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可塑性

學習目標問題 2-2 生物學和經驗如何共同實現神經可塑性?

人的大腦不僅由基因塑造,也會被生活塑造。在意識的表面下,人的大腦不斷發生變化,建立新的路徑,適應新的經驗。這樣的神經變化稱為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雖然神經可塑性在兒童時期的效用最強,但它會在人的一生中持續存在(Gutchess, 2014)。

神經可塑性:大腦受到損傷后進行重組或根據經驗建立新路徑的變化能力,兒童時期神經可塑性最強。

神經可塑性的作用在倫敦實習的士司機身上可見一斑。他們會花數年時間來學習和記憶這個城市的25 000個街道位置和聯絡地點。最終只有一半人能夠通過如此艱難的測試,獲得巨大的回報:更豐厚的收入以及更強大的海馬體(大腦處理空間記憶的記憶中心之一)。而倫敦的公交車司機,行駛在一組范圍較小的固定路線上,則無法獲得類似的神經獎賞(Maguire et al., 2000, 2006; Woollett & Maguire, 2012)。

在技術嫻熟的鋼琴家身上,我們也能看到神經可塑性的效果。他們的聽覺皮質區域,即聲音處理區域比常人更大(Bavelier et al., 2000; Pantev et al., 1998)。持續練習同樣也塑造了芭蕾舞者、雜耍藝人和獨輪車手的大腦(Draganski et al., 2004; H?nggi et al.,2010; Weber et al., 2019)。

人的大腦是一個發展中的作品,你死去時的大腦與你出生時的大腦不同。即使是有限的練習次數也可能對神經有益。如果你也像某項研究的參與者一樣,花六周時間來訓練自己的嗅覺,你大腦中與嗅覺相關的區域就可能會有所增長(Al A?n et al.,2019)。僅需學習一個小時,大腦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Brodt et al., 2018)。下次聽課時,請記住這一點!

神經可塑性是人類大腦出類拔萃的部分原因(Gómez-Robles et al., 2015)?;叵脒^去50年里,世界發生了多大變化;未來50年里,還會有多大變化?人類的神經可塑性令人能夠比其他任何物種更快地適應這樣快速變化的世界(Roberts & Stewart,2018)。

檢索練習

RP-2 學習新技能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結構?

答案見附錄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水市| 三门峡市| 勃利县| 昔阳县| 三穗县| 洛宁县| 建宁县| 南华县| 平舆县| 宜黄县| 沂南县| 新和县| 留坝县| 凌海市| 汾阳市| 灵川县| 梅河口市| 泰顺县| 彭泽县| 屏南县| 威远县| 开封市| 平阴县| 瑞丽市| 元谋县| 伊川县| 保德县| 社会| 丰县| 清徐县| 陇川县| 太仓市| 灵山县| 浮山县| 郓城县| 逊克县| 皮山县| 古田县| 大邑县| 盘锦市|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