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七夕賣福
- 重生后,我靠織錦權傾天下
- 番茄店蹦迪選手
- 2676字
- 2025-05-20 16:21:54
顧昀看著她,月光勾勒出她堅毅而絕美的側臉,那雙清澈的眸子之中,仿佛燃燒著兩團不屈的火焰。他低低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由衷的贊賞與了然:“沈姑娘此計,名為‘賣福’,實則卻是以鳳引蛇,先聲奪人,再借那洶涌的民心之力,反將那些貪婪之輩狠狠一軍,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
沈如織緩緩搖頭,目光望向遠處沉沉的夜色,聲音卻如金石般擲地有聲:“不,顧大人。我要讓他們,也讓這江南所有的官紳商賈都親眼見識一下,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民心裁價’!百姓的生計與尊嚴,從來都不是他們這些權貴豪強可以隨意拿捏的棋子,更不是他們用來牟取暴利的工具!這第一剪,我裁的是舊日的喜帕,也是腐朽的束縛;這第二場仗,我要裁的,便是他們那些深入骨髓的貪婪與無恥!”
七夕佳節,南市百花橋下流水潺潺,碧波蕩漾;橋上更是人潮如織,摩肩接踵,五色彩燈高高懸掛,隨風搖曳,一派熱鬧非凡的節日景象。
午時剛至,百花橋中央那座臨時用木板搭建起來的、并不算高的小小高臺之上,沈如織一襲素雅的月白衣裙,并未施半點脂粉,青絲也僅用一根碧玉簪子松松挽起,卻自有一股清冷脫俗的風華,宛如空谷幽蘭,遺世獨立。她身后,丫鬟小桃手捧著一個古樸的錦盒,神情肅穆地靜立著。
高臺之下,早已擠滿了黑壓壓的人群,皆是聞訊趕來看熱鬧的百姓。這其中,固然有許多是城中各家繡坊的女工、以販賣針頭線腦為生的小商販以及普通的市民;亦有不少是平日里游手好閑、專愛湊熱鬧的地痞流氓,甚至還有幾家大綢緞莊和鹽行的管事,喬裝打扮,混在人群中,想要一探究竟。他們或好奇,或期待,亦或帶著幾分對這位連日來屢出驚人之舉的沈家大小姐的敬佩與審視。
“快看!沈大小姐真的來了!”
“聽說沈小姐今日要在這百花橋上拍賣一件稀世的傳家珍寶,而且還要用拍得的銀錢為咱們這些做針線活的繡女們籌集平價絲線呢!”
議論之聲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在人群中擴散開來。沈如織抬起素手,輕輕向下壓了壓,示意眾人安靜。她的聲音不高,卻異常清亮,帶著一種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傳入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耳中:“諸位父老鄉親,諸位姐妹。今日乃是七夕佳節,本應是女兒家穿針乞巧、祈求美滿姻緣的良辰吉日。然則,近數日以來,城中絲價無端飛漲,已令許多依靠針線活計維持生計的姐妹們舉步維艱,愁苦無計。如織雖是一介女流,不才淺陋,卻也愿在此危難之時,為諸位姐妹盡上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說罷,她從小桃手中接過那個錦盒,將其緩緩打開,然后將盒中之物高高舉起,展示給臺下的眾人。
剎那間,陽光之下,那半只孤零零的殘鳳繡帕,雖然邊緣處因撕裂而顯得有些殘破不全,但其繡工之精巧絕倫,所用金絲銀線之華美珍貴,即便只余半幅,也足以令所有識貨之人為之驚嘆,隨即發出陣陣壓抑不住的驚訝與贊嘆之聲。
“此物,乃是如織先母生前親手所繡之遺珍,原名'鳳鳴朝陽呈祥瑞',寓意夫妻和美,家族興旺。可惜……惜遭了劫難,被人惡意撕毀,如今僅余這半幅殘片。”沈如織的聲音平靜無波,仿佛在訴說著別人的故事,但那微微顫抖的指尖,以及眼底一閃而逝的刻骨悲愴,卻泄露了她內心深處那難以平息的巨大傷痛。她頓了頓,深吸一口氣,繼續朗聲道:“今日,我沈如織愿將這承載著血淚與我個人無盡屈辱的半鳳殘帕,在此百花橋上,當眾進行拍賣!所得銀錢,將悉數用于從尚有良知的絲行手中,采買平價之生絲,并當場無償贈予城中所有因絲價飛漲而陷入困境的繡坊姐妹們,以解諸位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臺下頓時如同滾油入水,一片嘩然鼎沸!
“天啊!竟然……竟然是沈小姐母親的遺物!”
”如此珍貴、如此意義非凡之物,她......她竟然也舍得拿出來......”
”沈大小姐高義!真乃我等貧苦繡女的再生父母啊!”
人群之中,那幾家平日里與喬家鹽行勾結甚深、今日特意派來暗中觀望甚至伺機搗亂的絲綢商行管事們,臉色驟然大變。他們本是奉了主家之命,來看沈如織如何收場,甚至還準備了些下作的手段,想要尋機壓低拍賣價格,讓沈如織下不來臺。卻萬萬沒有料到,沈如織竟會拿出如此一件具有特殊意義和巨大情感價值的物品進行拍賣,并且當眾言明其用途,這無疑是將他們這些平日里囤積居奇、操縱市價的奸商,瞬間置于了洶涌民意的對立面,讓他們之前準備的所有陰招都胎死腹中,再也沒有施展的余地。
話音未落,臺下一個平日里與沈家織坊略有生意往來,也曾受過沈父些許恩惠的老繡坊掌柜,便立刻高聲喊道:“我出一百二十兩!沈大小姐高風亮節,義薄云天,老朽雖不富裕,也愿為這善舉添磚加瓦!”
“說得好!老張,算我一個!我出一百五十兩!”另一家經營布莊的小老板也毫不猶豫地跟著出價。
價格一路水漲船高,參與競價的,不僅僅是那些與織造行業相關的商賈,更有一些平日里敬佩沈如織為人、或是感念因“暗梅錦”事件而解決了他們燃眉之急的普通富戶,甚至還有幾位路見不平、被沈如織義舉感動的外地客商。
人群外圍,一座臨街茶樓的二樓雅間窗口,顧昀一身素色便服,手持茶杯,目光沉靜地注視著百花橋上發生的一切。他身旁,幾名御史臺的精銳護衛同樣換上了尋常百姓的衣物,看似隨意地散布在周圍,實則眼神警惕地掃視著人群中的任何可疑動靜。他清晰地看到沈如織在高臺之上那份從容不迫、掌控全局的氣度,也看到了臺下那些普通百姓眼中閃爍著的感激、敬佩與希望的光芒。
他心中亦有些許波瀾,沈如織此舉,看似冒險,實則卻將了那些鹽商一軍。只是,那半鳳殘帕,對他而言,也勾起了一些關于柳侍郎的塵封記憶。
“大人,喬家鹽行那邊......似乎并沒有派人前來攪局,平靜得出奇。”一名護衛壓低聲音,在他耳邊輕聲稟報道。
顧昀微微頷首,唇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喬致庸那只老狐貍,最是擅長明哲保身,審時度勢。他自然看得出,今日這百花橋上,民心所向,大勢在沈如織這邊。他若是在這種時候公然跳出來與民意為敵,只會自取其辱。不過嘛,這并不代表他會就此罷手。他此刻按兵不動,怕是想等我們與那些鹽商斗得兩敗俱傷,他們好坐收漁利。不過,沈如織這一招‘七夕賣福’,卻是堂堂正正的陽謀,這次我倒要看看這次喬家該如何應對。”
就在價格膠著于三百兩時,一個略顯沙啞卻中氣十足的聲音從人群后方響起:“五百兩!”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個身形高大,頭戴寬檐斗笠,面容被陰影遮擋看不真切的男子,靜靜地站在人群邊緣。他衣著樸素,卻自有一股沉穩的氣度。
沈如織目光微凝,此人是誰?看身形不似尋常商賈。
“五百兩一次,五百兩兩次......”
“六百兩!”江山行不知何時也出現在人群中,依舊是那副笑嘻嘻的模樣,高聲舉手。他這一出價,既是真心支持沈如織,也是在暗中抬高價位,讓那些潛伏在人群中,本想趁機低價購入或攪局的鹽商眼線暗自咬牙。
價格競爭愈發激烈,那戴斗笠的神秘人卻始終沉穩跟價,每一次加價都顯得毫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