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鑲藍阿敏(求追更,收藏,評論,人氣票)
- 從遼東難民開始滅金覆明
- 尋璐人
- 2357字
- 2024-12-15 00:04:45
劉興祚來到后金統帥的行軍大帳,神情嚴肅地站在旗主阿敏面前。
帳內只有阿敏一人。
“末將劉興祚,見過貝勒!”
內心雖然不愿再做滿洲的奴才,可在面對滿洲幾位實權貝勒時,制度森嚴的社會階層,讓他不得不學著低下腦袋。
因為抬頭,會掉腦袋,這些滿洲游牧民族對他們這些明人說殺就殺。
阿敏眼中含著煞氣,只是一眼就能看出其暴虐的性格。
此時正在為軍中出現議和的聲音而煩躁。
“講!”
虎威外露,攝人心魄,只是隨口的一句話就能決定數十萬人命運。
“末將有辦法讓朝鮮君臣拒絕繼續議和,貝勒也可以繼續率八旗鐵騎南下!”
……
“鑲藍旗軍也可入主漢城!”
劉興祚對阿敏的心思猜的很透,中和的八旗大軍,阿敏作為一軍統帥,卻不能代表所有將領的意愿。
阿敏懷有異心,有染指汗位之意。
皇太極自然不愿意看到這種事情發生,他只想借朝鮮一戰加強自己的中央集權,解決國內生活矛盾,而不是讓阿敏賴在朝鮮不走,稱王稱霸,壯大自身。
所以他派了其他的貝勒一起入朝,挾制阿敏。
“放肆!”阿敏怒了,自己的心思被一漢人猜到了。
他并不糊涂,清楚繼續與朝鮮打下去的風險會加重。
可是漢城王宮已經近在眼前了,他不甘心就這樣退走,什么都沒撈到,反而讓毛文龍抓住機會,殺了一批入朝避難的后金百姓,使得他在后金國內威望大損。
“此事豈容你一漢臣在此談論!”
這群漢人,阿敏是一點也不喜歡,太奸詐了,降將李永芳因為歲數大,資格老就敢當面出聲阻攔他。
劉興祚竟然在他面前耍起了小聰明。
“末將絕無二心,一心只為貝勒!”
劉興祚單膝跪地,表示臣服,滿洲人就吃這一套。
“你是代善的人,本帥信不過你!”阿敏持懷疑的態度。
“末將早已經被大貝勒拋棄了!”劉興祚面露悲憤。
劉興祚身上發生的事,阿敏也是聽人說起過。
阿敏目光深邃,陷入了思索,誘惑太大了,成了,他就能在朝鮮稱王,有了跟皇太極掰手腕的底氣。
汗位一事也就有了著落。
“你有什么辦法讓朝鮮君臣拒絕議和?”阿敏松口了。
阿敏有資格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朝鮮進行談判。
就是想打你,不服也得忍著。
區區朝鮮,不足掛齒,滿洲八旗軍所過,除了零星抵抗,許多城池的軍民甚至直接望風而逃,只留下一座空城。
自己畢竟是此戰統帥,朝鮮若沒有投降,其他幾位貝勒即便再不情愿,也要聽從他的調令。
至于議和一事。
阿敏專門寫下了“七罪”加以施壓,讓朝鮮不敢輕易和他議和,代價太大,不曾想對方是一點骨氣都沒有,沒過幾天就遣使帶來答復繼續進行議和,氣的他牙根癢癢。
可能這就是小國的悲哀,在朝鮮看來,宗主國大明都議和了,得不到毛文龍幫助,他還硬撐個什么勁。
早點議和還能少挨頓打,少交一點歲幣。
“貝勒只需要讓他們看見希望,自然會有人不愿意輕言議和!”
劉興祚將自己的想法講給了阿敏。
“只是丟了一些貨物,還有幾條雜魚在后面搗亂,恐怕還不至于讓朝鮮君臣有膽子拒絕跟我議和!”
阿敏覺得有點太兒戲了,一伙被困山上走投無路的明軍,怎會讓朝鮮突然就硬氣起來。
“貝勒!話不能這樣講,朝鮮君臣肯定不清楚這些余孽的實力到底如何,我們主動將其夸大不就好了!”
劉興祚心里也瞧不起朝鮮君臣的軟弱。
他知道毛文龍對后金的態度一直是主戰的,朝鮮若是議和,給他帶來的損失太大了,單是丟了鐵山糧田,就夠他肉疼的了。
后金若是出現了頹勢,毛文龍肯定會忍不住動手。
只要朝鮮能堅壁清野,堅決不同意議和,大明朝廷也不會坐視不理,援軍一到,后金軍很大概率會敗。
可是要讓已經被嚇破了膽的李倧下令堅守,不出點歪招還真辦不到。
事情就是這么離譜,阿敏竟然在想方設法阻止自己的敵人向他主動投降。
阿敏仔細一想,覺得此事確實可行,后方有自己的弟弟親自坐鎮,他不必過多擔憂。
“貝勒,機會只有這一次了,一旦朝鮮答應了議和,您就得領兵回去了!”
劉興祚繼續趁熱打鐵。
阿敏只是看著墻上的輿圖,這件事操作不好的話,可能會折損威望,可一旦成了……
劉興祚知道阿敏已經動心了,于是出言相激。
“貝勒擔心李倧反抗?還是在擔心毛文龍?”劉興祚不停地挑撥阿敏。
“呵呵!”阿敏被逗樂了。
“兩個已經被本帥趕到島上的阿貓阿狗,本貝勒擔心他們作甚?”他真正擔心的是皇太極對此事的態度。
自薩爾滸大戰后,阿敏早就不再將明軍放在眼中,更何況是朝鮮國王李倧。
這些日子一路南下,在朝鮮叛徒的帶領下,根本毫無阻力可言。
像這種欺負弱者的戰爭,崇尚弱肉強食的女真人根本不放在眼里。
阿敏身上還保留著女真人的野蠻與嗜血,他對于獵物的態度是咬住喉嚨,趕盡殺絕。
而皇太極對于獵物,講究的是可持續發展,圈養起來餓了再吃。
“有了朝鮮,貝勒就有跟天聰汗站著說話的底氣了!”
劉興祚引起了阿敏的野心,如今國內絕大多數人都支持皇太極。
阿敏的勢力不斷被削弱,再這樣下去,他連站著跟皇太極講話的機會都沒了。
“我去江華島主持和談,幫貝勒想辦法激起李倧反抗!”
劉興祚主動站了出來。
阿敏答應了,突然發現劉興祚順眼了許多。
“代善不好生待你,屬實是他有眼無珠,你可比李永芳要明事理的多!”
阿敏算是認可了劉興祚。
與朝鮮和談一事,落到了劉興祚與好友庫爾纏的身上。
王陶然也得到了阿敏的親自召見。
對于貨物被搶一事,阿敏出言安慰,只言宣川的那伙明軍過于厲害,罪不在他,讓王陶然不必放在心上,繼續為他安心提供糧草。
王陶然感激涕零,離開后金營地后,逢人就講,駐守在宣川的那伙明軍有多么的厲害,丟了貨絕不是他自己的問題。
一番添油加醋之下,八旗軍被點起了怒火,朝鮮有人重新燃起了斗志。
不過此時的宣川明軍依然沒能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了解軍事的將領都清楚,若無援軍,這伙明軍必死無疑。
好在宣川明軍的消息,不止傳到了朝鮮,也傳去了皮島。
……
岳托調來的大軍已經在劍山外面安營扎寨。
由岳托親自坐鎮指揮,一千俘虜兵,還有一千鑲紅旗精銳。
即將入山清剿明軍的,是鑲紅旗護軍營,是鑲紅旗的精銳力量,實力僅次于由皇太極親自率領的八旗前鋒營。
烏云籠罩在整個劍山上空。
……
ps:各位可以多加評論自己的想法,感謝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