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破局
- 我在大秦當支教老師
- 喜新念舊
- 2291字
- 2025-01-24 21:09:00
長城上的秦軍見狀,士氣大振,乘勝追擊,不斷地放箭,不給匈奴軍隊喘息的機會。
蒙恬指揮若定,命令士兵們保持陣型,不要輕易出擊,利用長城的優勢固守。
匈奴單于冒頓見狀,眉頭緊鎖,沒想到秦軍的防守如此堅固。
他揮舞著戰刀,大聲呼喊:“勇士們,不要畏懼,我們要沖破這道防線,為大匈奴爭取榮耀!”
在冒頓的激勵下,匈奴軍隊重新組織陣型,發起了更為猛烈的攻擊。
他們用盾牌遮擋箭雨,試圖靠近長城,以便攀爬攻城。
匈奴軍隊的盾牌戰術逐漸顯效,他們緊密排列,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盾墻,有效地抵擋了秦軍的箭雨。
在盾牌的庇護下,匈奴士兵們一步步逼近了長城。
蒙恬見狀,立即調整戰術,命令一部分弓箭手改為投擲梭鏢和石塊,以此來干擾匈奴軍隊的盾牌陣型。
同時,他指令城墻上的士兵準備滾油和熱石灰,一旦匈奴軍隊靠近,便傾倒下去,用以阻止敵人的攀爬。
匈奴軍隊在盾牌的保護下,終于來到了長城腳下。他們迅速取出鉤爪,試圖鉤住城墻的縫隙,攀爬而上。
就在這關鍵時刻,秦軍傾倒了滾油和熱石灰,如同瀑布般瀉下,匈奴士兵們猝不及防,慘叫聲連連響起。
滾油燙傷了他們的皮膚,熱石灰灼傷了他們的眼睛,許多匈奴士兵不得不放棄攀爬,退回到安全距離。
然而,匈奴軍隊并未就此放棄。冒頓親自領軍,指揮精銳戰士,再次以盾牌為掩護,抵御秦軍的攻擊,持續向前推進。
在這關鍵時刻,蒙恬下令城墻上的士兵用長矛和鉤鐮槍對準攀爬的匈奴士兵,進行近距離的刺殺。
霎時間,長城上的戰斗變得異常激烈,每一寸城墻都成為了爭奪的焦點。
匈奴士兵們不畏生死,不斷地向上攀爬,而秦軍則用盡一切手段阻止他們。
就在匈奴軍隊幾欲突破防線之時,遠處傳來了隆隆戰鼓和急促馬蹄聲,秦國的援軍終于抵達戰場。
李斯親自帶領著三萬精兵,如同一股鋼鐵洪流,直沖匈奴軍隊的側翼。
匈奴軍隊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陣型瞬間崩潰。
冒頓急促地下令軍隊調轉方向,試圖抵御秦軍的猛攻,但已無力回天。
秦軍在李斯的指揮下,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地插入匈奴軍隊的側翼。
長城這邊,蒙恬果斷捉住戰機,身先士卒,親自帶領著精銳部隊沖出來,與匈奴軍隊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戰場上,喊殺聲、兵器撞擊聲交織在一起,鮮血染紅了草原。
匈奴軍隊雖然勇猛,但在秦軍的強大攻勢下,逐漸失去了優勢。
冒頓見形勢不妙,果斷下令撤退。因為他明白,再這樣下去,匈奴的精銳將會損失殆盡。
匈奴軍隊在冒頓的命令下,開始制造塵土黃煙,借助塵土黃煙的掩護有序地撤退,迅速撤向草原的深處。
蒙恬見狀,立即下令秦軍乘勝追擊,不給匈奴軍隊喘息的機會。
秦軍士兵們士氣高昂,紛紛躍出長城,追趕著敗逃的匈奴人。
然而,盡管秦軍士氣旺盛,但匈奴的戰馬在速度和耐力上更勝一籌,匈奴士兵的騎術也更加精湛。
他們如同風一般穿梭在草原上,迅速與追趕的秦軍拉開了距離。
秦軍追擊了一段時間,但始終無法拉近與匈奴軍隊的距離。
蒙恬當機立斷,下令終止追擊,他深知過度追擊可能會使秦軍落入匈奴預設的圈套。
于是,秦軍停止了追擊,選擇返回長城,整飭防線,鞏固戰果。
……
秦軍在蒙恬的指揮下,有序地撤回長城內,關閉了城門,開始了戰后的清理和修復工作。
士兵們忙著修補受損的城墻,收集和清點箭矢,以及照料傷員。
蒙恬親自巡視城墻,檢查每一處可能存在的弱點,確保長城的防御能力得到加強。
與此同時,冒頓單于帶領著匈奴軍隊撤回到草原的腹地,開始了戰后的休整。
他召集了各部落的首領,共同商議對策。
冒頓深知,此次戰敗對匈奴的士氣造成了巨大打擊,必須采取措施重振旗鼓。
他決定暫時放棄對秦帝國的正面沖突,轉而采取游擊戰術,騷擾秦帝國的邊疆,以此來拖慢秦帝國長城的修建進度。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匈奴的游擊戰術確實給秦帝國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他們突然出現,迅速消失,讓秦軍防不勝防。蒙恬對此深感頭痛,這樣的戰術難以用傳統的防御手段應對。
為了應對匈奴的游擊戰,蒙恬也開始調整戰術。他加強了長城沿線的偵察和巡邏,同時組建了一支騎兵部隊,專門用來追擊和剿滅匈奴的小股部隊。
然而,單單依靠一支騎兵部隊,根本無法兼顧整個長城防線。
只要匈奴一次性出動多支騷擾小隊,大秦這邊就只能被動“挨打”。
蒙恬深知一支騎兵部隊是不夠的,需要組建多支騎兵部隊來應對匈奴的游擊騷擾戰術才行。
但是大秦戰馬稀缺,且培養一個騎兵將士所花費的成本也高,根本組建不了更多的騎兵部隊。
咸陽。
皇宮內,嬴政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聽著蒙恬派來的信使匯報邊疆的情況。
他深知匈奴的游擊戰術給秦帝國帶來的困擾,以及長城沿線防線的壓力。
嬴政沉思良久,他知道必須找到解決之道,否則邊疆的動蕩將會影響到帝國的穩定。
“蒙恬將軍的建議如何?”嬴政開口問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信使恭敬地回答:“蒙恬將軍建議組建多支騎兵部隊,以應對匈奴的游擊戰術,但戰馬稀缺,成本高昂,難以實現?!?
嬴政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目光掃過邊疆地帶,然后落在了長城上。
他深知長城的重要性,也明白蒙恬的困境。
沉思片刻后,嬴政下令道:“傳令下去,全國范圍內征集戰馬,同時加緊訓練騎兵。朕不信,我大秦連幾個騎兵部隊都組建不起來!“
隨后,嬴政又召見了李斯和其他大臣,共同商議對策。
李斯提議:“陛下,或許我們可以從民間征集馬匹,同時,可以開放邊疆的牧場,鼓勵百姓養馬,以此來解決戰馬短缺的問題。“
嬴政點頭贊同,隨即命李斯負責實施這一計劃,并要求盡快看到成效。
李斯領命退去后,嬴政目光再次落在地圖上,盯著地圖的邊疆。
‘匈奴人擅騎射,戰馬耐性又好,采取游擊戰術騷擾我大秦邊境,著實麻煩,必須想辦法破除匈奴的騎兵優勢......’
嬴政思索著如何打破匈奴人游擊侵擾的局面,想著想著,他忽然眼睛一亮:‘朕怎么把趙實給忘了,趙實或許有辦法解決如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