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共振

  • 錯題留白
  • 栗芷子
  • 3368字
  • 2025-08-17 02:41:54

初賽那天清晨,周延在實驗室門口等她,手里拿著個透明文件袋。“給你的護身符。”里面裝著三枚書簽:一片香樟葉(邊緣寫著“蘇舟越贈”),一片梧桐葉(標著共振頻率公式),還有張林昭寧畫的漫畫小人,兩個少年并肩站在香樟樹下,頭頂飄著“物理題和吉他都要加油”的對話框。

“陳柚說多個人祝福多份運氣。”周延的耳尖發紅,“她還搶了我媽蒸的紅糖糕,說吃了能超常發揮。”

林昭寧咬著紅糖糕走進考場時,陽光剛好落在準考證上。照片里的自己扎著高馬尾,嘴角的梨渦淺淺的,像極了初三那年拍畢業照時的模樣。她摸出文件袋里的香樟葉,忽然聞到淡淡的薄荷味——原來周延在葉子背面滴了點薄荷精油,說是“提神醒腦,堪比物理公式的魔力”。

考試鈴聲響起的瞬間,林昭寧望著卷首的第一道題,忽然想起周延說的“共振”。那些關于物理的知識、關于少年的記憶、關于未說出口的約定,此刻像不同頻率的波,在她腦海里形成了奇妙的共振,讓每道題的突破口都變得清晰起來。

交卷時,她在草稿紙背面畫了個小小的頻譜儀,屏幕上跳動的波形,一半是物理題的解題步驟,一半是《晴天》的簡譜。走出考場時,周延正靠在香樟樹下彈吉他,陽光透過葉隙落在他肩頭,像撒了把碎金。

“感覺怎么樣?”他停下撥弦的手,眼里的期待藏不住。

“應該……能讓你請我吃冰粉。”林昭寧晃了晃手里的文件袋,香樟葉在風中輕輕顫動。

周延忽然笑出聲,吉他弦不經意間彈出個和弦,和遠處廣播站播放的《晴天》前奏完美重合。林昭寧望著他指尖跳動的琴弦,忽然覺得,有些頻率注定會共振——像物理題里的力與運動,像吉他弦的振動與回響,像她和蘇舟越隔著時空的惦念,像她和周延此刻并肩的沉默。

實驗室的鐘擺敲過六點時,蘇舟越的視頻通話打了進來。他舉著剛打印的競賽模擬卷,背景里的梧桐葉正往下落:“猜你今天考試,特意做了套押題卷,晚點發給你。”鏡頭一轉,他手里拿著片香樟葉,“托人從榕川帶的新葉,說比舊的更有活力。”

林昭寧舉著手機轉向周延,屏幕里的蘇舟越和現實中的周延,在香樟葉的背景里形成了奇妙的重疊。“周延剛給我彈了《晴天》,沒斷弦。”她笑著說,指尖在屏幕上劃過蘇舟越手里的香樟葉,“寒假回來,咱們三個人合奏吧,用物理公式當樂譜。”

蘇舟越的笑聲從聽筒里傳來,混著周延輕輕的吉他伴奏,像首未完的歌。林昭寧望著實驗室窗外漸沉的暮色,忽然明白,那些曾經以為錯過的時光,其實一直以另一種方式共鳴著——就像物理中的共振,不需要刻意迎合,只要頻率對了,自然會產生最動人的回響。

她把那片香樟葉夾進競賽題集,和周延的梧桐葉、蘇舟越的歌詞紙放在一起。紙頁翻動的沙沙聲里,仿佛能聽見三個少年的約定,在時光里輕輕發酵,等著在某個陽光正好的日子,彈出最完整的和弦。

清華園的銀杏葉黃透時,蘇舟越在聲學實驗室待了整周。頻譜儀屏幕上跳動的綠色波形總讓他想起榕川的秋天——初三那年,林昭寧舉著漫畫本追在他身后,筆尖劃過紙頁的沙沙聲,和香樟葉落在吉他盒上的頻率完美重合。

“測完這組數據就能出結果了。”同組的學長拍他肩膀,“你這吉他弦的振動頻率研究,夠寫篇不錯的小論文。”蘇舟越低頭看著屏幕上的峰值,第三根弦的頻率曲線突然拐了個彎,像極了林昭寧畫漫畫時總愛加的小尾巴。

手機在白大褂口袋里震動,是陳柚發來的照片:林昭寧趴在實驗室的桌上睡熟了,手邊攤著的競賽題集里,夾著片梧桐葉,葉脈上用紅筆標著波長數據。“我哥說她熬了兩個通宵,剛在草稿紙上畫了把吉他,琴頭寫著你的名字。”

蘇舟越放大照片,梧桐葉的邊緣有些卷曲,像被人反復摩挲過。他忽然想起初二那年,林昭寧把他斷了的吉他弦粘在錯題本里,旁邊畫了個流淚的小人:“等你買了新弦,我就學會畫吉他。”后來那根銹跡斑斑的弦,被他藏在香樟樹下的鐵盒里,和她送的草莓橡皮一起,成了整個初中最沉的秘密。

“競賽加油。”他給林昭寧發消息,指尖懸在“我下周回去”上停了很久,最終改成“頻譜儀借你用,測測周延的吉他有沒有跑調”。發送鍵按下的瞬間,頻譜儀突然發出刺耳的蜂鳴——第三根弦的振動頻率,和他保存的初三錄音,誤差值恰好是0.3赫茲。

這是聲學里最微妙的差值,足夠讓兩個相似的波形成駐波,看似靜止,實則在某個看不見的節點上,始終進行著無聲的對抗與融合。

初賽結束那天,蘇舟越收到林昭寧的視頻邀請時,正在整理從榕川寄來的包裹。里面是媽媽翻出的舊物:他的物理競賽準考證,林昭寧畫的吉他漫畫,還有周延當年借給他的《聲學基礎》,扉頁上寫著“琴弦斷了可以換,公式錯了就得重算”。

屏幕里的林昭寧站在香樟樹下,周延的吉他弦正彈出《晴天》的前奏。“剛考完,周延說要請我吃冰粉。”她晃了晃手里的文件袋,一片香樟葉從袋口滑出來,“他居然找得到你當年夾在我錯題本里的葉子。”

蘇舟越舉著那本《聲學基礎》對準鏡頭:“巧了,我也翻到周延借我的書。”鏡頭掃過扉頁的字跡時,他看見周延悄悄往林昭寧手里塞了顆草莓糖,動作和初三那年他把橡皮塞進她筆袋時一模一樣。

“寒假回去合奏吧。”林昭寧的聲音帶著笑意,背景里周延的吉他突然斷了個音,像被風嗆了一下。蘇舟越望著屏幕里兩人相視而笑的樣子,忽然明白扉頁那句話的另一層意思——有些東西確實不必強求完整,就像駐波,看似停滯的波形里,藏著兩個頻率的默契妥協。

掛了視頻,他把舊物重新塞進包裹,唯獨留下那幅吉他漫畫。畫里的小人舉著斷弦的吉他,旁邊寫著“等蘇舟越學會換弦,林昭寧就學會畫完整的琴”。他用手機拍下漫畫,設成屏保,然后點開周延的對話框:“記得帶林昭寧練掃弦,她總愛把下掃彈成上掃。”

發送成功的提示彈出時,頻譜儀的波形剛好穩定下來。第三根弦的振動頻率旁,自動生成了條新的曲線——是周延前幾天發來的錄音,兩個波形在屏幕上交織成駐波的圖案,在某個節點完美重合,像極了初三運動會那天,他和周延在跑道終點同時接住摔倒的林昭寧時,交疊的影子。

蘇舟越摘下耳機,窗外的銀杏葉正往下落,每片葉子落地的聲音都不同,卻在空氣里形成了穩定的共鳴。他忽然想去買把新吉他,不用太好,能彈出《晴天》就行。畢竟有些約定不必親自完成,就像駐波里的兩個頻率,雖然各自振動,卻共同構成了完整的波形。

他給林昭寧發了條新消息:“漫畫里的琴,我找人補畫完整了。寒假回去給你,順便看看周延有沒有把你教成吉他高手。”然后把《聲學基礎》放進書架最上層,旁邊擺著剛買的新琴弦——包裝上印著“適合合奏”,和那年斷在迎新晚會上的,是同一個牌子。

實驗室的鐘擺敲過六點,蘇舟越的頻譜儀還在運行。屏幕上的駐波圖案緩慢變化著,像在演奏一首無聲的曲子。他知道,等寒假回到榕川,香樟樹下的合奏里,會有三個頻率在共振——他的舊弦記憶,周延的新弦節奏,還有林昭寧始終沒變的,落在琴弦上的目光頻率。

蘇舟越提前一周回了榕川。行李箱里裝著三樣東西:那把補畫完整的吉他漫畫、新換的琴弦,還有從清華園撿的梧桐葉——葉脈和周延夾在題集里的那片幾乎一致,只是邊緣多了道細微的折痕,像被反復攥過。

去學校的路上,出租車駛過硯江大橋。他望著江面碎金般的陽光,忽然想起初三那年,林昭寧在這里摔斷了水彩筆,墨汁在畫紙上暈開,像極了此刻江水和天空交界的顏色。“等我學會畫吉他,就畫一幅你在橋上彈唱的樣子。”她當時蹲在地上撿筆帽,馬尾辮掃過他手背,帶著洗發水的檸檬香。

實驗室的門虛掩著,周延的吉他聲漫出來,是《晴天》的間奏。蘇舟越停在門口,看見林昭寧正跟著節奏輕晃筆尖,草稿紙上的受力分析圖旁,畫了三個并排的小人:一個舉著吉他,一個拿著頻譜儀,還有一個捧著本物理書,頭頂的對話框連在一起,寫著“共振頻率=1/2π√(k/m)”。

“力學公式都能畫成漫畫了?”他推開門時,周延的琴弦突然斷了。第三根弦,和迎新晚會上斷的那根一模一樣。

林昭寧的筆掉在地上,墨點濺在小人的吉他上。“你怎么提前回來了?”她的聲音發顫,像被弦震到的空氣。蘇舟越注意到她無名指上的繭——是按弦的位置,比去年視頻里看到的深了些,和周延左手的繭,形狀驚人地重合。

周延彎腰撿斷弦的動作頓了頓,忽然笑了:“看來這根弦和你有仇。”他從包里摸出新弦遞過去,“蘇舟越帶了好東西,剛好試試新弦的振動頻率。”

蘇舟越把梧桐葉放在實驗臺上,兩片葉子的脈絡在陽光下對齊,折痕處的陰影像道細小的傷口。“測測?”他打開帶來的頻譜儀,屏幕亮起時,林昭寧突然說:“我去買冰粉,你們調弦吧。”她抓起錢包往外走,帆布鞋蹭過地面的聲音,和初三那年跑著送他錯題本時一樣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南漳县| 惠安县| 十堰市| 修水县| 察隅县| 大余县| 丁青县| 辽阳市| 泰顺县| 永顺县| 广州市| 台湾省| 黔西县| 来宾市| 八宿县| 阿荣旗| 赣榆县| 松江区| 丰原市| 华宁县| 金门县| 敖汉旗| 且末县| 高尔夫| 泽库县| 靖安县| 图木舒克市| 安吉县| 鸡泽县| 甘谷县| 化州市| 武义县| 札达县| 福鼎市| 翼城县| 四川省| 永福县| 桦甸市| 东平县|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