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心在事內,智在世外
- 書筑命運卷:蘇秦的傳奇人生
- 掠海飛
- 3733字
- 2024-11-18 00:56:29
“好了,為師欲傳予你們的秘笈,恰似熠熠生輝的珍貴寶藏,皆隱匿于此前所講之故事里。那故事,宛如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神圣之門,其中每一個情節的跌宕起伏、每一個人物的鮮明刻畫、每一次轉折的微妙設計,都蘊藏著為師期望你們領悟的深邃道理。它們是為師無數個日夜殫精竭慮思索的成果,是歲月長河中經驗積累的璀璨結晶,更是你們在這紛繁復雜、動蕩不安的亂世中安身立命、鑄就大業的不二指引。”
“為師需再次強調:若想在商海縱橫,便要深諳賤買貴賣之理,你們可參照子貢。子貢,實乃一位智慧超凡的奇人,他擁有如鷹隼般犀利敏銳的洞察力,能于平淡無奇中敏銳地捕捉到商機的蛛絲馬跡。他穿梭于各國之間,無論是市井街巷的熙熙攘攘,還是殿堂樓閣的莊嚴肅穆之處,都成為他尋覓價值洼地與高峰的獵場。當旁人還對物價的波動懵懂無知時,他已然能精準無誤地判斷出購入的最佳時機,仿佛擁有未卜先知的慧眼,清楚何種貨物在未來將大放異彩。他恰似一位棋藝精湛的絕世高手,在商業這盤錯綜復雜的棋局上縱橫捭闔、游刃有余。他巧妙地駕馭著供需關系那微妙且變幻莫測的變化,以低買高賣之策,積累起富可敵國的驚人財富,從而成為被世人傳頌千古的商業傳奇。”
“若欲奪取天下,就必須洞悉智謀的神奇妙用。智謀的關鍵,在于知人、知事、知方法,這一點同樣可從子貢身上得到啟示。子貢是如何做到的呢?他如饑似渴地遍覽天下群書,恰似饑餓之人撲在救命的面包上一般,不放過任何一絲一毫智慧的光芒。他深入鉆研各國的歷史淵源、政治局勢、文化脈絡,對每一個國家的國情了如指掌,對潛在的機遇與危機洞若觀火。他更是細致入微地剖析各國的關鍵人物,深入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內心欲望、致命弱點和遠大志向。每當他與這些人物接觸、交談,處理各類事務時,看似如同平常的擺棋下棋,實則是一場場扣人心弦、驚心動魄的智謀巔峰對決。他憑借自身的卓越智慧,將這些人物逐一化為手中的棋子,巧妙地引導他們按照自己精心謀劃的計劃行動,使其皆為己所用。無論是進是退,每一步行動都盡在他的掌控之中。然而,蘇秦、張儀,你們需明白,要達到這般出神入化的高度,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你們傾盡全力,付出無數的心血與汗水,在漫長歲月的磨礪中砥礪前行、不斷成長。”
“小河之水狹隘淺薄,注定養不出大魚,你們當尋覓大河。華夏大地,廣袤無垠,恰似一片浩瀚無邊的智慧汪洋,處處蘊含著精華,處處隱匿著高人。每一座城池、每一個諸侯國,都宛如神秘的寶藏之地,或許都潛藏著改變命運的絕佳機遇,隱匿著能助力你們成就宏圖大業的賢能之士。你們要處處留心、事事留意,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的線索,就像在那茂密無垠的森林中耐心尋找珍稀草藥的采藥人一般。只要你們心懷虔誠敬畏之心,認真對待每一次相遇、每一個挑戰,那么無論身處何處,何事皆可成功。這些道理,為師無法僅憑言語便完整無誤地傳達給你們,需要你們自己去參禪、去體悟,如同在茫茫黑暗中獨自摸索前行,直至有朝一日,自己撥開重重云霧,方能得見璀璨陽光,真正洞察其中的無窮奧秘。”
“如今年歲,天下大亂,紛爭頻仍,仿若末世降臨之象。戰火如惡魔般肆意燃遍大地,硝煙如濃重的陰霾遮蔽天空,社會財富在戰亂的蹂躪下慘遭浩劫,恰似洪水沖垮堤壩后,泥沙俱下、消逝殆盡。蒼生百姓在這無盡的災難中苦苦掙扎,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宛如置身于人間煉獄。此時,正需要你們這樣胸懷大志、有勇有謀的有志之士挺身而出,如同黑暗中熠熠生輝的火炬,去平息這戰亂之火,為這亂世帶來希望的曙光,拯救萬民于水火之中。”
“為師已然看出,你們二人皆擁有非凡的智慧,亦都胸懷壯志。你們的眼眸中閃爍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燃燒著改變世界的堅定決心。下山之后,你們當以天下為己任,將天下的興衰榮辱視作自身的責任。盡情施展自身所學,毫無保留地將你們的智慧與才能奉獻給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但務必銘記,智謀當用于天下大事,切不可因一己私欲而濫用。你們要用智謀為蒼生謀求福祉,讓那些飽經戰亂之苦的百姓能夠重歸安定祥和的生活。昔日孫武憑借智謀著成兵法,他的智慧如夜空中璀璨奪目的星辰,照亮了軍事領域的浩瀚天空。然而,他著兵法的初衷并非為了殺戮,而是為了止戈。他指揮戰爭的精妙絕倫之處,在于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程度的和平,保國安民。孫武便是你們的楷模,你們當以他為榜樣,始終心懷天下蒼生。”
“為師還要贈予你們一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問的山峰高聳入云,若沒有勤奮這條堅實穩固的路徑,你們便無法攀登而上;知識的海洋浩瀚無垠,唯有以刻苦為舟楫,你們方能在其中自在暢游。在求知的漫漫長路上,并無捷徑可走,唯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充實自身,為日后成就大業筑牢堅實的根基。”
鬼谷子安然坐于蒲團之上,神色莊重肅穆,他緩緩地將蘇秦、張儀喚至跟前。此時的他,面容凝重而威嚴,眼中透著深深的期望,一字一頓地說道:“為師要教授你們的,已然毫無保留,你們二人,此刻便下山去吧。你們即將踏入的是一個充滿艱難挑戰與無限機遇的世界,那里承載著你們的夢想,也賦予了你們偉大的使命。去吧,莫要畏懼。”
蘇秦向前邁出一步,恭敬地拱手作揖道:“恩師,如今狂風呼嘯,風云翻卷涌動,天色漸晚,天空中烏云密布,仿若一塊巨大的黑色幕布,似有暴雨如注、傾盆而下之勢。在如此惡劣的天氣下行路,不僅困難重重、舉步維艱,而且還可能遭遇諸多未知的危險。恩師何不讓我們明日再啟程?如此一來,我們也能利用這一晚的時間,再次整理一下行囊,讓心緒平復下來。”
張儀在一旁神色淡然自若,他微微搖頭,語氣堅定地說道:“這又有何妨?天,無論它是晴空萬里、湛藍如寶石,還是烏云蔽日、漆黑如墨,它始終是那片承載著我們夢想與命運的天空;地,依舊是那方堅實無比、承載世間萬物的大地,它不會因一時的風雨侵襲而有所改變;山,依然是那重雄偉壯觀、莊嚴肅穆的山巒,它宛如歲月的見證者,默默矗立,見證著歷史的滄桑變遷,無論何時都巋然不動;路,還是那條蜿蜒曲折、伸向未知遠方的道路,它靜靜地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追尋。我們不過是或在光里沐浴希望,或在光影交錯中砥礪前行罷了。早一日下山或晚一日動身,終究都要離開,這是我們無法逃避的宿命,也是我們成就大業的機遇。蘇秦兄,恩師既已下達命令,我們便啟程吧,切莫辜負了恩師的殷切期望。”
鬼谷子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飽含欣慰、不舍與祝福的微笑。他靜靜地凝視著面前的兩位弟子,眼中似有千言萬語在涌動,卻終究沒有言語,只是默默地注視著他們,仿佛要將他們的模樣深深地烙印在心底,銘刻于靈魂深處。
蘇秦、張儀二人告別鬼谷子后,從鬼谷走出,踏上了屬于他們的征程。一路上,可謂風餐露宿,歷經艱辛。狂風肆虐,吹亂他們的發絲;烈日高懸,炙烤他們的身軀;暴雨傾盆,打濕他們的衣衫。疲憊如影隨形,辛苦深入骨髓,那是一種刻骨銘心的人生歷練。
一日,蘇秦望向張儀,問道:“賢弟,你今后有何打算?”張儀目光堅定,緩緩說道:“我想在這些諸侯國中尋覓一個確有實力的國家落腳。”
蘇秦又問:“那你不回你魏國嗎?”張儀神色一凜,決然道:“那是肯定不會回去的。魏國自魏文侯之后,便逐漸走向衰落。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曾有過一時之輝煌,可如今呢?魏文侯任用龐涓統軍,雖說龐涓在戰場上也曾攻城略地,取得過一些成績,可他心胸狹隘,終致大禍。更有甚者,魏國竟不識大才商鞅,將他放去秦國,使得秦國因商鞅變法而日益強大,魏國卻江河日下,愈發衰敗。”
張儀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痛苦,繼續說道:“我因是馀子庶子的身份,小時候在魏國受盡了苦難。周圍之人對我的傲慢與偏見,那故意的歧視和有意的侮辱,讓我如置身冰窖,苦不堪言。我實在是受夠了,這才漂泊江湖。”
張儀深吸一口氣,又道:“當然,無論是魏國、齊國,還是秦國、楚國等,這些都是大周的天下,天下終歸一統,都是華夏之邦。所以,我在何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所做之事,皆是為了天下,為了華夏,無論身處哪一個諸侯國,都是在為這偉大的目標而努力。”
蘇秦聽后,不禁感慨萬千,長嘆一聲道:“是啊,真是各人有各人的苦,各家有各家的難。但無論多么艱難,總會有解決的辦法。只要依靠自己,努力想辦法,總能度過難關。”
蘇秦接著問道:“那你想好是哪一國了嗎?”張儀思索片刻,回答道:“我原本想在齊國謀個差事,畢竟齊國也是大國。可后來我發現,齊國人才濟濟,猶如繁星璀璨,要想在其中嶄露頭角,輪到我施展才華,實在是難如登天。”
張儀皺了皺眉頭,繼續說道:“至于其他國家,最重視人才的當屬秦國了。可秦國如今的當政者,注意力都放在解決國內矛盾上,這與我的志向有所偏差。況且,我最厭惡的便是內耗內卷,那種環境一旦發展到嚴重程度,便會有性命之憂。”
張儀眼中閃過一絲決然,道:“如今看來,其他國家中,只有楚國還有機會。我聽說楚國不久前才處決了吳起,這既是風險,也是機遇。這種火中取栗的刺激,并非人人都有勇氣嘗試,但我想試一試。”
蘇秦心中暗自思忖:這張儀真是勇氣可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膽子可真夠大的。
這時,張儀轉問蘇秦:“蘇秦兄,那你未來有何打算?”蘇秦微微苦笑,說道:“實不相瞞,我的社會基礎遠不如你,沒什么值得炫耀之處。但我堅信鬼谷子先生的觀念,天下應當歸于一統。只有如此,由天下最高的權力機構統一掌控軍隊,諸侯之間不再有紛爭,那才是理想的社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