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主要研究方法

本書以中國改革開放為現實背景,試圖在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的框架下全面系統地研究市場化改革是如何影響貿易自由化帶來的資源配置效應與貿易福利的。為了使研究結論更具有實證性和可靠性,本書力求從多維度、多方法和多層次上進行分析。具體而言,本書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可歸納如下。

一、文獻解析法

文獻解析法主要出現在本書第一章的文獻述評部分。在這一章,我們分層次對資源配置、貿易自由化和市場化改革三者間互動效應的文獻進行梳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述評,以使讀者清晰地看出現有文獻的不足及本書的創新之處。

二、數理建模法

數理建模法主要應用于本書的第二章理論分析部分。第二章是本書的核心理論章節,在這一章,我們在企業異質性貿易理論的框架下,考慮在市場存在扭曲情形下,分別探討封閉均衡和開放均衡中市場化改革是怎樣影響微觀企業的生產行為,進而對資源配置效率產生影響的。本章還分析了市場化改革怎樣影響貿易自由化和貿易自由化帶來的資源配置效率效應,并得出本書五個主要的理論假說,為接下來基于中國數據的經驗分析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三、計量分析法

計量分析法主要在本書的第三章至第五章采用,利用中國的微觀數據進一步準確測算了中國制造業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在準確測算資源配置效率的基礎上,對第二章的五個理論假說進行論證。為了保證結果的穩健性,我們將采用不同的計量方法和樣本進行穩健性分析。在第四章,本書采用了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兩階段最小二乘法(2SLS)考察了市場化改革和貿易自由化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協同影響。本書還運用了中介效應模型和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來檢驗市場化改革和貿易自由化是否通過影響企業進入國內市場和出口市場的臨界生產率,以及出口企業與非出口企業間生產率的差異,以及作用于行業層面的資源配置效率。在第五章,本書采用了雙重差分模型評估2001年中國加入WTO帶來的貿易自由化沖擊對區域層面的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不僅解決了貿易自由化與資源配置效率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而且可以更加準確地刻畫中國漸進式改革開放政策帶來的資源配置效應。

四、數值模擬法

本書的第六章主要采用了數值模擬法。首先,根據已有文獻的經驗做法對參數進行賦值,比較了市場化改革對封閉情形和開放情形中的臨界生產率的影響。其次,結合中國的實際數據,對福利變動進行穩健性分析,從而得到整體貿易福利變動的數值范圍。再次,對整體貿易福利進行結構性分解,觀察市場化改革對每個細分部分的影響,以便從整體和微觀兩個方面評價和審視中國的市場化改革對經濟帶來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富裕县| 灌阳县| 育儿| 财经| 霍山县| 上高县| 邯郸市| 年辖:市辖区| 会宁县| 罗源县| 东阳市| 临夏县| 全椒县| 措美县| 鹤壁市| 三台县| 闸北区| 平顶山市| 平阳县| 沙洋县| 永修县| 伊吾县| 苍南县| 瑞昌市| 乌审旗| 广丰县| 象州县| 屯昌县| 武平县| 鄢陵县| 修水县| 德化县| 上饶市| 安泽县| 深泽县| 信阳市| 铁力市| 乳源| 兴隆县| 尖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