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公共物品原理與全球碳中和解決方案
- 楊寶明
- 1216字
- 2024-12-18 17:14:50
氣候問題中國路線
2016年
G20會議
2016年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交存儀式,習近平在儀式上致辭:中國是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是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者。中國將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2020年
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
2020年9月,習 近 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闡明,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同時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CO2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2020年
氣候雄心峰會
在2020年12月 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征程》的重要講話,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CO2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2021年
領導人氣候峰會
2021年4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并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與自然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中國將生態文明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中方宣布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正在制訂碳達峰行動計劃,廣泛深入開展碳達峰行動,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中國將嚴控煤電項目,“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
2022年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
2022年3月1日,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韓正在北京主持召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
韓正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穩中求進,先立后破、通盤謀劃,科學把握工作節奏,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確保群眾正常生活。要充分認識雙碳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保持戰略定力不動搖,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扎扎實實推進雙碳工作,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2023年
解振華獲首屆諾貝爾“可持續發展特別 貢獻獎”
2023年2月21日,諾貝爾可持續發展基金會于瑞典斯德哥爾摩宣布,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先生,由于其在全球合作及氣候變化上的貢獻,獲頒首屆諾貝爾“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解振華先生代表中國出席了歷屆世界氣候變化大會,在協調各方立場、達成共識與合作方面,展現了卓越的領導力。解振華表示,這是他個人的榮譽,更是對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方面貢獻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