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圣彼得堡

1859年4月至1862年4月,俾斯麥在圣彼得堡任職。這三年對他來說非常關鍵,他對俄國及其統治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這個大國對他日后制定政策影響重大。俾斯麥結識了心地善良但不夠強硬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以及精明能干、精通歐洲政治的俄國首相戈爾恰科夫親王。然而,戈爾恰科夫雖然能言善辯卻極為自負虛榮,這正好觸碰到了俾斯麥的敏感點。俾斯麥曾說過:“虛榮心像一種抵押品,必須要扣除,否則會拉低一個人的檔次。”這兩人在打交道時都非常禮貌客氣,可他們卻打心底不喜歡對方。后來俾斯麥在全世界出了名,贏得了世人的敬重,還引來了戈爾恰科夫的嫉妒,但他用一句詼諧風趣的妙語,聰明地掩飾了這種情緒。戈爾恰科夫曾對德國大使說過這么一句話:“俾斯麥親王喜歡自稱是我的學生,這和偉大畫家拉斐爾稱寂寂無名的畫家佩魯吉諾為老師是一樣的道理。”

戈爾恰科夫的政策目標是報復奧地利,并與拿破侖三世達成友好共識,即便俄國在不久前還因為克里米亞戰爭與法國為敵。1859年3月,就在俾斯麥抵達圣彼得堡的前幾天,俄法兩國締結一項高度機密的條約。這項條約要求,在即將爆發的法奧戰爭中,俄國應保持善意中立。此前的1858年7月,拿破侖三世與撒丁王國首相加富爾在普隆比耶爾達成秘密協議,法國與撒丁王國結盟,對奧宣戰。

法國和撒丁王國對奧地利宣戰,給德意志尤其是給普魯士帶來了一個關鍵且麻煩的問題:應該援助奧地利,還是坐視拿破侖三世推翻奧地利皇帝的政權,奪走奧地利占領的兩個意大利省?一方面,奧地利是領導德意志邦聯的大國,拿破侖三世在意大利取得勝利拉開了法國入侵萊茵河地區的序幕。偉大的戰略家毛奇曾在一份公務便條中告訴普魯士攝政王:“如果奧地利陷入困境,我們卻袖手旁觀,令其失去倫巴第,奧地利會遭受巨大創傷。然后,就像1805年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一樣,第二年耶拿戰役就爆發了。法國的下個進攻目標必然是普魯士。”

然而,拿破侖三世和加富爾都支持德意志統一,他們也都反對《維也納條約》。德意志民族統一是意大利人和德意志人的共同理想。報紙和大量政論宣傳冊上的激烈爭論掀起了德意志的公眾輿論。德意志社會民主黨的創始人斐迪南·拉薩爾敦促普魯士政府“宣布一場民族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普魯士的標準將決定德意志民主的形式”。

但普魯士政府遲遲不能決定支持哪一方陣營。普魯士愿意對奧地利施以援手,但有一定的前提:普魯士親王擔任德意志邦聯全部軍隊的總司令。俾斯麥的立場很清楚,對他來說,普魯士只有一個敵人,那就是奧地利。他給攝政王的侍從武官寫了一封信,他無疑希望這封信能被攝政王本人讀到,以此“燃起普魯士王室的野心”。信中有這樣一句話極具個性:“當前形勢下,只要我們允許奧地利對法國開戰,狠狠消耗法國的實力,我們的彩票池將被注入大獎。普魯士軍隊可以全副武裝向南邁進,讓士兵背著界碑去往康斯坦茨湖或新教信仰不再盛行的地方,將界碑狠狠地扎進土里。”

這段話很精彩,鼓舞人心,也形象印證了俾斯麥從前的名言:普魯士勇敢無畏,甚至帶著些許魯莽地將大型危機轉化為機遇。他表現得缺乏道德感,也無視自身的法律義務。普魯士仍是德意志邦聯的成員,而德意志邦聯禁止成員國做出不利于其他成員國的外交決策。德意志邦聯憲法的第一條明確規定,德意志各邦國的君主應當“維護德意志內部和外部的安全,捍衛各邦國的獨立性和完整性”。俾斯麥對攝政王提出的這項建議無疑在慫恿普魯士破壞其對德意志邦聯做出的莊嚴承諾。

俾斯麥對他的上級,普魯士外長馮·施萊尼茨說:“我認為,當前的邦聯制度束縛了普魯士的行動,在危難時刻,普魯士可能因此招致國家滅亡。普魯士在德意志邦聯的會員國身份是一種頑疾,遲早要用‘鐵與火’(Ferro Ignique)的手段將其連根拔除。”三年后,俾斯麥自創了令世界瞠目結舌的“鐵與血”一詞,想必便起源于此時的“鐵與火”。

這封信還有一句話也生動傳達了俾斯麥鐘愛使用的手段:“我們要抓住德意志邦聯賦予我們的每個合法機會,扮演好受害人的角色。”其實,若把“合法”一詞從這段話中省去,俾斯麥的真實意圖會更加清晰直白。在進行重要決策的時刻,俾斯麥總能熟練運用“扮演受害人一角”的手段,達到他的目的。

但攝政王和施萊尼茨都不是能輕易接納俾斯麥建議的性格。他們打算等待時機,可惜錯過了最佳時機。奧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接連在馬真塔戰役和索爾費里諾戰役中戰敗,隨后毫無征兆地宣布和拿破侖三世簽署《維拉弗蘭卡停戰協定》,宣布放棄倫巴第的統治權以換取和平。普魯士雖然也動員組織了軍隊,但因為不知道要向誰宣戰,最后并未出兵。這種尷尬境地就像一個人已經拔劍,但是不知道要與誰為敵,只好把劍收回鞘中一樣。

隨后,奧地利皇帝更是公開宣告:奧地利遭到背叛,在奧地利處于水深火熱時,天生的盟友卻袖手旁觀。這番話讓普魯士對奧地利更加不滿。普魯士指責奧地利皇帝寧可和拿破侖三世簽署喪權辱國條約,卻不愿對自己的盟友做出絲毫讓步。其實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心里清楚,自己的指責有失公正,普魯士人絕不愿援助奧地利,并為他們重新奪回倫巴第;拿破侖三世同意現在恢復奧地利的和平,至少和普魯士援助奧地利,并與法國展開長期戰爭后再達成的和平條件相比,目前的結果還不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琼中| 香港 | 仲巴县| 中宁县| 湟中县| 时尚| 五峰| 蒙山县| 沅江市| 虞城县| 大化| 肇庆市| 芦溪县| 贵德县| 广平县| 嘉义县| 芦溪县| 浦县| 卓尼县| 武清区| 黄石市| 昌吉市| 江阴市| 定结县| 汉沽区| 全州县| 龙州县| 新野县| 宜丰县| 左云县| 道孚县| 东丰县| 香港| 神池县| 黑水县| 延吉市| 博客| 从化市| 宜都市|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