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十八歲前,出門遠行
- 這個文豪不太冷
- 不吉
- 2363字
- 2025-01-07 22:14:25
“你考慮好了?”甘秋放下筆,“倒是……沒什么大事,注意安全就好。”
“我會想你的,老師。”
蘇晝假模假樣地給甘秋敬了個禮。
“用得著這么急?不帶點作業回去?”
“她們還在家里等我呢,東西都收拾好了。”
蘇晝轉身離開辦公室,剛走出門口,就看見明令之。
這場景就像是他第一次跟她見面時的那樣,她直勾勾地盯著蘇晝。
“聽說你不在學校呆了?”
她已經跟今夏等人在展演廳混跡一周了,知道消息很簡單。蘇晝也給今夏等人解釋過,他帶上祁祈出游,兩周后就把她送回來,之后還有兩周時間合練,讓她們好好準備一個月后的上京音樂節。
當然,其實蘇晝隨時都能把祁祈送回來,事實上到時候他也是這樣打算的。白天把祁祈傳送到邊海市,晚上再傳送回來,消耗不了他多少精力。
即便是開車出門遠游,他也免不了繼續跟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打交道,生活就是這樣,越是深入,越是難以脫離。不過,終歸是自己的選擇,他也甘之如飴。
明令之穿著校服,只是金絲圓眼鏡給她潔白的臉頰做了些點綴。在冬季校服下面,整個人顯得小小的。
“我還以為你能來得多勤快呢,結果一次都沒有在展演廳看見你。”
“得給你們留點私人空間吧?等我到場,就是驗收的時間了,你要是不能融入樂隊,比賽前把你踢出去可就不好看了。”
“看到時候誰踢誰!”她冷哼了一聲,“說到這一點,其實我有看出來一個問題。”
“什么?”
“也許你覺得,包攬樂隊創作的大小事宜,能夠拔高樂隊的上限,這的確不假,沒有人能說你作的曲子不好,但是……”
她抓了抓頭發,像是在回憶。
“上限跟上限,亦有差別。的確,原創出好的曲子,終歸能讓我們樂隊知名度越來越高。但是,樂隊本身的靈魂何在?我們沒有集體創作,沒有發自內心的感受,只是不斷在適應著你,迎合你的改變。倘若你真正成為樂隊的一員也就罷了,但你沒有站在我們中間表演,也無從發覺其中的機械感。”
蘇晝沉默了。
明令之所提出的這個問題,切切實實地存在。換句話來解釋這個問題,可以說,這支樂隊究竟是為了什么而存在的?
是蘇晝曲子的傳聲筒?還是幾個女孩之間的過家家游戲?
如果是一開始,蘇晝的確只是將組建樂隊這件事情當作他自己的開拓掙錢渠道的工具,無論是運營賬號,還是幫助樂隊成型,談合作,都是如此。
但,隨著祁祈逐漸向蘇晝展現她自己對音樂的熱愛,逐漸融入樂隊的群體,蘇晝自己也很難說出讓樂隊就這樣解散,祁祈跟著他走就行這樣的話。
祁祈也有自己的社交關系,因此,祁祈所在的樂隊,本身需要和諧的氛圍。那么蘇晝就必須考慮其他成員的感受。她們是為什么要參加這個樂隊?
總不能一開始就奔著蘇晝的曲子來的吧?只有明令之有這個可能性。
“對我個人而言,機械化倒無所謂,參加樂隊,只是增加履歷,陶冶情操,演奏什么東西都無所謂。但,據我觀察,其他人盡管也在很辛勤地訓練,可不能說她們就能全身心投入。這跟她們的主觀意愿無關,如果要你每天抄寫別人的小說,即使跟伙伴合作又有錢掙,也不見得多快樂吧?”
本質上來講,這就跟蘇晝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是一回事。
他自然可以保持基本的文從字順,然后不停抄系統給的創意完事,沒有人會說他的創作能力差,商業和藝術都有所保證。但,他自己不甘心。
要做就做到最好,既然有這個底氣,為何不能更進一步?
系統能在很多方面幫助他,可是到目前為止,還從來沒有直接作用在他的創作能力上。這也是系統給他的暗示。
如果一個人樣樣事情都指望系統的幫助,跟啃老又有什么區別?
人生本來就很無趣了,總得自己做些什么。
“我知道了。等我回來,我們再好好談論這個問題。大家一起。”
問題擺在這里,也不是朝夕之間就可以解決的。況且,他的離開,本身也是讓今夏她們自由發展的機會。
“走吧,同學們都已經列好隊了。”
他跟明令之說。
“看你表現咯。”
——
“下面有請本屆新理念作文大賽金獎獲得者,蘇晝同學,上臺分享學習和創作經驗!”
臺下是同學們稀稀拉拉的掌聲。大清早的朝會,沒幾個人能夠活蹦亂跳。當然,窸窸窣窣的羨慕的討論也在人群中蒸騰。
“同學們好。”
蘇晝站在演講臺上,環視一圈。這幾乎成為他習慣性的動作,將所有人盡收眼底。他沒有帶稿子,也沒有任何緊張的感覺。
有些人天生就能適應這樣的場合,人越多,身體就越冷靜,思維也變得活躍。這是蘇晝天生的能力。
“今天我站在這里,向各位分享分享我的對學習的個人看法。我知道,能在我們白江高中學習的同學,幾乎都有不錯的成績。我們有最好的同學,最好的老師,想要考上理想的學校,只是努力的程度問題。所以,我只是想談談我們為何而學習。
“我為了我的快樂而學習。這不是說,我就是個學習狂,在做題的過程中也能感覺到快感,我沒那么變態。當然,也的確有這樣同學存在就是了。”
一些同學發出笑聲。
“我的快樂,是持續不斷的思考。我曾經度過過一個空虛的階段,那個時候,我什么也不想,時間飛逝,幾個月的時間眨眼過去。我沒有成長,也沒有改變。沒有思考,就不存在快樂。
“讓我用一個不太科學的例子來解釋吧,假如我們每秒鐘能夠思考五個字,這顯然很輕易就能辦到。那么每分鐘我們能思考出三百個字,每小時就是一萬八千字。十個小時,十八萬字。如果,稍微勤快一點,我們每天都能寫出一本書那樣多的內容。可事實是什么?事實是我們每天做兩套卷子已經苦不堪言,我們每天能理解透一個觀點,就已經心力憔悴,需要休息了。
“軟弱,貧弱,脆弱,這就是我們的常態。所以,我不快樂。所以,我開始思考。不管是什么都好,不管是游戲、小說還是課本,去思考,沉入其中,挖掘自己的潛力,這樣就會快樂起來。也會變成更好的自己。我想說的就是這些。而我也做到了,自然,也就站在了這里。
“同學們,沒有理想不要緊,但得有自我。我思故我在。”
蘇晝放下話筒,同學們慣例地鼓起了掌。這無關緊要,他不在乎是否有人能夠傾聽。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就夠了。
他走下臺,沒有回到自己班級的隊列中,徑直往校門口的方向走去。
在那里,幻影號等待許久,他將要踏上自己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