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縱火一事很快便在朝堂之中傳了開來。
有人驚訝于內廷宦官的膽大包天,居然敢火燒宮闈,真乃大逆不道。
有人則暗罵是馮保逼人太甚,不然不止于此,于是紛紛上書彈劾馮保。
而這其中,最高興的莫過于以朱希孝等人為代表勛貴武臣了。
他們本就不喜皇帝欺人太甚,居然要整頓京營,更要裁汰老弱,觸及他們的利益。
而現在的宮中縱火未遂一事,無疑是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由頭。
于是,很快定國公徐國璧、總督京營戎政臨淮侯李庭等人紛紛上書,建言皇帝事緩則圓,請求暫緩徹查宮中貪墨一事。
更有甚者,說此次得虧祖宗保佑,才能發現此事。
而此事也是預警,如果皇帝再執迷不悟,定會有災害發生。
不過這些都是少數。
隨著東廠與錦衣衛根據張忠等人的供詞,不斷在北京城中搜剿他們在的私宅、店鋪,許多人靜若寒蟬,不敢發表意見,唯恐惹火上身。
而在宮中,剛剛處理完此事的朱翊鈞,很快便收到了慈寧宮的傳旨,他的生母李太后要召見他。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朱翊鈞不用想都知道李太后想要干啥了。
不過李太后畢竟是他的親生母親,他還是去了。
而結果,也果然如他所料那般。
一進慈寧宮,他便發現李文進居然也在,而一旁的李太后則沒有什么好臉色。
還不等他言語,就開始斥責他,說都是因為他做事太過于急躁,才導致宦官想要縱火云云。如此話語聽得朱翊鈞一陣頭大,也不給李太后面子,直接出言駁斥起來。
一時間慈寧宮劍拔弩張,氣氛甚是緊張,哪怕一旁的李文進以及后面趕來的仁圣皇太后說情也沒有絲毫辦法。
最后朱翊鈞也不想多待,準備起身離去,可卻最后被李太后叫住,同時又把李文進叫到他的面前。
說李文進再怎么樣,也是朱翊鈞舅舅,現在宮中發生這么大的事情,朱翊鈞要多加依靠李文進才是。
這些話朱翊鈞聽入耳中,連應都懶得應,當即轉身而去。
從慈寧宮出來后,朱翊鈞便不再理事,而是安心閉關養神,準備來日御馬監閱武一事。
等第二天巳時,朱翊鈞才堪堪閉關,此時乾清宮內司禮監、內閣諸人已在殿外等候多時了。
“陛下,御馬監那邊已籌備妥當,可以起行了。”
“嗯,走吧。”
事到如此,朱翊鈞也不愿多說什么,當即出了乾清宮,坐上準備好的攆輿,直接往東華門而去。
東華門是紫禁城的東門,是平日里朝臣入宮之所,出了東華門便到了皇城范圍。
皇城的范圍要遠遠大于紫禁城。
一般大明宗廟、內廷二十四衙門、倉庫和四衛營、勇士營以及園林苑囿等等,都在皇城內。
其中更是包括了御馬監以及其訓練兵馬之地,里欄草場。
朱翊鈞攆輿出了東華門,便順著宮城的護城河往北而行,路過東廠,內承運庫、暖閣廠等地,很快就看到了一大片廣闊的欄場,欄場外烏泱泱一大片人早已等候多時。
“陛下駕到!”
“臣御馬監掌印太監李文進、監督太監孫偉、錦衣衛指揮使劉守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翊鈞下了攆輿,看著眼前烏泱泱的一片人,當即擺手道:“起來吧!”
“謝主隆恩!”
李文進等人緩緩起身,笑盈盈地走上前來,對著朱翊鈞躬身道:“陛下,奴婢等自從接到詔命后,一刻不敢怠慢。
當即整備兵馬,目前四衛營、勇士營、勛衛、錦衣衛精銳均已在里欄草場,還請陛下閱武。”
“呵呵,你們費心了!”
“不敢,御馬監本就是為陛下掌管禁衛,如今陛下親臨御馬監閱武,也是我等的榮幸。”
朱翊鈞聞言呵呵一笑,暗道李文進說的確實是實情。
內廷二十四衙門中,雖然平日里看起來司禮監地位最高。
可實際上除了司禮監外,還有御馬監,二者地位是一樣的。
司禮監代皇帝審批閣票,與內閣對柄機要,實為“內相”。
御馬監與兵部及督撫共執兵柄,實為內廷“樞府”。
并且御馬監除了掌握兵權外,更還要負責草場和皇莊、經營皇店,與戶部分理財政,為明廷的“內管家”;憲宗、武宗皇帝兩度設置的西廠,也由御馬監提督,與司禮監提督的東廠分庭抗禮。
現在西廠雖然沒了,但御馬監還掌管宮中禁衛。
這也是李太后任命李文進為掌印太監的目的,更是李文進在宮中肆無忌憚的依仗。
“好了,不說這些了,進去看看吧。”
“奴婢遵命,還請陛下以及諸位大人隨奴婢入校場。”
里草欄場本是御馬監訓馬、練兵之所,其南北有三四里多,東西最寬處有一里。
而現在整個欄場盡數被清掃一遍,廣場中間烏泱泱的站立著七八個方陣,各有不同。
最靠近外側的方陣身著飛魚服,看起來年輕,站的很是挺拔,很有精神。
中間的方陣雖然也努力站的挺拔,可朱翊鈞只需仔細一看,便發現他們大多細皮嫩肉,大多氣血空虛,不堪一戰。
而最里面的方陣卻讓他眼前一亮,里面三四個方陣,雖然人少,可各個身體健碩,精神氣十足,看的朱翊鈞連連點頭。
一旁的李文進見狀,心中暗自一喜。
為了今日能成事,他可是費了好大的心思,從四衛、勇士營中挑選了一批精銳,為的就是在今日控告馮保時,能死死壓住錦衣衛。
雖然人不多,也足夠用了。
“陛下,這些都是錦衣衛、勛衛、以及御馬監四衛勇士營中的精銳!”
朱翊鈞聞言緩緩點頭:“好,好的很,走上去吧!”
說著便帶著眾人上了早已準備好的木臺,等朱翊鈞入座,李芳這才上前,望著臺下眾人高聲喝道:
“陛下親臨,檢閱軍武。還望諸君振奮,揚我軍威,優秀者,選為精銳,跟隨陛下左右!”
此話臺下錦衣衛、勛衛等士卒早已知曉,現在看到皇帝出現在他們面前,又再次承諾,不禁振奮萬分,齊齊跪下道:
“謝陛下,吾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