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董卓進京

  • 三國魂之群星璀璨
  • 一劍忠秦
  • 4439字
  • 2024-12-07 14:02:41

卻說董卓這邊先為破黃巾無功,朝議將治其罪,因賄賂十常侍幸免;后又結交朝中權貴,遂任顯官,統(tǒng)領西州大軍二十萬,常有不臣之心。

得到何進詔命時大喜,點起兵馬,陸續(xù)出發(fā);使其女婿中郎將牛輔守住陜西;自己帶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提兵向雒陽進發(fā)。

謀士李儒說:“今雖奉詔,然恐人非議。何不差人上表,是為國除賊,并無二心,名正言順,大事可圖。”

董卓聞言大喜,遂上表:“竊聞天下所以亂逆不止者,皆由黃門常侍張讓等侮慢天常之故。臣聞?chuàng)P湯止沸,不如去薪;潰癰雖痛,勝于養(yǎng)毒。臣敢鳴鐘鼓入雒陽,請除讓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何進得表,出示眾臣。侍御史鄭泰諫言:“董卓乃是豺狼,引入京城,必定食人。”何進笑道:“誒!你多疑啦!”盧植也諫言:“我素知董卓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禍患。不如止之勿來,免致生亂。”何進不聽,鄭泰、盧植等人皆棄官而去,朝廷大臣,去者大半。何進派人迎董卓于澠池,董卓按兵不動。

話說何進入宮后,袁紹久不見何進出來。于是,在宮門外大叫:“請將軍上車!”張讓等將何進首級從墻上擲出,宣諭旨:“何進謀反,已伏誅矣!其余脅從,盡皆赦宥。”袁紹厲聲大叫:“閹官謀殺大臣!誅惡黨者前來助戰(zhàn)!”何進部將吳匡,便于青瑣門外放起火來。袁術引兵突入宮庭,但見閹官,不論大小,盡皆殺之。袁紹、曹操斬關入內(nèi)。趙忠、程曠、夏惲、郭勝四個被趕至翠花樓前,剁為肉泥。宮中火焰沖天。張讓、段珪、曹節(jié)、侯覽將太后及太子并陳留王劫去內(nèi)省,從后道走北宮。

盧植棄官尚未離去,見宮中事變,著甲持戈,立于閣下。遙見段珪擁逼何太后過來,盧植大喊:“段珪逆賊,安敢劫太后!”段珪回身便走。太后從窗中跳出,盧植急忙前去救才得以幸免。吳匡殺入內(nèi)庭,見何苗也提劍而來。吳匡大喊:“何苗伙同閹豎謀害兄長,當共殺之!”眾人俱喊:“愿斬謀害親兄之賊!”何苗欲走,四面圍定,被砍為齏粉。

袁紹復令軍士分頭來殺十常侍家屬,不分大小,盡皆誅絕,多有無須者誤被殺死。不少人見軍士過來,立馬脫褲驗身,以求保命。

曹操命人救滅宮中之火,而后扶著何太后到一旁休息,曹操趁機看了一眼太后,身材曼妙,容貌秀麗,果然是難得一見的美人,曹操不敢久看,到一旁去。待太后神情穩(wěn)定時,曹操半跪于何氏身前,誠懇的說:“請?zhí)髾鄶z大事。”何氏經(jīng)此大難,本不想再過問朝政。回絕道:“皆是我等貪權終致此禍,如何能再擅自攝政?”

曹操進言:“非也,今陛下行蹤未知,事急從權,太后攝政名正言順。”

安頓好了宮內(nèi),曹操立即調兵遣將追擊張讓等眾,尋覓少帝。

且說張讓、段珪劫擁少帝及陳留王,冒煙突火,連夜奔走至北邙山。約二更時分,后面喊聲大舉,人馬趕至;當前河南中部掾吏閔貢,大呼:“逆賊休走!”

張讓等人聞言惶恐不安,悲痛地哭著謝罪,向皇帝拱手再拜并叩頭,說:“臣等殄滅,唯陛下自愛。”言畢,投河而死。

皇帝與陳留王未知虛實,不敢高聲,躲于河邊亂草之內(nèi)。軍馬四散而去,不知帝之所在。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饑餒,相擠而哭;又怕人知覺,吞聲草莽之中。陳留王劉協(xié)說:“此間不可久留,須別尋活路。”

于是二人以衣相結,爬上岸邊。滿地荊棘,黑暗之中,不見行路。正無奈何,忽有流螢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飛轉。劉協(xié)興高采烈的說:“此天助你我兄弟二人啊!”遂隨螢火而行,漸漸見路。行至五更,腳痛不能行進,山岡邊見一草堆,二人臥于草堆之畔。

不多時,忽而聽到喊聲四起,原是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左軍校尉淳于瓊、右軍校尉趙萌、后軍校尉鮑信、中軍校尉袁紹一行前來尋帝保駕。數(shù)百人馬,接著車駕。君臣皆哭。先使人將段珪首級往京師號令,另牽好馬給皇帝和陳留王騎坐,簇帝還京。

車駕行不到數(shù)里,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支人馬到來。百官大驚失色,皇帝也不知所措。袁紹驟馬出問:“何人竟敢驚擾圣駕?”

繡旗影里,一剽悍兇將飛出,厲聲問:“天子何在?”劉辯戰(zhàn)栗不已,不敢答話。陳留王劉協(xié)勒馬向前,厲聲問道:“來者何人?”

董卓見了來人,思索片刻,答道:“西涼刺史董卓。”陳留王又問:“汝是來保駕還是劫駕?”董卓回答:“特來保駕。”陳留王厲聲呵斥:“既來保駕,天子在此,何不下馬?”董卓大驚,慌忙下馬,拜于道左。陳留王見董卓下馬行禮,撫慰幾句:“卿不忘國恩,特來保駕,待君還朝必有重賞。”,自初至終,并無失語。董卓暗自稱奇,已懷廢立之意。

皇帝回宮見到何太后之時,眾人皆痛哭不已。檢點宮中,傳國玉璽不見了。

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董卓出入宮庭,更是肆無忌憚。

后軍校尉鮑信,來見袁紹,說:“董卓必有異心,可速除之。”袁紹無奈答道:“朝廷新定,未可輕動。”

鮑信又見王允,又言其事。王允也說:“且容商議。”鮑信丟下一句“待到諸位決意行事之時某再來相會。”便自引本部軍兵離去。

另一邊,董卓暗中招攬何進余下部眾。私下對李儒說:“陳留王少小機警,言行舉止并無失態(tài),反觀陛下戰(zhàn)戰(zhàn)兢兢,口不能言。我欲廢帝立陳留王,何如?”

李儒聞言,捋著胡須,思考一番,說:“公欲行廢立之事,此行可獲二利。”

董卓眼中泛光,湊近了,說:“試言之!”李儒答道:“一則效法伊尹霍光名垂青史;二則廢舊立新,權勢滔天,奉天子討不臣,大事可圖。”

“好!如此何樂而不為。”董卓大喜。然而李儒話鋒一轉又說“雖有二利然有一害,此勢必成為眾矢之的,公需謹慎再三啊。”董卓又言:“有先生助我,何懼之有?”

既然董卓主意已定,李儒便只好獻策了,他說:“今朝廷無主,不就此時行事,遲則有變。來日于溫明園中,召集百官,諭以廢立;有不從者斬之,則威權之行,正在今日。”董卓大喜。

次日,董卓大排筵會,遍請公卿。公卿皆懼董卓,誰敢不到。董卓待百官到了,然后徐徐到園門下馬,帶劍入席。酒行數(shù)巡,董卓教停酒止樂,厲聲道:“吾有一言,眾官靜聽。”眾皆側耳。董卓說:“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陳留王聰明好學,可承大位。吾欲廢帝,立陳留王,諸大臣以為何如?”諸官聽罷,不敢出聲。

座上一人推案而出,立于筵前,大呼:“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發(fā)大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汝欲為篡逆乎?”董卓視之,乃是丁原。董卓怒叱道:“順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拔出佩劍欲斬丁原。

此時,李儒見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zhí)方天畫戟,怒目而視。李儒急忙進言:“今日飲宴之處,不可談國政;來日向都堂公論未遲。”眾人皆勸丁原上馬而去。

董卓又問百官:“吾所言,合公道否?”

盧植說:“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宮;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余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今上雖幼,聰明仁智,并無分毫過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參與國政,又無伊、霍之大才,何可強主廢立之事?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董卓大怒,拔劍向前欲殺盧植。侍中蔡邕、議郎彭伯諫言道:“盧尚書海內(nèi)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董卓這才作罷。

司徒王允說:“廢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議。”于是百官皆散。

百官散去,董卓頗為惱怒的問李儒:“方才何故攔我?”

李儒說:“非我有意阻攔,乃是觀局勢有變,不得已而為之。方才丁原身后那人乃是丁原義子:姓呂,名布,字奉先。戮力過人,有飛將之稱,公權且避之。”

“呂奉先果有如此武勇?”董卓不信。次日引軍同李儒出擊。兩陣對圓,只見呂布頂三叉束發(fā)金冠,披百花戰(zhàn)袍,擐唐猊鎧甲,系獅蠻寶帶,縱馬挺戟,隨丁原出到陣前。丁原指著董卓的鼻子大罵道:“國家不幸,閹官弄權,以致萬民涂炭。爾無尺寸之功,焉敢妄言廢立,欲亂朝廷!”董卓未及回話,呂布飛馬直殺過來。董卓舉刀迎敵,不料,呂布一擊,便將大刀拍彎,董卓慌忙逃竄。

董卓大敗,退三十余里下寨,聚眾商議。董卓拍手嘆息道:“害!呂布果非常人也!我若得此人,何慮天下!”帳前一人出來說話:“公勿憂。某與呂布同鄉(xiāng),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如何?”

董卓大喜,觀其人,乃是虎賁中郎將李肅。董卓問:“汝將如何說服?”李肅答:“某聞主公有名馬一匹,名曰赤兔,日行千里。須得此馬,再用金珠,以利結其心。某更進說詞,呂布必反丁原,來投公矣。”

董卓看看了看李儒,問:“此言可行否?”

李儒思索一番:“主公欲破天下,何惜一馬!”董卓欣然答應

李肅帶了禮物前去呂布寨中。埋伏在路上的將士圍住了他。他說:“可速報呂將軍,有故人來見。”

小兵報知,呂布命人帶入賬中相見。李肅見呂布說:“賢弟別來無恙!”呂布作揖道:“久不相見,今居何處?”李肅答:“現(xiàn)任虎賁中郎將之職。聞賢弟匡扶社稷,不勝之喜。有良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獻與賢弟,以助虎威。”呂布便令牽過來看。果然那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呂布見了此馬,大喜。拜謝李肅:“兄賜此龍駒,將何以為報?”李肅笑著說:“某為義氣而來。豈望報乎!”呂布設置酒宴相待。席間,李肅說:“肅與賢弟少得相見;令尊卻常會來。”呂布說:“兄醉矣!先父棄世多年,安得與兄相會?”李肅大笑說:“非也!某說今日丁刺史耳。”呂布惶恐,辯解道:“某在丁建陽處,亦出于無奈。”李肅問道:“賢弟有擎天駕海之才,四海孰不欽敬?功名富貴,如探囊取物,何言無奈而在人之下?”呂布嘆息捶案道:“只恨不逢明主。”李肅聞言,笑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呂布聽了,眼前一亮,急忙問道:“兄在朝廷,觀何人為世之英雄?”李肅說:“某遍觀群臣,皆不如董公。董公為人敬賢禮士,賞罰分明,終成大業(yè)。”呂布又嘆息道:“某欲從之,奈何欲投無路。”李肅命人取金珠、玉帶列于呂布面前。呂布大驚,問:“何有此為?”李肅令叱退左右,而后告訴呂布說:“此是董公久慕大名,特令某將此奉獻。赤兔馬亦董公所贈。”呂布看著這些珠寶說:“董公如此見愛,某將何以報之?”李肅見事之將成,繼續(xù)進言:“如某之不才,尚為虎賁中郎將;公若到彼,貴不可言。”呂布又說:“恨無涓埃之功,以為進見之禮。”李肅頗為狡黠的說:“功績反手可得,只是不知賢弟可愿否?”呂布沈思良久說:“吾欲殺丁原,引軍歸董公,何如?”李肅說:“賢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遲,在于速決。”呂布與李肅約于明日來降,李肅這才告別離去。

是夜二更時分,呂布提刀徑入丁原帳中。丁原正秉燭觀書,見呂布至,問:“吾兒來有何事?”呂布怒目圓睜說:“我堂堂大丈夫,安肯為汝之義子!”丁原驚恐萬狀:“奉先何故心變?”呂布向前,一刀砍下丁原首級,大呼左右:“丁原不仁,我已殺之。肯從吾者在此,不從者自去!”軍士散其大半。

次日,呂布持丁原首級,往見李肅。李肅遂引呂布去見董卓。董卓大喜,置酒相待。董卓先下拜說:“卓今得將軍,如旱苗之得甘雨。”呂布扶著董卓坐下而跪拜于地,說:“布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棄,布請拜為義父。”董卓將金甲錦袍賜予呂布,暢飲而散。董卓自是威勢越大,自領前將軍事,封弟董旻為左將軍、鄠侯,封呂布為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武定县| 安达市| 油尖旺区| 迁西县| 赤水市| 怀化市| 清徐县| 五华县| 洪洞县| 惠东县| 民丰县| 新郑市| 确山县| 惠州市| 广安市| 临汾市| 株洲县| 万盛区| 库车县| 治县。| 金山区| 德惠市| 佳木斯市| 井陉县| 板桥市| 平乐县| 平度市| 岱山县| 民和| 长岭县| 丹巴县| 新兴县| 濮阳县| 苏州市| 始兴县| 新巴尔虎右旗| 九寨沟县| 德安县| 山丹县| 汝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