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一把椅子
- 重生歸來我靠祖傳編藝發家了
- 童雁
- 1835字
- 2025-08-24 09:31:12
第一把“承物”椅完工那日,工坊里像是完成了一場莊嚴的儀式。
柳青、周明、王嬸,連同爺爺和李阿婆,都圍在這把椅子旁。
燈光下,冬柳框架挺拔如山脊,春柳與老藤交織的椅面流暢如瀑,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最苛刻的審視。
“完美?!敝苊髻潎@道,拿出手機從各個角度拍攝。
“這輩子沒編過這么精細的活兒。”王嬸摸著光滑的藤條,感慨中帶著自豪。
爺爺沒說話,只是用手仔細按壓了每一個關節處,最后微微頷首。
柳青親自做了最后一遍檢查,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包,發往杭州的“竹韻茶舍”。
她甚至附上了一張手工卡片,簡述了制作理念和保養方法。整個過程,她都懷著一種近乎神圣的鄭重。
等待反饋的那幾天,工坊里洋溢著樂觀的氣氛。大家都覺得,這把椅子必將為工坊贏得滿堂彩。
然而,第五天下午,“竹韻茶舍”老板的電話來了。
柳青笑著接起,準備接受贊美,卻聽到對方語氣中帶著一絲為難和遺憾:
“柳小姐,椅子收到了,造型和工藝確實沒得說,我和客人都夸了半天。但是……有個小問題,不知道方不方便講?”
柳青的心微微一沉:“您請說,任何問題我們都會負責?!?
“就是……坐上去的時候,或者稍微一動,椅子內部會發出一點輕微的‘咯吱’聲。聲音不大,但在我們這種安靜的環境里,就有點……影響體驗了。”
咯吱聲?柳青愣住了。她反復測試過,明明一點聲響都沒有!
“您確定嗎?會不會是地面不平?”
“試過了,不是地面問題。聽起來像是木頭摩擦的聲音?!?
掛斷電話,柳青的臉色讓工坊瞬間安靜下來。她說明了情況,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不可能。
“肯定是他們不會保養!南方那么潮!”
“是不是運輸磕到了?”
“再仔細想想,哪個環節可能出問題?”
大家把制作流程從頭到尾捋了一遍,甚至把留下的邊角料和同批柳條藤條又測試了一遍,依舊毫無頭緒。
那種聲音,仿佛幽靈一樣,存在于客戶的描述里,卻無法在工坊復現。
一種挫敗和焦慮的氣氛開始蔓延。
第一件限量作品就出問題,還是這種難以捉摸的問題,對士氣的打擊是巨大的。
一直沉默的爺爺,用煙袋鍋敲了敲椅子的腿:
“別瞎找了。十有八九,不是你們手藝的事?!北娙丝聪蛩?。
“冬柳性烈,新伐的更是?!睜敔斁従彽?,
“從咱這干冷的北方,突然到了濕乎乎的南方,木頭吃進了水汽,里頭那點看不見的榫卯接縫,一脹一縮,較上勁了,能不響嗎?”
柳青恍然大悟!她只考慮了表面的工藝和靜態測試,卻忽略了材料在不同環境下的活性!
“那……怎么辦?”
“好辦。”爺爺吐出一口煙,
“找到那處較勁的地方,給它松快松快,留出該有的空當,就行了。但這活兒,得精細,得懂木頭的性子?!?
沒有絲毫猶豫,柳青立刻做了決定:“王嬸,看好工坊。周明,張磊,準備工具和備用材料。爺爺,得麻煩您跟我去一趟杭州。”
第二天,柳青、爺爺和周明三人,帶著工具箱,出現在了“竹韻茶舍”。
茶舍老板看到他們親自前來,十分意外,更是感動。
爺爺讓老板親自坐上去,指出異響的大概位置。
他俯下身,耳朵貼近椅子的幾個關節處,仔細聽了片刻,然后用手指在一個看似毫無異常的接縫處輕輕敲擊、按壓。
“是這兒了?!彼隙ǖ卣f。
然后,他讓周明遞過一套特制的極小號工具,像一位外科醫生般,小心翼翼地在那處接縫內部進行了一番微調。動作輕柔得幾乎看不見。
完事后,他讓老板再坐上去。一下,兩下,安靜無聲。用力晃動一下,依舊穩固無聲。
“好了?!睜敔斒掌鸸ぞ撸傲袅它c空當,夠它以后自在伸縮了?!?
茶舍老板又驚又喜,連聲道謝。柳青則送上帶來的那份特制的藤編茶席:
“非常抱歉給您帶來了困擾,這份小禮物請您收下,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老板看著那份精美程度不輸椅子的茶席,再看看風塵仆仆趕來、二話不說就解決問題的三人,感慨道:
“就沖你們這態度,這椅子我買得值!以后我這茶舍的家具,認準你們‘清河工坊’了!”
回程的車上,周明興奮地說:“因禍得福啊青姐!這下客戶更鐵了!”柳青卻看著窗外,若有所思。
當晚,她更新了一條Instagram,沒有發任何產品圖,只發了一張工具放在工作臺上的局部特寫,配文:
「工藝的盡頭,是敬畏。敬畏材料的生命,敬畏環境的變遷,敬畏使用的每一刻。感謝所有讓我們變得更好的聲音。#承物#第一課」
這條帖子下的評論,比發布椅子時更加熱烈和正面。
程諾也打來了電話,他沒有抱怨挑刺,反而說:
“這次危機處理非常漂亮!極具故事性和感染力。我建議,我們可以把這種終身維護的承諾,作為承物系列的標準服務流程,這本身就是頂級藏品的價值的一部分?!?
柳青握著電話,第一次對程諾的商業頭腦產生了真正的認同感。
第一個挑戰,像一道細微的裂痕,未能摧毀他們,反而讓工坊的根基,在修補之后,變得更加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