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公共物品原理與全球碳中和解決方案
- 楊寶明
- 1224字
- 2024-12-18 17:14:50
中美氣候問題對話歷程
2014年
“中美氣候政策與行動”對話會談
2014年7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與來京出席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美國白宮氣候變化事務特別顧問波德斯塔、氣候變化特使斯特恩舉行“中美氣候政策與行動”對話會談,雙方就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進展和成果、2020年前目標完成進展及2020年后行動目標等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當天下午,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舉行了成果簽約儀式。該批項目的簽約和實施標志著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在推動兩國企業和研究機構開展氣候變化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2014年
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2014年11月,中美兩國元首宣布了兩國各自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美國計劃于2025年實現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26%~28%的全經濟范圍減排目標,并將努力減排28%。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后CO2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此外,雙方建立了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和中美清潔能源研究中心,以促進雙方在碳捕集和封存技術以及建筑能效和清潔汽車方面的合作。
2023年
G7廣島聲明
2023年5月,以美國為首的七國集團(G7)在日本廣島召開峰會。在會議期間以及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一邊宣稱保持溝通,構筑建設性、穩定的對華關系,一邊炒作涉華議題,妄談臺海、東海、南海局勢,企圖將“經濟脅迫”和“債務陷阱”的臟水潑到中國頭上。此外,G7站在道義制高點,利用氣候問題綁架中國,聯合聲明要求西方之外的“主要經濟體”,不遲于2025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以滿足《巴黎協定》中的1.5℃升溫目標。針對清潔能源技術的制造,聯合聲明提出要采取協調行動,分散過于集中的供應鏈。
2021年
中美發表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
2021年4月15—17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與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在上海舉行會談,就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領導人氣候峰會等議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的溝通交流,取得積極進展,達成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重啟中美氣候變化對話合作渠道。4月18日發表的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指出,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與其他國家一道解決氣候危機,全面落實UNFCCC及其《巴黎協定》的原則和規定,為推進全球氣候治理作出貢獻。雙方將繼續保持溝通對話,在強化政策措施、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低碳發展等領域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
2021年
中美達成強化氣候行動聯合宣言
2021年11月10日,中國和美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COP26)期間發布《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雙方同意建立“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推動兩國氣候變化合作和多邊進程。
2022年
中美氣候變化磋商團隊柏林會談
2022年5月26日,中美氣候變化磋商團隊在德國柏林舉行會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與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回顧了《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就《宣言》中成立中美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相關議題廣泛交換意見,同意繼續推動中美氣候變化合作機制化、具體化、務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