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漁夫引路
- 有問迷津
- 銀漢浮槎
- 2574字
- 2024-11-25 19:00:00
晨霧中,一艘小漁船順著江邊慢慢滑過。船頭立著一個黑瘦的漢子,手里的竹竿一點一點探著水深。這是這片水域常見的景象——漁民們總喜歡一大早就出來,趕在太陽升起前找到魚群。
“喂,前面的船!“有士兵在岸上喊道,“這里是官船駐地,閑雜人等不得靠近!“
那人也不慌,把船往蘆葦深處一劃:“兄弟莫急,我在這打了二十年魚了。這一片水道,深的淺的,都門兒清。“
周順正在船頭查看水勢,聽見這話,不由得來了興致。自從老張走后,船隊一直缺個熟悉水文的向導。雖說他自己也是跑船的老手,但這畢竟是生面的水道。
“這位大哥,“他隔著蘆葦喊道,“你說熟悉水道?那你可認得前面那道暗礁?“
蘆葦叢中傳來一聲笑:“暗礁?你是說蘆根灘下那個?那可有門道。漲潮時看著平平的,可一到退潮,稍不留神就得掛上。當年不知道擱了多少船。“
這話倒說得在行。周順正要再問,就聽見小六的聲音:“師傅,你看他船尾掛的那個魚簍,和老楊伯伯的一樣!“
蘆葦中的人似乎頓了頓,但聲音依然粗豪:“叫我楊二就行。這一帶姓楊的漁民多著呢。倒是你這娃娃,眼睛夠尖。“
“這位大哥,既然熟悉水文,不如上船說說?“周順試探著問。雖然船隊缺個向導,但這種時候,也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
楊二卻不急著上船,而是用竹竿點了點水面:“先等等。這會子潮水剛漲,水勢不穩。等過了那道漩渦,再過去也不遲。“
周順心中一動。這人說得沒錯,他剛才就覺得水流有些古怪。這種細節,外人很難注意到。
小六蹲在船頭,好奇地打量著楊二的小船:“你這船好奇怪啊,船底怎么是平的?“
“哈哈,有門道著哩。“楊二笑道,“這叫抬沙船,專門在淺水區跑的。你看這船底......“他話說到一半,突然噤聲,目光警惕地掃向上游。
周順豎起耳朵,果然聽見一陣細微的水聲。那是槳葉破開水面的聲音,但節奏很輕,顯然是有意放慢了速度。
楊二已經麻利地把小船劃進了蘆葦深處。幾個商船從上游駛過,船上的人神色匆匆,舉止也有些反常。
等那些船走遠,楊二才重新露面:“這些人,是沖著你們來的。“
“你怎么知道?“周順問。
“光看槳聲就知道不是正經跑船的。“楊二冷笑,“再說,這個時候,誰會往上游去?“
他說著,已經點著竹竿往前滑了幾尺:“你看這水流,往下游打了個轉,要是順勢而下,正好避開那些眼線。“
“往那邊。“楊二指著一片看似茂密的蘆葦,“有條舊河道,平常漁民都不知道。咱們從那過去,神不知鬼不覺。“
周順遲疑了。雖說楊二確實像個老漁民,可這種時候,輕易改道總是冒險。
“師傅,你看!“小六突然指著水面,“有魚簍!“
果然,蘆葦下隱約露出幾個竹編的魚簍,一個接一個,像是在指引方向。楊二嘿嘿一笑:“這是咱們打漁的暗記。要是水道不好走,誰也不會在這下籠子。“
這話倒有幾分道理。周順記得老張說過,漁民的魚簍就是水上的路標。只有真正熟悉水性的人,才懂得這些門道。
“你放心,“楊二仿佛看出了他的顧慮,“我楊二在這片水上討了二十年生計,還能害了你們不成?“
他說這話時,目光坦蕩,看不出一點躲閃。倒是提到“二十年“時,聲音略微加重了幾分,像是在強調什么。
“走吧。“周順終于下定決心。這時他注意到,楊二臉上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小船在蘆葦中穿行。楊二時不時用竹竿試水,嘴里還哼著小調。那是本地漁民常唱的曲子,周順也會幾句。
“春江水暖魚兒游,漁家日日樂悠悠......“小六跟著哼了起來。
“咦?“楊二挑了挑眉毛,“你小子也會這個?“
“是老楊伯教的。“小六天真地說,“他說這是......“
話沒說完,就被周順輕輕拉了一下。他這才想起來,老楊的事還是個秘密。但楊二似乎并未在意,仍自顧自地哼著,只是調子換了。
那是另一首漁歌,周順從沒聽過。曲調有些怪,時高時低,像是在尋找什么節奏。漸漸地,他發現楊二點水的竹竿,也跟著這個節奏在動。
水道越來越窄,兩邊的蘆葦幾乎要把天空遮住。楊二的竹竿在水底摸索,每一下都準確地找到深水的位置。那些看似隨意的動作,卻暗合著他哼唱的節奏。
“這歌,“周順忽然開口,“是不是有什么說道?“
楊二的竹竿頓了頓:“打漁人的行話罷了。“說著,他換了個調子,但節奏依然古怪。
小六卻聽得入了迷:“我好像在哪聽過......“
“別想了。“楊二打斷他的話,“前面水淺,都打起精神。“
果然,船底已經開始刮蹭。楊二的竹竿動作越發頻繁,每一下都像是在尋找什么。忽然,他的眼睛一亮:“找到了!“
竹竿在水底一點,船身順勢一轉,鉆進了一條更窄的水道。周順這才發現,原來這里暗藏著一道深槽。
“這是魚道。“楊二解釋道,“只有漲潮時才能走。平常人不知道水勢,根本發現不了。“
小六好奇地問:“那你怎么知道的?“
“這片水域啊,“楊二的目光忽然變得深遠,“以前可不是這樣。改道之前......“
他突然住了口,臉上閃過一絲懊惱。周順心中一動:改道?什么時候改的道?
正想著,前方水道突然開闊起來。楊二的神色也輕松了些:“到了。這里水深,大船也能過。“
可等船駛出蘆葦,周順的臉色卻變了:前面居然是一片開闊的湖面。難道這就是......
湖面平靜如鏡,遠處隱約可見群山輪廓。周順心里一沉,這片水域他在舊圖上見過——太湖西部的險段。
“不對!“他低聲道,“按原定航線,應該在東岸的。“
楊二的目光閃了閃:“東岸現在都是金兵的崗哨。這條道雖然遠些,但安全。“
“你怎么知道金兵的事?“周順警覺起來。
“嘿,我們這些打魚的,整天在水上跑,什么消息聽不到?“楊二說著,竹竿在水底一點,“你聽。“
眾人屏息靜氣,果然聽見遠處傳來細微的馬蹄聲。那聲音斷斷續續的,顯然是在岸邊巡邏的金兵。
“師傅!“小六突然壓低聲音,“你看那邊!“
湖面上飄著幾片落葉,看似隨意,卻整整齊齊地排成一線。楊二見狀,臉色微變:“有人來過。“
“是老楊伯的記號!“小六脫口而出,“他說過,落葉是最好的水標......“
這回楊二沒再掩飾,只是輕輕點了點頭:“聰明。不過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前面還有......“
話音未落,湖面突然泛起一圈漣漪。
漣漪越來越大,楊二的臉色突然嚴肅起來:“不好,風來了。“
果然,湖面上刮起一陣冷風,吹得蘆葦簌簌作響。楊二手中的竹竿在水底快速點了幾下,像是在確認什么。
“得快走。“他說著,已經開始指點方向,“這邊!從這道水溝過去,能抄個近道。“
周順看著楊二熟練的動作,忽然明白了什么。那些暗記、漁歌、水道,無不顯示著他的真實身份。或許,他和老楊之間,本就是一路人。
“師傅!“小六順著風向望去,“北面的天黑了!“
楊二抬頭看了看天色,目光中閃過一絲憂慮:“淮河的風暴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