動的控制和支配。

信息論強調了信息科學技術對人類文明歷史進程的重大影響。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四次信息和技術革命。

第一次信息和技術革命的標志是人類創造了語言和文字,進而發展出手抄文獻。在這一階段,語言和手抄文獻成為信息存儲和傳播的主要形式。

第二次信息和技術革命隨著造紙術和印刷技術的發明而到來。這次革命終結了人類僅依賴手抄和刻寫來記錄文獻的時代,使得知識可以大規模生產、存儲和流通,從而大幅擴展了信息傳播的范圍。

第三次信息和技術革命的標志是鐵路、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及其他通信技術的發明和應用。這次革命徹底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手段,結束了依靠書信郵寄或口頭傳遞信息的歷史,無線電波技術顯著提高了信息傳輸的速度。

第四次信息和技術革命的標志則是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在信息處理中的應用。在這次革命中,電子計算機與現代通信技術的結合極大地提高了信息處理和傳遞的速度,人類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通常認為,自互聯網時代開始,人類社會已經步入了信息化社會。在當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大發展的背景下,信息化已經成為數智時代的主要社會經濟特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台江县| 绥滨县| 淮阳县| 白银市| 万年县| 山阴县| 河间市| 革吉县| 嘉荫县| 惠水县| 濉溪县| 香格里拉县| 淳化县| 神池县| 原阳县| 晋宁县| 鄂伦春自治旗| 高唐县| 延庆县| 松阳县| 湖北省| 会同县| 聂拉木县| 乾安县| 宜兴市| 锡林浩特市| 龙岩市| 崇左市| 巫山县| 兴业县| 孟津县| 南安市| 莎车县| 东乡| 囊谦县| 静宁县| 循化| 集贤县| 新民市| 新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