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彼時,工程上等著糊東西的紗綾,紛紛請鳳姐去開庫。又有人來回請鳳姐收金銀器皿,王夫人和上房的丫鬟們忙得不可開交。寶釵見狀,對寶玉說:“咱們別在這里礙手礙腳。”于是二人前往迎春的房。
王夫人每日忙得焦頭爛額,直到十月才全部籌備完畢。監辦的交清賬目,各處古董文玩也都陳設整齊。采辦的鳥雀,從仙鶴、鹿兔到雞鵝等一應俱全,分別送到園中各處飼養。賈薔那邊也排練出了二三十出雜戲。
賈政心中略感安定,便請賈母到園中細細斟酌,將各處點綴妥當,確保沒有絲毫的不合之處。至此,萬事俱備,賈政這才敢奏明圣上,奉旨于明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貴妃省親。
賈府接到圣旨后,上下日夜忙碌,連過年都不得安生。眾人齊心協力,為迎接貴妃省親做著最后的準備。
在這段時間里,賈府的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忙得不亦樂乎。寶玉和姐妹們也在這忙碌的氛圍中,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盛大節日。
終于,正月十五臨近,賈府上下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眾人懷著期待與緊張的心情,等待著貴妃的到來。整個賈府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所籠罩,既充滿了喜悅,又帶著一絲緊張。這場盛大的省親儀式,不僅是賈府的大事,也將成為賈府歷史上一段難忘的記憶。
等至十五五鼓,賈母等有爵位者,皆按品大妝。園內帳舞盤龍,簾飛繡鳳,金銀煥彩,珠寶生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靜謐無聲,不見一人咳嗽。
賈赦等在西街門外,賈母等在榮府大門外,街頭巷口用帷幕嚴擋。
正等得不耐煩時,一個太監騎馬而來,賈政忙問消息,太監說:“早著呢,未初用晚膳,未正還到寶林宮,西出,進大明宮,領宴看燈才請旨,只怕戌初才起身。”
鳳姐聽了便說:“既然這樣,老太太和太太且回房,等到時候再來也不遲。”于是賈母等人便離去了,園中由鳳姐照料。執事人帶著太監們去吃酒飯,一面派人挑進蠟燭,各處點起燈來。
忽然聽到外面跑馬之聲,只見十來個太監氣喘吁吁跑來拍手,眾人會意,知道是來了。各按方向站立,賈赦領合族子弟在西街門外,賈母領合族女眷在大門外迎接,半日靜悄悄的。
只見兩個太監騎馬緩緩而來,至西街門下了馬,將馬趕出帷幕之外,面向西站立,過了一會兒又是一對,亦是如此。
少時,十來對隊伍接連而來,隱隱的鼓樂之聲漸入耳畔。只見一對對鳳輿、龍旌,還有持羽宮扇,那銷金提爐中焚著玉香,香氣裊裊飄散在空氣中。
隨后,一把曲柄七鳳金黃傘映入眼簾,緊接著又是身著官袍、腳蹬帶履之人,執事太監們手捧著香巾袖帕、束衣拂塵等物,井然有序地一一走過。
待這一對對的儀仗全部過完,后面才是八個太監穩穩地抬著一頂金頂鵝黃繡鳳鸞輿緩緩行來。
賈母等人見狀,連忙恭敬地跪下,早有太監趕忙過來,將賈母等人扶起。而后那鸞輿被抬入大門往東的一所院落,門前有太監跪地懇請元春下輿更衣。
待入門后,太監們陸續散去,只余下昭容、彩嬪等引著元春下了輿。
抬眼望去,院內各色花燈璀璨閃爍,皆是用紗綾精心扎成,模樣精致非常,其上還有一燈匾,赫然寫著“體仁沐德”四個大字,盡顯皇家風范與賈府用心籌備的誠意,整個院落都籠罩在一片莊重又華美的氛圍之中。
元春入室更衣后復出,上輿進園。園中香煙裊裊,花影搖曳,燈光交相輝映,細樂聲此起彼伏,好一派太平富貴之象。賈妃在轎內看著園內外景致,不禁點頭感嘆:“此景不奢不漏,寓意深遠。”
不多時,太監跪請登舟。賈妃下轎登上船,只見清流蜿蜒,猶如游廊般環繞。兩邊石欄上皆鑲嵌水晶玻璃,各色風燈照得如同銀光雪浪。岸上柳杏諸樹雖無花葉,卻以綾綢紙絹及通草制成花朵黏于枝頭,每株懸燈萬盞。池中荷荇、鳧鷺等燈,皆以螺蚌羽毛制成,上下輝映,水天煥彩,真可謂是玻璃世界、珠寶乾坤。船上還擺放著各種盆景,珠簾繡幕,桂楫蘭橈,馥郁芬芳。
話說入園后,來到一處石港,港上一面扁燈,醒目地寫著“蓼汀花溆”四字。看官們聽聞這“蓼汀花溆”,又想到之前有“有鳳來儀”等字樣,都心生歡喜。
有人不禁疑惑,賈政當初不過是偶然一試寶玉之才,怎能就認真采用了呢?畢竟賈家世代詩書,自有一二名手題詠,哪像那些暴富之家,竟用小兒語敷衍了事。
原來賈妃未入宮時,自幼由賈母教養。后來寶玉出生,賈妃作為長子,對寶玉這個幼弟格外疼愛。因賈母年事已高,賈妃希望能讓寶玉在這園中成長,以盡孝心。
寶玉三四歲時,便得到賈妃口傳教授,識得不少字,雖為姐弟,卻情同母子。賈妃入宮后,時常帶信出來給父兄,叮囑他們好生撫養寶玉,不說成不成器,只恐有意外發生,且要讓祖母放心,她對寶玉的眷戀之心時刻不忘。
那日賈政聽聞寶玉熟詩,稱贊他有才情,便在游園時試探一二。雖并非名家大手筆,卻有本家風味,賈妃見了也能知曉是愛弟所為,不負她平日的期望。因此,寶玉所題便被采用。后來未題完之處又補提了許多。
且說賈妃看著“蓼汀花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侍坐太監聽聞,急忙下舟登岸飛傳于賈政。賈政即刻換了。
此時,只見靈宮綽約,桂殿巍峨,石牌坊上寫著“天仙寶鏡”四個大字。賈妃命將其換為“省親別墅”。
隨后進入行宮,但見庭燎繞空,香屑布地,火樹奇花,金窗玉幛,說不盡簾卷蝦須,帳鋪魚獺,飄穂麝腦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乃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賈妃問道:“此殿為何無匾額?”隨侍太監跪啟道:“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擬。”賈妃點頭。
禮儀太監請賈妃升座受禮。兩位太監引賈赦、賈政于月臺下排班,上殿,昭容傳諭曰:免,賈政退下。又引榮國太君及女眷等,從東階升月臺上排班,昭容再次傳諭曰:免,眾人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