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貿易自由化、市場化與資源配置
- 范冬梅
- 2189字
- 2024-11-29 14:52:02
第四節 創新與不足
一、本書的創新
(一)構建了市場化改革與貿易自由化協同配置資源的理論模型
本書通過將扭曲參數嵌入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模型,在理論上刻畫出在不完全市場中,市場化改革是如何通過影響企業的生產行為,進而對資源配置效率和總體貿易福利產生影響的。這有利于把握市場化改革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的微觀機制,并理解貿易自由化和市場化改革在配置資源方面的互動效應。與此同時,還為探索市場化改革與貿易自由化對資源配置效率協同影響的經驗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更為重要的是,本書從資源配置角度,通過探討中國市場化改革對企業間資源配置效率和貿易福利的影響,為科學評估及理解中國的改革開放實踐提供了一個本土化的分析視角和框架,也為貿易福利的相關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經驗。
(二)豐富了國際貿易與資源誤置互動效應的理論研究
在現有理論研究中,關于經濟增長文獻和國際貿易文獻是割裂開來的,仍缺乏一個系統的理論框架來考量國際貿易與資源誤置的互動效應與機制。關于資源誤置的相關文獻大多僅在封閉經濟條件下討論了資源誤置的來源與福利效應,鮮有文獻在開放經濟條件下討論資源誤置是如何影響貿易自由化效應和貿易福利的。基于異質性企業貿易模型框架,本書在異質性企業的生產函數中納入的扭曲參數是關于市場化改革的一個遞減函數。這樣,通過理論推導和量化比較封閉經濟條件與開放經濟條件下的臨界生產率和消費者福利水平,可以清晰地分析出國際貿易與市場化改革的交互影響。因此,本書從市場化改革的視角,豐富和拓展了國際貿易與資源配置互動效應的理論研究。
(三)拓展了貿易自由化引致資源配置的研究視角
現有經驗文獻在考察貿易自由化與市場化改革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時,大多考察的是貿易自由化帶來的促進競爭效應(田榮華,2015;耿偉和廖顯春,2017),而忽視了貿易自由化節約企業成本、帶來優質多樣化的中間投入要素。此外,與已有研究不同,我們基于中國的經濟背景,強調了貿易自由化在不同地區間的非對稱傳導效應,以及構建地區層面的貿易自由化指標的重要性。本書通過重點考察區域層面的貿易自由化效應和市場化改革差異對區域層面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拓展了貿易自由化促進國內資源配置的研究邊際和范疇。
(四)更為精確地測度資源配置效率
目前,基于HK模型(Hsieh和Klenow,2009),相關文獻通常使用企業之間的全要素生產率價值離散度刻畫資源誤置程度。但是,這一指標嚴格依賴于規模報酬不變、等需求彈性、無固定成本等假設條件。Foster等(2016)放寬規模報酬不變的條件后,理論證實了TFPR離散效應包含扭曲、技術效率和需求沖擊等因子,這對傳統使用TFPR離散度衡量資源誤置的方法提出了挑戰。與HK模型方法相比,Foster方法放寬了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條件,依賴更少的參數設定,并在測算TFPR的離散度中控制了企業異質性的需求和技術因素,這能夠更全面地度量資源誤置程度。因此,通過應用Foster等人的方法,本書能夠更加精確地估計出中國制造業的資源配置效率。通過文獻檢索,本書目前尚未發現有文獻運用該模型和方法測度中國制造業的資源誤置程度。
(五)充實了評估市場化改革政策效應的研究
關于市場化改革的政策研究充分肯定了市場化作為一種制度變革給轉軌國家帶來的經濟增長效應,但是,這些研究忽略了市場化改革對中國貿易利得的影響。本書通過將市場化改革嵌入異質性貿易理論模型,分解出受市場化改革影響下的貿易利得,并運用數值模擬分析方法,考察了市場化改革對總體貿易利得和貿易利得各組成部分的影響。這為評估中國市場化改革的經濟效應提供了一個新的分析視角,也為相關的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
二、本書的不足
本書還存在以下幾個不足的方面,有待進一步拓展。
(一)采用不變替代彈性效用函數
本書的模型建立在不變替代彈性(CES)效用函數的基礎上,當需求結構為CES時,存在較大的局限性。CES效用函數的設定,即默認企業的加成率是固定不變的,這就會導致對貿易福利進行評估時忽略了企業的加成率變動,從而無法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設定消費者彈性是不變的,這也是對現實的簡化。如果在可變效用彈性的設定下,不同消費者的效用彈性是變化的。這更加符合現實,也能得到更為豐富的理論結論和政策建議。
(二)未進行一般均衡分析
本書的模型沒有同時考察市場化改革與貿易自由化對服務業部門和要素市場的影響。隨著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對外開放的力度也越來越大,因此,探討市場化改革和對外開放對服務業、服務業與制造業兩部門間的資源配置影響尤為重要。與此同時,若納入區域間的勞動力和投入要素的自由流動,同時分析貿易自由化和市場化改革對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影響,將為系統性地解釋資源配置效率對轉型國家整體經濟的影響提供可能,并有助于全面評估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資源配置效率和福利。
(三)未進行動態分析
企業異質性貿易模型未考慮企業跨期決策的影響。本書僅在靜態環境下分析了市場化改革和貿易自由化對企業間的資源配置效率影響,更多的是側重于對在位企業間“內涵型錯配”的研究。然而,市場上存在的扭曲性政策不僅會對在位企業間的資源配置產生影響,而且會直接影響企業的進入、退出決策。企業的自身生產率演化與資源配置是相互影響、緊密相關的,需要用動態發展的觀點考察資源誤置問題(Peters,2013)。據此,構建納入不同類型的資源錯配理論模型和分析框架,細致分解和考察各類扭曲對生產率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將是未來值得探索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