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 從世界看中國:文明通論
- 政年
- 2654字
- 2024-11-11 22:13:08
●吃飽喝足干什么——為神獻祭:人類文明最古老的藝術品
1922年~1934年,大英博物館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委托英國考古學家倫納德?伍萊爵士率領的考古團隊,對蘇美爾古城烏爾進行了大規模考古挖掘,這次考古挖掘持續了12年。1926年~1927年,對蘇美爾早期王朝(約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500年)王室墓葬進行挖掘時,出土了一件被視為《圣經·舊約》“替罪羊“原型,——《樹叢里的公羊》的雕塑。
〇雕塑《樹叢里的公羊》
先講講圣經中“替罪羊“的故事。《圣經·舊約·創世紀》第22章:上帝為了試驗亞伯拉罕對自己的忠誠,吩咐亞伯拉罕把自己的兒子以撒,作為祭品獻給他做燔祭。面對這樣一個悲痛經的現實,亞伯拉罕決定順服神的旨意。他帶著以撒前往摩利亞蒂,經過三天的路程,終于來到了神所指示獻祭的山上。亞伯拉罕在那里筑壇,把柴放好,捆綁他兒子以撒,放在柴的壇上,伸手拿刀,準備殺他的兒子。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天使及時制止了亞伯拉罕,因為上帝已經看到了他的忠心。亞伯拉罕舉目觀看,看到一只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就取來替他兒子以撒向上帝獻為燔祭。上帝再一次與他立約,祝福他和他的后裔。
再看看《樹叢里的公羊》這件雕塑藝術品。這件藝術品非常神秘,非常漂亮,也非常輝煌。我們看到,一只公羊兩只前蹄翹在一棵樹上,樹叢金光燦燦。再看山羊的身上,毛是用貝殼做成的,胡須、角、眼睛和頭上的毛,是用青金石做成的,耳朵是用銅制成的,腹部是用銀子制成的;在看它的四肢,以及樹枝等是用金子制成的,而底座是鑲嵌了貝殼,以及紅色石灰石的一些材料;這在早期的美索不達米亞藝術品中非常典型,給人感覺這個雕塑非常神秘,非常具有生命力。山羊雕塑作為藝術品放在墓葬里,更顯示生產和生育,尤其是生育,這是早期蘇美爾文化的一部分。仔細看公羊雕塑,能看到公羊的性別特征;另外那個樹枝,就是叢林里公羊前面的樹枝,樹枝上金子做成的玫瑰花結,是蘇美爾愛神伊南娜的象征。
〇造型獨特的藝術珍品:金牛頭七弦琴
蘇美爾古城烏爾遺址,與《樹叢里的公羊》雕塑同時出土的藝術品還有——金牛頭七弦琴。出土金牛頭七弦琴的位置,是王室墓葬的一個隨葬坑,這個坑里一共出土了三架七弦琴:一架是銀質的梯形七弦琴,現收藏于大英博物館;一架是船型七弦琴,現收藏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最后是這架金牛頭七弦琴,現收藏在巴格達博物館。
這架金牛頭七弦琴,造型十分獨特,設計極其精美:七弦琴共鳴箱的外面裝飾了一個牛頭,整個牛頭包括牛角都用黃金包飾,金光燦燦;牛頭下面的胡須用小塊青金石雕刻后拼嵌而成,牛的眼睛用貝殼和青金石做成。最奇特的是牛頭下面,有貝殼鑲嵌而成的四幅畫面:最上面一副是一個英雄,兩手摟著兩只四蹄動物(應該是驢,蘇美爾文獻未見馬的標識),這是一個動物人化的場景;在英雄的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動物在切食物,他們弄的食物跟他們長的差不多;再下面是動物在彈七弦琴的畫面,最下面是一個蝎子形的神,它應該是通往另外一個世界的神。
這四個畫面,非常鮮明地表現出了蘇美爾人尊崇的一種喪葬儀式,畫面里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動物,他們在干什么呢?好像也是在演奏,是一場音樂會的場景。也可能金牛頭七弦琴,所以成為孤兒亡靈的殉葬品,是因為當時的人們相信,七弦琴的音樂會伴隨著使者,穿越黑暗的旅程與神相見,這才是蘇美爾人最理想的歸宿。
〇馬賽克藝術珍品:象征戰爭與和平的“烏爾軍旗“
蘇美爾古城烏爾遺址,考古挖掘出土的,最著名也最能代表蘇美爾文明的藝術品,是一件被當時的考古挖掘團隊負責人,英國考古學家倫納德?伍萊爵士,命名為“烏爾軍旗“的,精心鑲嵌而成的馬賽克工藝品。這件被稱為烏爾軍旗的工藝品,長約40厘米,高約18厘米,正反兩面,正面描寫的是戰爭情節,反面描寫的是和平場面;這件工藝品在有限的空間里,容納了超過100多個人物與動物的形象,栩栩如生的描繪出了蘇美爾人的生活,宛如一件微型的《清明上河圖》;畫面中的人物、動物、車輛緊湊且有序,向世人展示了4500年前古代藝術家構思之宏大,技藝之高超。烏爾軍旗現收藏于大英博物館。
烏爾軍旗作為蘇美爾早王朝時期的工藝品,在那個時代叫什么名字恐怕無人能知,今人所說的烏爾軍旗這個名字,實際上可能是伍萊爵士,異想天開的應景之作。伍萊爵士所以把這件4500年前的工藝品稱作“烏爾軍旗,是因為根據他的想象蘇美爾人出征時要舉著它,以鼓舞士氣;但常識告訴我們,這好像不大可能,因為舉著一件藝術品出征,萬一跌倒了,摔壞了,該多晦氣;精明的烏爾王才不會干這種傻事。讀者朋友,你們說對嗎?
烏爾王陵出土的這件“烏爾軍旗“,側面是菱形,正反兩面是長方形,相當于一個中空的盒子。盒子里面是木結構,背景是藍黑色的,實際上是瀝青做的底;四個面藍黑色的背景上用貝殼、青金石、紅寶石,還有不同顏色的石頭,鑲嵌出一些場景的畫面。先看烏爾王的局部特寫,畫面中出現的體型比其他人大很多的人,這個大個子就是烏爾國王;所以不管是描繪戰爭的情節,還是表現和平的場面,大個子的人都是烏爾國王。
再來看描繪戰爭情節的畫面。最下面畫面描寫的是軍隊的出征和凱旋。那時候打仗用的是戰車,公元前2500年蘇美爾人就發明了車輪,有物為證;四輪戰車有四頭驢子拉著,車上站著駕車的御手和戰士,最右邊的第一輛象征著出征,后面戰車的驢腿底下躺著被征服的敵人,這表示獲勝。中間畫面表現的是戰斗情節,以及勝利后的場面。這個場面不是騎兵的戰爭,也不是戰車的戰爭,而是步兵的搏斗;我們可以看到有穿盔甲的,有披著毛毯軍服的,有拿著短矛(相當于匕首)正和敵人搏斗的,還有押送俘虜的等等。最精彩的是上面的畫面。這一排中間的這個人物就是烏爾王,他側身面向右邊,手里拿著一把長矛,他后面跟著很多護衛的士兵;面對他的那些人,就是他們的俘虜,他正在視察他的戰爭成果。
最后看描寫和平的場面,也是三層。最上面這一層是慶功宴,戰爭打贏以后,國王和眾臣們相對而坐,大家舉杯暢飲;有一個細節需要關注,畫面中有一個樂手,拿著個樂器,就是上文提到的金牛頭七弦琴。裝飾板的中間和下面兩層,都是描繪運載戰利品的場景。仗打贏了以后干什么呢?肯定是要把敵人家里,好吃的好喝的,還有金銀財寶,都裝到自己家的車上,裝到自己家的牛羊身上,他們馱回去;運載戰利品的隊伍很長,給人的感覺整個隊伍都是在向皇宮進發。
圖:蘇美爾烏爾國王
人類文明最古老藝術品的三個故事講完了。讀者朋友,留在你腦海中的是孤獨的公羊?還是金燦燦的牛頭?亦或是獵獵作響的烏爾軍旗?實際上,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您只需明白——這些都是蘇美爾人4500多年前,吃飽喝足后的心血來潮,是不是滿滿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