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人心難測
- 穿越三國,先請大漢赴個死
- 墨海行舟
- 2486字
- 2024-11-27 18:39:53
郿塢,董虢離開不久,皇甫酈率大軍趕至。
塢外營寨中,流民已盡數逃離,唯留一地狼藉。
皇甫酈駐馬于大軍前,臉上帶著一縷陰郁,忽又笑得頗為苦澀。
他錯矣。
原想著董虢這般費力亂郿縣,破郿塢,定是圖謀塢中之錢糧。
不曾想竟是其家人藏于郿塢之中。
此子當真是好膽魄,能人所不能。
皇甫酈愣神之際,塢門中急步走出數十人,為首者正是皇甫嵩。
“伯父!”皇甫酈雙眸一顫,眼眶一紅,握著韁繩的右手開始顫抖。
歡喜之余,皇甫酈急忙翻身下馬,大步沖去。
“伯……”
“子俊,快,快,領五百騎隨我前去追那董氏子”皇甫嵩語速極快,那張須眉半白的老臉上,滿是急切之色。
經這數日,皇甫嵩已經扭轉了觀念。
如今局勢,能否夷董氏三族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董虢。
此子文武并蓄,智計深沉,手段狠辣,心性更是歹毒,為達目的是無所不用其極,尤甚于那董卓。
若此子真得了董氏舊部擁戴,那還得了。
屆時那可便真是如虎添翼,游龍入海。
如今的大漢,已再也無法承受第二個董卓。
“是!”皇甫酈臉色一正,愣了下,忙轉身喝道:“牽匹馬來,快!”
“報!”
這時,一騎從郿縣方向奔來。
那傳令兵奔至皇甫嵩等人身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抱拳道:“將軍,騎都尉張遼遣人來報,董氏族人藏于流民中,正好為他所撞見,今已為他所擒,特來請命,該如何處置。是押往長安,還是帶來郿縣。”
霎時,皇甫嵩與王凌等人雙目瞪得渾圓,幾人眸間滿是愕然之色。
良久,皇甫嵩仰天長嘆一聲,苦笑了起來,道:“天意弄人。”
“父親,此乃大喜之事,因何寡歡耶?”皇甫延見皇甫嵩臉色郁郁,遂問道。
“伯父?彥云,你們這是?”見王凌聞此喜訊,亦跟著臉色一沉,不見半點歡喜之色,皇甫酈不解問道。
皇甫嵩強顏歡笑,又不語。
如今,他真是不知該開心還是難過。
以那董氏子之心性,一旦得知家人被擒,天知道會做出何等事來。
此子雖重情義,有惻隱之心,卻能狠得下心來,行那非常之事。
然最令皇甫嵩忌憚的是,董虢行事天馬行空,旁人極難猜度。
一時間,皇甫嵩頗為頭疼。
倏地,皇甫嵩笑容一滯,那半白劍眉上揚,似想到了些什么,以至那有些渾濁的雙眸驟然亮了起來。
心中有了主意,皇甫嵩遂道:“傳令,令張遼嚴陣以待,待我率軍趕至,與其一同回返長安。”
一旁皇甫延見父親時而低落,時而竊喜,他眸間清澈愚蠢又跳了出來。
反倒是他身旁的王凌格外敏銳,一聽皇甫嵩這話便猜了個大概。
見皇甫延看來,王凌遂笑道:“老將軍這是想學那姜尚。”
“妙啊!”朱符恍然,撫掌笑道。
~~
日入,酉時三刻。
長安,高陵縣,城東西涼軍營。
日落西山,天邊半抹殘陽。
尚未入夜,營中已是架起來照明火盆,并提前點燃。
那火盆中,黃焰隨風搖曳,時不時劈啪爆響,火星四下飛濺。
中軍帥帳中,斧紋屏風下帥案前,樊稠正凝神細看手中白色帛書。
“噗!”忽地,樊稠負氣般,將手中帛書奮力擲于案面,那雙三角眼中滿是憤懣,呼吸急促,胸前快速起伏。
這時,一親衛走入帥帳,躬身抱拳道:“主公,李蒙與王方求見。”
“不見,”樊稠神色不耐揮了揮手,“說我午間鳧水染了風寒,已歇下了。”
“是!”親衛低頭拱手,轉身欲走。
“回來!”忽地,樊稠神色一動,忙喝道:“請他們入營來見。”
一刻鐘后,李蒙與王方便為人領至帥帳門外。
“兄長,長安可有回應?”
“樊兄,王允老兒應了否?”
一入帳中,二人不約而同發問,神色皆頗為急切,且有憂懼。
樊稠不語,伸手抓起帥案上那封帛書,遞給了身邊親衛。
那親衛雙手捧著帛書剛走下,李蒙便伸手一把奪過攤看。
王方慢了,只得湊過去同看。
少頃,李蒙與王方二人臉色便極其難看。
“王允老賊,欺我太甚!”尚未看完,李蒙便一把將帛書塞到王方懷中,咆哮起來,“莫非他以為相國不在了,我西涼軍便能任其擺布?!豈有此理,他莫不是以為我等兵鋒不利乎?!”
見李蒙氣得那過頰銜鬢的濃密一字胡都在顫抖,那短而尖的鼻子也紅了,王方抬眼看向樊稠,輕聲問道:“兄長以為如何?”
樊稠弓眉一揚,肥厚大嘴一咧,譏笑道:“那丁彥思,蔡伯喈不過是與相國親厚,如今一人身死,一人下獄。”
“今王允不赦我等,卻要我等解兵,只怕我等今日解兵,明日或復為魚肉矣。當下,我等應斂兵自守,以觀長安局勢,再做決斷,伺機而動。”話到最后,樊稠眸間滿是譏諷。
那王允當真可笑,莫非當他們是那三歲小兒,沒了相國,便可任由他拿捏。
“兄長此言,正合我意。”聞言,王方那顴骨略有些凹塌的臉龐上有了絲笑意,“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如無赦命,我等斷不能交出兵權,否則我等便是下一個丁彥思、蔡伯喈。”
“對!”李蒙倏地吼道:“實在不行,我等可去陜縣尋牛中郎,再不然便領兵與那王允老兒拼了,免得日日受這鳥氣!”
王方看著李蒙,眸間一縷無奈閃過。
樊稠亦為李蒙這番負氣之言給逗樂了。
攻打長安,他還真想過。
可長安如郿塢般,城墻高厚皆有七丈余,城中又有上萬北軍。
他與李蒙、王方手中雖掌軍三萬余,然這點兵力想要攻下長安,無異于癡人說夢。
且關中三輔之地,王允已控制了右扶風與京兆伊兩地。
戰事若起,王允必將源源不斷調集周邊兵丁。
而他們雖手握高陵,虎視長安城,可如今糧草已斷,難以為繼。
“報!”
“校尉,長安探子來報!”
門外忽來一小卒,雙手捧著一封絹帛,匆匆跑入帥帳之中。
樊稠臉色一變,急步從帥座走下,一把將那小卒手中絹帛奪過。
“這……”
攤開一看,樊稠眼神登時直了,上唇那八字胡隨雙頰抽搐而不停地抖動。
見樊稠一臉驚愕,李蒙王方湊了過來。
“嘶!”頓時,兩人為信上內容驚得齊齊吸了口氣,滿臉難以置信。
“設伏……生……生擒了皇甫嵩!”李蒙那雙小圓眼驚得瞪得看起來大了幾分,眸間既有震驚,亦有狂喜之色。
“天佑相國,天佑我西涼軍,相國后繼有人矣!”李蒙紅著臉顫聲道。
震驚過后,王方臉上流露出狐疑之色。
年初他曾隨牛輔去過一趟郿塢,與董虢有過一面之緣。
當時董虢與他印象并不好,看著極為木訥。
若非牛輔與他說,他幾以為董虢是一癡兒。
腦海中回想與董虢見面時場景,王方越發懷疑這個消息的真實性。
忽不經意一瞥,見樊稠臉色陰郁,竟無點半欣喜之意。
王方臉上略微錯愕。
一番思索后,王方嘴角微微上揚。
“莊子中有言,‘嗜欲深者天機淺,凡外重者內必拙’。看來這樊稠已為權勢迷了眼,昏了心智,起了自立之心。日后當遠離此人為好,不然恐為其牽連,禍及己身。”王方心下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