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夏,靈帝病重,急詔大將軍何進入宮見駕。何進本是一屠夫,只因妹妹生的美艷動人,被靈帝看中,入了宮成了貴人,而后又誕下皇子劉辯,母憑子貴,被立為皇后。何進也因此步步高升。
然而如果靈帝駕崩了,何家能否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就猶未可知了。太后董氏就欲立劉協為太子,而中常侍蹇碩也有此意。蹇碩更是建議:若想立劉協,必先殺何進,以免生事?;实鄄徽f話,只是輕咳幾聲,然后點點頭。蹇碩自然懂得,立即命人宣何進入宮。何進聽聞皇帝急詔自己入宮,本不多想,可走到宮門,司馬潘隱拉著他說:“哎呀!大將軍萬萬不可此時進宮啊,此乃蹇碩詭計,欲誘殺將軍。”
何進聞言,大驚失色,手足無措的爬上馬車,命車夫立刻回府!
回到府中,何進稱病不出,又私招眾臣,欲誅殺宦官。何進正說著。
一人挺身而出,說:“宦官勢大,如何能盡誅?倘若有失,那便是滅族之禍!”何進聞言,看向那人,原來是曹操。何進大怒,拍案而起,說:“曹阿瞞!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祖上那點事,你若不想參與,那便留在此處等我的好消息吧!”
眾人正躊躇間,潘隱趕到,說“陛下駕崩了!然而十常侍密謀矯詔宣大將軍入宮殺之以絕后患,以便立皇子協為帝?!?
何進聞言,一時間沒了主意,曹操這時站出來說:“現在應該先正帝位,再作他圖!”何進一聽,反應過來了,拔劍道:“誰敢與我正君位討賊?”
又一人挺身而出,說:“某愿率精兵五千隨大將軍入宮,冊立新君,斬盡閹人,掃清朝堂,以安天下!”何進聞言大喜,過去對少年行了個大禮,說:“本初不愧是袁家之后,真英雄啊!”
于是,何進帶著百官到靈帝棺柩前,宣布立劉辯為帝,百官拜服。而袁紹那邊率軍殺入御花園,禁軍見了袁紹立刻歸服。
張讓等人見袁紹他們來勢洶洶,慌慌張張的跑去找何太后求情,他趴在地上,苦苦哀求著:“求娘娘看在往日情分上,救救我等??!這一切都是該死的蹇碩圖謀不軌,意圖刺殺大將軍,與我等無關!求娘娘救救我等!”何太后聽了,側躺在榻上,十分慵懶的說:“行了!這點小事怕什么,我與我家哥哥說一聲便是。”眾人聞言跪拜著說“謝娘娘恩典!”
何太后將何進叫來,示意他湊近些,悄悄的說:“我們出身寒微,若非張讓等人相助何來今日富貴?蹇碩賊人妄圖加害哥哥,可如今已然伏誅。哥哥如何能聽信那些世家子弟的話,想要盡誅宦官?”何進也犯了難,嘆了口氣說:“可那袁本初鼓動人心,我如何能違眾人之愿?。 碧舐犃耍牧伺暮芜M的手,反問何進:“若是宦官盡除,這宮中可還有我們的立身之地?哥哥莫要糊涂??!”何進聞言,驚起,“哎呀!險些釀成大錯,我這便去叫眾人散去?!?
袁紹等人見何進從太后宮中出來,立刻迎上去,問道:“如何!”
何進擺擺手,高聲大呼,“蹇碩賊人意圖謀害我,足以滅其族!然而……”他停頓了一會兒,環視眾人,繼續說道,“余者何辜?太后已與我決定不必妄加殺戮!”
“什么!”袁紹怒目圓睜,“若不盡早斬草除根,必定遺禍無窮!”
何進聞言,呵斥道:“我意已決,汝等小兒見識短淺,無需多言!”
袁紹正想爭辯,曹操將其按下。眾人紛紛離去,誅殺宦官此事就此無果。
袁紹回到家里,拔出腰間佩劍,重重摔下,“孟德為何阻我進言!奸宦不除,禍患無窮??!”
曹操將插在地板上的寶劍拔出,還給袁紹,說:“大將軍入宮之后便換了說辭,且言語決絕,定是奸宦向太后進獻讒言,而太后與大將軍兄妹情深,豈是你我可以勸動的。”
“哎~孟德所言我又豈能不知,只是恨不能為國除賊!”袁紹接過寶劍,回劍入鞘。
曹操聞言,示意袁紹附耳過來,耳語道:“大將軍既不肯為之,那你我暗中助力,如何?”袁紹睜大雙眼看著他,眼珠子一轉,拍手道:“孟德之意莫非是……”兩人相視一笑。
次日,何太后命何進參錄尚書事,然后對其余參加此次“誅殺宦官”事件的人都封了官,想以此消弭事端。而董太后這邊也開始有動作了,她將張讓等人叫去,對他們說:“本宮倒是小瞧了何進的那個小妹。如今她那孩兒繼承帝位,朝堂內外皆是其心腹。權勢滔天??!我又能怎么樣呢?”
張讓聞言,立刻上前奏報:“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為王;加國舅董重大官,掌握軍權;重用臣等,何愁大事不成?”
“嗯”董太后聞言大喜,次日臨朝降旨封皇子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并與張讓等人共同干預朝政。
何太后見董太后如此專權,于宮中設宴,請董太后赴宴。酒致半酣,何太后起身捧杯拜了又拜,說:“我等都是婦道人家,不宜干預朝政。昔日呂后因握重權,宗族千人皆被屠戮。如今我等應當居于深宮不管朝堂才是。朝廷大事自有大臣自行商議,怎能垂簾而聽?”
董太后聞言大怒,呵斥道:“你毒殺王美人,用心險惡。如今倚靠你那皇帝兒子,與你兄長狼狽為奸,權勢滔天,怎么敢大言不慚!我這就叫兄長殺了你等奸人!”
何太后聽了也來氣,怒罵道:“我好言相勸,不聽反怒,還敢妄言殺我!”
董太后蔑視著她說:“屠豬販酒的市井小輩,能有什么見識!”眼見二人都要打起來了,張讓出來擋在中間,當和事佬,“哎呦,兩位娘娘都醉啦!還是回宮歇息吧!莫要傷了和氣,莫要傷了和氣!”說罷,惡狠狠的看了一眼下人,示意她們趕緊把二位娘娘帶回宮去。
何太后回去后,越想越氣。連夜召見何進。何進大怒,“哼!欺人太甚。”
次日,早朝何進派人奏表董太后原系蕃妃不宜久居宮中,應遷往河間安置。另一邊,秘密派人率領禁軍包圍驃騎將軍董重府邸,逼迫其交出印綬。董重自知逃生無望,在后堂自盡了。張讓等人見勢不妙,立即拿出金銀珠寶賄賂何進弟弟何苗和他的母親,令他們得以早晚到何太后身邊伺候以求保全性命。
一日,張讓回到府中,喚人服侍,卻見兩個身材健碩的少年郎緩緩靠近。張讓心想怎么沒見過這兩個少年?許是府中人多自己忘了。但是其中一個比較高的少年身形看著又有點眼熟,又不知在哪見過?
“公公有何吩咐?”少年湊近了,張讓這才認出二人,原是曹操袁紹二人。急得張讓掀桌而起,連滾帶爬的跑出去喊人“來人啊!有刺客!有刺客!”
見刺殺不成,二人也不追,反而轉身就跑。
張讓越想越怕,這倆人跟自己也沒什么恩仇,到底是為何冒險來自己府上行刺呢?突然想到這些時日發生的事,怕是何進不肯就此作罷,又礙于何太后阻攔,才派人行刺。
曹操二人確定沒有追兵這才安心休息了一會,袁紹問道:“如此一來,那閹人絕無可能再與大將軍和談??墒?,如何讓大將軍下定決心斬除閹人?”曹操聞言,鄭重其事的說:“如今垂簾聽政的董太后已然被遷出宮外軟禁,而其弟又自殺身亡,而進獻讒言的宦官還安然無恙,朝中眾臣早有不滿,何不借袁家之勢合朝中之力向大將軍施壓?!痹B拍了他的肩膀說:“有孟德相助,真是袁某之幸??!我這就去聯絡叔父他們?!?
六月,何進又暗中派人毒殺了董太后在河間庭院,將其棺柩帶回京城,安葬于文陵。隨后何進稱病不出。不多時,有人傳報司隸校尉袁紹求見,何進礙于袁家勢力龐大,門生故吏遍天下,不得不見上一見。
袁紹說:“張讓等人謠傳大將軍毒殺董太后,揚言要為董后報仇。何不趁此機會誅殺閹豎,新仇舊恨一并清算!”
何進擺擺手說:“且容我想想?!?
“昔日竇武欲誅閹豎,計謀不密,語泄外人,反受其殃。今大將軍麾下人才濟濟,事在掌握。此乃天賜良機,不可失??!”
何進雖有所心動,但依然不肯行動。
而張讓這邊得益于先前收買的何進侍從,率先行動。立刻派人前去告知何苗,請他多說好話。何苗見錢眼開,收了大批金銀珠寶,入宮對何太后說:“大將軍輔政不行仁義,專務殺伐。如今無端又欲殺十常侍,此取亂之道也!”何太后聽了,纖纖玉手揉揉太陽穴,翻了個白眼,苦惱的說:“這家伙怎么蠢的跟豬一樣?說了多少回,還是一樣成了他人棋子尚不自知?!?
何進正好“有事”前來,他正想開口,太后打斷他,說道:“先帝方才駕崩,你等就想著誅殺舊臣?”何進本就沒有決斷力,聽了太后這話,瞬間沒了底氣,唯唯諾諾的出去了。
袁紹見何進出來,迎了上去,手摁著寶劍,將要拔出,問:“大事如何?”
何進無奈道:“太后不許,我又能如何?”
袁紹見此,又進言道:“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此時事急,不容太后不從!”
何進聞言大喜!“妙計??!”
于是就要發布檄文傳至四方,召集諸軍趕赴京城。主簿陳琳對此表示反對,他說:“俗話說: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家大事乎?今大將軍仗皇威,掌兵權,若欲誅宦官,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上順天意,下應民心。如何卻反外檄大臣,臨犯京闕,群雄匯集,各懷異心: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禍亂?!?
何進笑著說:“此懦夫之見!不足為道?!?
突然一人狂笑起來,眾人看去,原是曹操。
何進疑惑不解的問:“孟德何故發笑?”
曹操站起身來,昂首挺立于堂上,說:“此事易如反掌,諸公何必多議?”
“若欲治罪,當除首惡,喚一獄吏足矣,何必召外兵入京?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
何進怒斥道:“孟德此言何意?。磕皇且矐延兴叫牟怀?!”
“若執意如此,亂天下必是你何進!”曹操指著何進怒罵道,而后拂袖而去。何進拔劍將要殺他,被眾人攔下。
最終,何進還是選擇召兵入京。張讓得知此事,召集眾常侍,共議道:“何進意圖召兵入京殺我等;我等不先下手,皆滅族矣?!?
于是先埋伏刀斧手五十人于長樂宮嘉德門內,而后入宮稟告何太后說:“今大將軍矯詔召外兵至京師,欲滅臣等,望娘娘垂憐賜救。”
太后擺擺手,說:“你等可前往大將軍府謝罪?!?
張讓哭著說:“若到府上,怕不是被砍成齏粉了。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制止他。如其不從,臣等只就娘娘前請死?!碧鬅o奈道:“那便依你吧?!?
于是,何太后降詔宣何進入宮。
何進得詔便行,主簿陳琳諫言:“太后此詔,必是十常侍之謀,切不可去。去必有禍?!?
何進說:“太后詔我,有何禍事?”袁紹也上前勸阻道:“如今謀劃已泄,事已敗露,將軍尚欲入宮?”曹操也在此時諫言:“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
何進聞言,笑話他們:“此小兒之見也。我掌天下之權,十常侍敢怎么樣?”
袁紹思索一番,說:“將軍定要去,我等引甲士護從,以防不測?!?
于是袁紹、曹操各選精兵五百,命袁紹之弟袁術統領。袁術全身披掛,引兵布列于青瑣門外。
袁紹與曹操帶劍護送何進至長樂宮前。黃門傳懿旨說:“太后特宣大將軍,余人不許輒入。”將袁紹、曹操等都阻擋在宮門外。
何進昂然直入。行至嘉德殿門,張讓、段珪迎出,左右圍住,何進大驚。張讓厲聲責備何進說:“董后何罪,妄以鴆死?國母喪葬,托病不出!汝本屠豬小輩,我等薦于天子,以致富貴;今不思報效,反欲謀害我等!該殺!”
何進慌急,欲尋出路,然而宮門盡閉,無路可走。隨著張讓一聲令下,伏兵齊出,將何進砍成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