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練型領導者的自我修煉
- 陳序 安霞編著
- 2360字
- 2024-12-02 16:12:01
2 激勵邏輯
【激勵不是語言表達,而是你看到的真實】
談及教練,你可能立即聯想到體育,例如網球教練、籃球教練、足球教練、體操教練。教練這一概念應用于商界,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企業教練這一詞語正在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不同的人對企業教練有不同的認知與定義,由此產生了不同的做法,其效果也有所不同。
一位名為添·高威的美國人率先將教練模式引入了商界,他是企業教練模式的創造者。
添·高威擁有一項特殊的才能,他可以在短短的20分鐘之內,教一個不會打網球的人學會打網球,并因此在美國成為知名人物。有一位記者想要了解真相,于是與添·高威約定了一場采訪。采訪的當天,記者為添·高威帶來了一位四十多歲、身材肥胖且常年不運動的女士,并對添·高威說:“我們聽說無論是誰,您都可以教會他打網球,我們想看看您怎么教會她。”添·高威明白這是記者朋友給自己的挑戰。
設想我們是添·高威,面對這樣的情況,會如何激勵這位女士?我們有可能告訴她,打球可以讓她更自信,讓身體更健康,讓身材變得更好,等等。然而深入地思考一下,你會發現,這些激勵的話語的潛臺詞,也是這位女士聽到的反饋是:你太胖了,你的身材不夠好,你不夠自信,你不夠漂亮,等等。由此可見,當我們試圖去激勵他人的時候,往往會通過看到他的缺點去激發他行動的熱情,然而每個人都聽得懂激勵背后的真實。當人們面對自己的缺點時,一般情況下會選擇對抗或逃離。
添·高威卻非常不同,他指了指這位女士,對旁邊的記者說了一句簡單的話:“她一定學得會!”就是這一句簡單的話,激發了這位女士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做事的原動力之一。孩子的成長速度遠遠超過成人,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他們愿意不停地探索這個世界,在探索中不斷擴大自己的視野,改變與提升自己的認知,積累自己的能力。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轉變為對世界的恐懼與擔憂,失去了越來越多的嘗試機會,同時也就失去了越來越多的成長、成功的機會。
在激發起女士的好奇心以后,添·高威開始教她打球,記者沒有想到,20分鐘后,添·高威真的教會了這位女士打網球。幸運的是,整個過程被拍攝了下來,很多心理學家便開始拆解分析添·高威的教學過程。心理學家們發現,添·高威的教學真的有科學依據與方法,他的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分別解決不同的問題,達到一個明確的目的。
第一個階段,添·高威并沒有教這位女士如何打球,只是和女士交談,通過對話幫助女士樹立信心。
添·高威在對話中不斷指出女士身上的優點,例如力量足夠大,并且幫助女士想象在打球的時候,自己的優勢是如何得以發揮的。當一個人基于自己的優勢做選擇與做決定的時候,就會充滿自信。添·高威正是通過這種不斷發現優勢的方法,使女士建立了自信。
第二個階段,添·高威開始教她打網球。
平時我們學打網球的時候,網球教練教我們的前幾個動作通常是站位、握拍與擊球。在剛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就學習專業的動作,使得我們在練習打球的過程中,會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站位、握拍與擊球上,體驗到的一定是更多的錯誤,這些錯誤使得我們自信心受挫,從而失去對打球的興趣,失去學習打球的動力。添·高威卻不這樣,他對女士說:“打球的時候忘記一切動作,眼睛只要盯著球看就可以了,球過來的時候看著球,球打過去的時候也看著球;球過來時,用自己最擅長的動作擊打球,只要打到球就算成功。”女士問:“打網球這么簡單嗎?”添·高威說:“對!就這么簡單!沒有你想的那么困難。”于是女士開始打球了。在女士打球的過程中,無論女士用球拍的哪個部位擊球,只要擊到,添·高威就會在旁邊說:“太棒了,你做到了!”添·高威在不斷地幫助這位女士形成正確的體驗,于是這位女士的自信心一點點地增強,她開始展現更佳的力量與速度,很快就能夠打到更多的球。
第三個階段,添·高威開始嘗試用一些方法引導女士用正確的動作擊球。
當第三個階段結束的時候,女士可以用基本正確的動作擊打到大多數發過來的球。
添·高威就是這樣教會了女士打網球。1977年,添·高威的才能被AT&T公司的總裁發現,于是AT&T公司請添·高威向公司的高管講授如何教人打網球。在聽課的過程中,高管們發現,添·高威教人打網球的原理與領導者帶領成員創造高績效的原理竟然如此一致!就在那一刻,企業教練模式的雛形產生了。此后,隨著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管理學家的關注和探索,教練技術便產生了。由此,教練技術與領導力創造了一個偉大的結合—教練型領導力。
教練型領導力的強大,并非僅僅體現在商業領域,在家庭教育中,其也能發揮強大的作用。與我一起學習教練型領導力課程的一位同學A就向我們講述了自己女兒的真實故事。A的女兒在初中一年級時學習成績非常一般,A學了教練型領導力的課程后,將教練的方式應用到了培養女兒上,改變了原來的教育方式,從之前的批評、指責甚至打罵轉變為正向激勵。她不再盯著女兒的缺點,而是不斷地想方設法發現女兒的優點,一旦發現優點,便會客觀地描述優點并鼓勵女兒。有了媽媽真誠的認可,女兒慢慢地建立起了自信,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最終考上當地最好的高中。當然,更重要的是,女兒在母親的鼓勵下找到了自信,這種自信能使女兒在未來的學習、工作與生活中持續受益。
真正的激勵并非語言的藝術,也非說好聽的話,而是需要領導者真正發現成員的優勢,真誠地表達認可。優勢的發現,并非來源于領導者的主觀判斷,而是來自領導者對成員的好奇心,當領導者對成員充滿好奇時,才能真正地認識成員,幫助成員一步步建立自信,才能帶領他們創造成功。
教練型領導力的核心是激勵,教練式的激勵不在于語言,而在于我們看到的一切真實。
小結
一個觀點:激勵不是語言表達,而是你看到的真實。
一個溯源:教練技術的起源。
一個故事:添·高威的故事。
一種思維:激發好奇心的思維。
一個實踐:基于真實的激勵,而非基于語言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