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勒克德渾
- 挽明1645
- 楠木為冠
- 2025字
- 2024-11-21 16:53:26
第三十八章勒克德渾
“陛下。”吳易說道:“夏學士,臣也是很佩服的。但是臣再蘇州城中埋了人手,時刻注意蘇州城中的情況,夏允彝的確出現在蘇州府衙之中。這不是一個人看見了。是很多人看見,非臣之虛言。”
這邊爭執之間,忽然有人來報,江陰來人了。
“快請。”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程璧。
昔日富員外程璧,此刻渾身干瘦,滿身泥濘,閻應元已經認不出來程璧了。好一陣子才確定就是程璧,忍不住越過朱以海問道:“江陰城怎么了?”
程璧撲倒在地行禮說道:“江陰城破了。”
“什么時候的事情?”朱以海問道。
“九月十二。”
從這潤六月初二算,一共百天。比歷史上多了十九日。
程璧細細說道:“自從九月初三之后,韃子改變了之前圍困之法,開始猛攻了。”
朱以海心中一動:“定是韃子得到了我北上的消息。”
朱以海心中黯然。
“韃子先派了夏學士來勸降------”
“不可能------”夏完淳滿眼含淚,說道:“我爹不會投降的。”
吳易冷哼一聲,不說話。
“夏學士的確沒有投降。”程璧說道。
*******
時間回到九月十二那天。
江陰城下。
周亮工夏允彝說道:“夏兄,朝廷正在用人之際,以你之能,將來位列臺閣,是遲早的事情。洪大人,很欣賞你。這一次見了貝勒爺,要把握好機會啊。”
周亮工是河南開封府符祥縣人。
卻跟隨父親在南方長大,與東林一派交好,說起來,也可以自稱東林人士。與陳子龍更是故交,他們一起參加了崇禎三年的南京歲試。關系是相當不錯的。
夏允彝與陳子龍是托妻寄子的生死之交,夏允彝與周亮工也算是故友。
周亮工崇禎十三進士,入仕以來,從知縣任上,廉潔卓行,被舉入京師。旋即北京城破,他南下奔弘光。卻見劉宗周都被馬士英排擠,自己到南京牛首山隱居。南京城破,被清軍拉攏降清。
他內心中也不是沒有煎熬的。他迫切希望,拉攏更多人降清。不僅僅給山東故友寫信勸降,也給江南很多朋友都寫信勸降。
夏允彝含笑點頭,說道:“明白。不會辜負周兄推薦的。”
松江一戰,夏允彝堅持到了最后,清軍攻入后,他依然持劍做戰。在混戰之中,不知道被誰打在頭盔上,一下子就昏過去了。
等醒來之后,就看見了周亮工。周亮工勸降夏允彝不遺余力。
夏允彝本來對這個人,一言不發,無話可說。但求速死。
忽然聽到了江陰的消息。
知道江陰圍城數月,內外交通斷絕。水泄不通。
夏允彝心中忽然生出一個念頭:“劉師還不知道杭州城下大勝,他還不知道,陛下北上救援。”
“我要告訴他。”
夏允彝很明白,朱以海的北上之舉,很難有什么實質上的改變。
更難救援江陰。
明清之間,強弱太明顯了。
他守松江城的時候,就抱著必死之決心。
江陰城到了今日局面,已經無法挽救了。
他的劉師,已經,也必然要殉國的。
但是家祭無忘告乃翁。到底不如生前告訴他。
告訴他,陛下已經振作。天下有復興之氣象。
他所有犧牲,從來沒有白費。
足夠讓劉宗周欣慰了。
至于自己的生死,反而是無足輕重的。
于是,他就與周亮工,虛與委蛇到了這里。
“還有最后一關。”
“見勒克德渾。”
多羅貝勒勒克德渾,帶著麾下將士眺望江陰城。
他是努爾哈赤長子代善的孫子。父親早逝,與兄長相依為命。而兄長在去年多爾袞與兩黃旗爭位的時候,因為公開支持多爾袞被處死。
內情如何外人不得而知。
總之,他被削爵一年。等多爾袞在北京站穩腳跟之后,立即復起為多羅貝勒。并鎮守南京的重任交給他。
其實博洛準備再停留一段時間再走的。
畢竟因為博洛在杭州城下滯留的時間太長,更是損兵折將。導致江南抗清義軍勢力比歷史上大了不少。博洛先平地江南各地,讓江陰暫且圍城。做完這一切已經將近九月了。
朝廷定下班師之期已到。
多鐸與博洛帶來大部分軍隊只能先撤了。
多勒貝勒本以為自己維持住幾月局面,等明年發大兵就行了。
萬萬沒有想到。一上手,就遇見一個大麻煩。
東邊魯王水路北伐。所過之處,就好像磁鐵一樣,將那些刁民都鼓舞起來。各地殺官者不可計數。甚至綠營兵,一個人上街,很有可能回不來了。
而他自己手中,有多少兵馬?
八旗只有一萬兩千人。
沒錯,就這么一點。其余的都是綠營。
土國寶已經被就地正法了。
但也證明了。大量綠營兵并非太可靠的。
在八旗坐鎮的情況下,打打輔助還行。一旦單獨上戰場,就未必可以了。
或許,三順王,吳三桂,乃至其他邊軍將領為主的綠營兵尚可。南方這些降兵就不行了。
為了防止南京二十三萬降軍,以及左良玉部號稱五十萬的降軍。
多鐸北上的時候,除卻少部分外,各級軍將全部抽調出來,跟隨他們北上。
這些綠營兵,就更不行了。
面對魯王攻勢,他很惱火,卻無可奈何。
如果從陸上進兵,不管多少,勒克德渾都有信心,將對方打得丟盔棄甲。但是問題是,敵人從水面而來。
他檢閱了南京的水師。
一塌糊涂。
不要說打沈廷揚,黃蜚,鄭鴻逵了。他們連將糧草物資從南京運輸到杭州前線都搞不明白。
沒錯,說得就是吳易。
沈廷揚自己是沙場幫,鄭鴻逵的船隊也是鄭家的私產。黃蜚是繼承山東水師的余緒。而吳易。吳易就是讀書人。什么都沒有,是南京陷落之后,這才不知道從什么地方找了一些船。在太湖中聚集數十小船。就這,他就敢打劫清軍水師,還屢戰屢勝。
奪清軍水師大小船只十幾艘,日益壯大。
這種情況下,他怎么敢派水師去與明軍水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