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五十七 群臣聒呼
- 我嘉靖是明君
- 十七蕭蕭
- 2072字
- 2025-01-10 21:56:05
“嚴嵩!”
“今日是朝會,這里沒有你說話的份!”
奉天殿內。
群臣霎時被激怒了。
他們一個個義憤填膺,紛紛對嚴嵩口誅筆伐。
李瓚雙手緊握笏板,滿臉不悅地指向嚴嵩,大聲呵斥道:
“我中原大地自秦皇開始,便一直推行國家養士的政策!士大夫乃是朝廷的根基所在,怎能隨便讓他們納糧賦稅!?”
“你這是要毀了我大明江山嗎!?”
站在一旁的夏言,目光掃過嚴嵩后,原本想要開口說些什么,但最終還是猶豫了一下,選擇了閉口不言。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干脆閉上眼睛不再去看嚴嵩。
他和嚴嵩是同鄉。
但是,此刻他也想不通這位同鄉的腦子里究竟裝的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念頭?
雖然不能醒掌天下權……但是醉臥美人膝不成問題。
這又是何必呢!?
罷了罷了,實在是懶得再去探究了。
而另一邊,將冕則微微張開嘴唇,臉上恰到好處地流露出一絲驚訝。
顯然,對于嚴嵩提出的“士紳納糧”之策,他也是始料未及。
楊廷和先是有意無意地瞥了一眼同樣一臉略感震驚的皇帝,然后看了一眼嚴嵩。
一個小小的翰林士編修而已,怎會有如此大的膽量居然提出這樣的建議?
難道……這背后其實是這位皇帝的授意不成?
想到此處,楊廷和不禁眉頭微皺,陷入了沉思。
自古以來,小人物敢硬剛大人物除了精神有問題之外,便是背后有人在指使。
“陛下!”
眼見有人想把問題丟給皇帝,嚴嵩一把攔住了那人。
既然火已經拱到這個份上了,哪能讓它燒到皇帝那里呢。
于是,他驀然高聲道:
“諸位大人!我嚴嵩不過區區一個七品芝麻小官罷了……”
“但是現在全國各地災禍不斷,百姓困頓!”
“平日里,你們一個個口口聲聲將忠義二字常掛嘴邊,說得那叫一個慷慨激昂。可是真正到了需要替君父分憂解難之時,你們怎就不愿挺身而出了呢?!”
“元末之際,天災頻繁降臨,餓殍遍野。正是我太祖高皇帝振臂一呼,率領天下蒼生奮起反抗,最終推翻了蒙元統治,得以重振華夏雄風!”
“百姓是我大明朝的根本……”
說到此處,嚴嵩猛地一頓,目光如炬地掃視全場,繼續說道:
“如今百姓有難,爾等自詡為父母官……卻見死不救!試問天底下哪有這樣的父母!”
“此舉堪比豺狼虎豹!”
“嚴嵩!你放肆!這里沒有你說話的份!”
李瓚勃然大怒,厲喝一聲,而后看向皇帝,大聲喊著:“陛下……”
“李大人!”
嚴嵩毫不示弱,他挺直了腰板,迎著李瓚憤怒的目光,大聲反駁道:
“現在可是朝會,你能在此發言,為何我嚴嵩就說不得話?!做人……做臣下不要這么雙標!”
“你……”
話音落下,李瓚滿臉鐵青,他怒氣沖沖地指著嚴嵩:“你這奸佞小人膽敢頂撞本官!”
“……”
朝堂上,氣氛凝重得仿佛能夠滴出水來。
文武百官一個個面色凝重,彼此交換著眼神。
能在官場摸爬滾打到如今這般地位的人,又有誰不是心思敏銳呢?
眾人心里跟明鏡兒似的,從當前這緊張的局勢來看,怕是要有大事發生了!
“陛下……”
嚴嵩沒有去理會發怒的李瓚,他轉頭看向皇帝,一臉認真地說著。
“李大人在此咆哮實屬不妥,微臣以為李大人……”
說著,嚴嵩用余光瞄了一眼依舊盛怒的李瓚,一字一頓地說道:
“微臣認為李大人此舉完全沒有把您放在眼里!依我大明律法,理應挺杖!”
轟——
李瓚只覺得天旋地轉,耳邊嗡嗡作響。
小小的翰林院編修竟敢公然參了自己一本!
誰給他的膽子?!
見狀,百官又是一怔。
的確,李瓚竟敢在皇帝跟前這般咆哮怒吼,實在是極大的不敬,也是非常失禮的舉動。
他應該慶幸如今坐在龍椅上的并非是洪武皇帝......
要不然連祖墳都給你揚了!
“李瓚!天子御極,豈容你這般放肆無禮!還不快收斂你的言行舉止,注意你的體統!”
說時遲那時快,站在御階之下負責監察禮儀規范的糾儀官當即怒聲呵斥道。
李瓚順勢而下,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朝著皇帝叩頭謝罪:
“陛下息怒,微臣一時沖動,以致有失體統,懇請陛下責罰。”
雖說看似在誠心誠意地認錯伏法,但實際上李瓚心中卻并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以他在朝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和權勢,難道皇帝還真敢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對他興師問罪不成?
“來人啊!”
孰料。
朱厚熜望向奉天殿的正門方向,突然提高嗓門喊了一句:“李瓚朝會驚擾朕,拖下去杖責一百!”
呼——
百官幾乎是倒吸一口涼氣。
皇帝居然來真的!?
朱厚熜看了一眼下方滿臉錯愕的百官。
你們剛才也聽到了,是他自己求著我打的,不關我事啊。
片刻后,朱厚熜隱晦地瞟了一眼嚴嵩的奏本……
直呼好家伙!
他原來的設想是讓百官納糧按一年一交。
現在嚴嵩直接改成了按月一交,但是數額不變。
牛批!
不愧是他。
歷史上嚴嵩利用世宗“果刑戮,頗護己短”的弱點,以事激怒世宗,戕害他人以成己私。
“諸位愛卿……”
朱厚熜面色凝重地看著下方站立著的文武百官,緩緩開口說道:
“眼下朝廷財政困頓,關于嚴嵩呈上的提議,朕以為……”
聽到這話,百官皆是期待皇帝快點否決。
“此提議甚妙,實乃解決當下難題之良策也!”
“……”
話音落下,滿堂寂靜。
……
朝會結束后。
朱厚熜直奔祖母和母親的寢宮,向她們簡略地稟報了出宮的事情,隨后便返回永壽宮整理行裝。
自古皇帝出行就少不了高調。
歷史上乾隆六下江南就非常高調,還流下了許多風流韻事。
朱厚熜還是打算輕車從簡。
他只挑了五個太監,五個宮女和五個御醫。
此次出宮,由陸炳統率的一千北冥禁軍護駕。
此外,隨行的隊伍中配備了六門銅炮,另外兩門留予陸七七鎮守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