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問題提出與研究意義

一、問題提出

自出現起,政府的能力狀況就成為評價其是否有效的關鍵指標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就在其名著《政治學》中進行了論述,認為偉大城邦是擁有最高能力足以履行其職能的城邦[1];漢密爾頓則從相反方面強調了政府能力的價值,認為壞政府表現為行政部門的軟弱無力或行政部門管理不善[2],這里的“行政部門的軟弱無力或行政部門管理不善”就是指政府部門不能有效履行其職能,實質就是政府能力問題;世界銀行在其發布的《世界發展報告》中指出,經濟的、社會的和可持續的發展需要有效的政府,否則無法實現[3]。縱觀不同國家和區域的治理實踐和現代化進程,一個重要的事實是,只有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或能力強大的政府,才能有效實現現代化和區域協調發展。也就是說,能力不足的政府,一方面,在履行其基本職責方面顯得低效;另一方面,在實現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化解社會矛盾、增強族際政治整合等方面也不能有效發揮作用。

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國家,如何協調族際關系,凝心聚力,實現民族復興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僅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還是一個重大現實問題。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面臨的環境復雜多變,國際國內的不確定因素增加。我們認為,地方政府能力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密切相關,二者具有內在邏輯關系。地方政府能力是影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極其重要的因素,地方政府能力強弱的差異,必然會導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和水平。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地方政府的基本職責,即促進民族團結和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各級政府應有的職責和功能,而政府能力總是同履行一定職責的政府行為聯系在一起,政府職責的范圍決定政府能力的方向和領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西部地區地方政府的經濟發展能力、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社會治理能力、文化建設能力、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在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社會治理、文化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為維護民族團結、培育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了良好的治理基礎。但相比而言,能力不足是西部地區地方政府的現實狀況和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經濟發展能力相對偏低、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不充分、社會治理能力有效性不足、文化建設能力相對偏弱、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差距較大。在當代中國,西部地區地方政府的能力如得不到有效提升,其治理績效必然會受到影響。西部地區在經濟、公共服務、社會治理、文化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如果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必然無法破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治理難題,進而制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狀態和水平。因此,本書選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西部地區地方政府能力建設”這一主題進行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西县| 玉田县| 梅河口市| 盐城市| 伊春市| 沅江市| 红安县| 尤溪县| 绥棱县| 旬阳县| 玉山县| 外汇| 巩义市| 三河市| 柳江县| 射阳县| 资阳市| 呼图壁县| 渝北区| 新营市| 余姚市| 城口县| 布尔津县| 安泽县| 昌图县| 大田县| 安乡县| 张家口市| 寿光市| 台山市| 黄平县| 阿克陶县| 左权县| 邢台市| 维西| 新竹县| 西贡区| 荥经县| 乡城县| 新宁县| 蕲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