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親王的日常!哄娘哄妻哄爹
- 大宋儲君日常系造反指南
- 上官不水
- 2150字
- 2024-12-12 18:38:22
翌日。
上元節僧道互毆之事迅速傳遍了汴京城的大街小巷。
百姓對朝廷的處理方式贊不絕口。
當下的道士實在過于囂張,才使得百姓得知他們被脊杖后,各個興奮。
趙楷徹底得罪了林靈素,但也再一次收獲了民心。
同時也讓一眾貴戚和滿朝官員看到了一位與眾不同,敢與官家辯駁的親王。
……
午后,鄆王府書房內。
王佑道:“殿下,經昨夜之事后,您與林靈素已徹底結仇,他是個擅于在背后捅刀子的人,又常在官家之側,以后定會針對您。”
“臣建議,接下來您需要多去官家面前走動!”
“目前您最大的倚仗,是官家之寵,一旦失寵,恐怕提舉皇城司之職也會丟去,此職對我們至關重要!”
趙楷微微撇嘴。
這種靠恩寵得來的權力,實在是太無安全感。
“行,明日,我就厚臉去尋官家討論討論書畫,加深加深父子感情!”
就在這時。
四九來到書房門口,道:“殿下、貴妃來了,讓你速速去后廳!”
趙楷不用想就知,王貴妃定然是來訓斥他的。
當即,趙楷快步走向后廳。
……
后廳內。
美婦人王貴妃黑著臉向曹薇講述趙楷的過錯。
“宣德樓前,當著一眾相公與宗室的面兒,他竟敢與官家辯駁,不知宗室不能參政嗎?那林靈素是什么人,他一句話,比我在官家面前吹百次枕邊風都有用……”
這時,趙楷走了過來,甜甜一笑:“孩兒向母親問安!”
王貴妃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
“兒啊,你平時的聰明勁兒哪去了?蔡太師都不敢招惹林靈素,你招惹他作甚?”
“你父皇很生氣,娘親知曉你有爭東宮儲君之意,但即使要爭,也不是這個方式,皇子參政,只會讓百官彈劾,官家忌憚,你目前要做的是謹守皇子本分,保證不會失寵!”
“你可知,就在今日早晨太子妃朱氏抱著兩歲的嫡皇孫便去官家和皇后那里請安了,官家甚是高興,賞賜了一堆東西,你以為太子不受寵,你就無憂了?大宋一朝,還從未出現過嫡皇孫,這才是東宮對你威脅最大的武器!”
“你和薇兒一定要努力,今年必須生出一個兒子來!”
“另外,官家賞賜了你十名宮女,你為何一個都沒動,你往常不是挺喜歡的嗎?”
“你若喜歡宮外的,娘親也能為你找,只要是處子之身,家室清白,娘親都不反對,你有了兒子,咱們娘倆的地位都能更穩固一些,這才是當下最緊要之事!”
……
王貴妃一頓嘮叨,話到最后,還是催生。
“娘親,是薇兒的不是,薇兒一定督促殿下與宮女行房,盡早為鄆王府開枝散葉!”曹薇眼眶發紅,一臉愧疚地說道。
趙楷走到王貴妃面前,端起茶杯道:“娘親,先喝杯茶消消火!”
“您莫氣!我和薇兒一定努力,保準讓您盡快抱上孫子,然后我帶著您在禁中轉上兩大圈,讓所有人都看一看,為您長長臉!”
對王貴妃不能講道理,越講道理,她的話越多,只能哄著來。
趙楷哄他,頗有經驗。
不多時,王貴妃終于有了笑臉。
……
片刻后。
趙楷與曹薇終于將王貴妃送走了。
趙楷回到后廳,坐在紅木椅子上,不由得長呼一口氣,哄女人要比哄趙佶費勁多了!
就在趙楷正享受當下之安靜時。
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傳來,越來越近。
趙楷抬頭一看。
十余名宮娥排成一排站在他的面前,一個個皮膚白皙,美若桃花,俏臉都能掐出水來。
因知趙楷喜歡豐腴一些的。
十名宮娥的身材都不錯,該挺的都挺得很高,一看就易生養。
不過年齡都比較小,看上去最小的只有十三四歲,最大的也不過十六七歲。
趙楷實在下不去嘴。
趙楷并非圣人,但這種無感情的深入交流。
他早已經玩膩了。
曹薇叉腰看向趙楷,瞪著明晃晃的大眼睛,道:“殿下,今日,你必須挑一個!”
鄆王府無子嗣,曹薇比趙楷的壓力還要大。
趙楷獨寵她一人,會被說成妒婦,故而她甚是焦急。
而這些宮娥們各個興奮。
若被鄆王殿下寵幸,那立馬就能鯉魚跨龍門,若能生個一兒半女,那連帶著整個家族都將走上輝煌。
若日后鄆王能成為皇帝,那就更不敢想象了。
趙楷環顧四周,并沒有太大興致。
曹薇眼眶的眼淚瞬間流了下來,白嫩嫩的小臉蛋上,淚花汪汪,滿是委屈。
趙楷想了想,道:“你們先下去!”
宮娥們走下去之后。
趙楷伸手擦了擦曹薇的眼淚,然后將其拉到椅子前坐下。
“薇兒,我是這樣想的。咱們再給彼此三個月時間,再試一試。你生的孩子,才是鄆王府嫡長子,三個月,還不行嗎?”
趙楷朝著曹薇的鼻尖刮了一下。
曹薇輕哼一聲,道:“好,就三個月!”
趙楷頓時長呼一口氣。
曹薇是他的正王妃,他若不想日后后院雞飛狗跳,長子最好出于曹薇。
若三個月還是不行。
那他只能勉為其難,換一塊地耕種了。
……
翌日清晨。
趙楷早早起床,醞釀許久后,畫了一幅《田埂白鶴圖》,然后去了禁中。
趙佶最喜花鳥圖。
而花鳥之中,最愛白鶴、錦雞、白鷺等。
禁中,垂拱殿。
趙佶看向趙楷,白了他一眼,道:“朕的惹禍兒子來了?”
趙楷厚臉一笑。
“爹爹,兒臣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咱趙家嘛!”
“哼!”
趙佶冷哼一聲,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并沒有對趙楷生氣。
因為趙楷所行之事情都是為趙宋皇家考慮,為他考慮。
這兩日。
百姓對朝廷“僧道斗毆,脊杖重懲”的決定,甚是稱贊,這讓趙佶覺得,趙楷的做法是對的。
“爹爹,兒臣今早畫了一副《田埂白鶴圖》,總感覺形似而神不似,特來請爹爹點撥!”
說罷,趙楷展開了畫軸。
趙佶立即來了興趣。
他批閱奏疏總是瞌睡,但做這類書畫賞鑒,卻是能不吃飯不喝水,甚至熬大夜,連勾欄都能晚些再去的。
隨后,父子二人便圍繞著畫作討論起來。
午時,趙楷還與趙佶一起用了午餐。
臨走前,趙佶還在趙楷的畫作上,題了字、簽了名、用了章。
這番父子和睦的場景,不出半個時辰,就能傳到林靈素的耳中、東宮太子的耳中,以及滿朝相公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