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才茂而命不足以副之
書名: 情性之詠:唐浩明評點曾國藩詩文作者名: 唐浩明本章字數: 1084字更新時間: 2024-11-04 14:57:04
長沙人凌九玉城、凌十一玉垣皆為當世英才,曾氏曾以大蘇小蘇視之,但命皆不足以副之。
玉城赴京會試,落第后心情抑郁,道光二十一年離京回湘,曾氏作《送凌九歸》以贈之:“白日杲杲黃埃飛,君胡少住遽言歸。”曾氏稱贊凌氏兄弟:“君家才望人所艷,兄弟縱橫兩龍劍。”鼓勵他們莫悲觀失望:“霜蹄暫教長板蹶,云藻終向天庭掞。”
不料,凌玉城在回歸中病逝。曾氏聞訊,心中哀傷,作挽聯曰:“曰歸曰歸指故鄉,豈期露宿風餐,便為異域招魂客;有弟有弟今詩伯,從此孤兒寡婦,付與天涯急難人。”
誰知道光二十二年秋天,弟弟凌玉垣又辭官回家。玉垣道光十七年以拔貢身份授七品小京官,道光十九年在京中舉,官工部主事。凌科第不高,在滿眼皆進士、翰林的京師里很有壓抑之感,遂學五柳先生回家歸隱,曾氏作了這五首詩為之送行。
詩作情感真摯,明白如話。“昨日微雨送殘秋,落葉東西隨水流。”就眼前之景切入詩境,吻合之妙,天衣無縫。曾氏對凌氏兄弟是真正的器重。與去年的詩一樣,他對玉垣也有很高的期待。這既是對歸鄉游子的鼓勵,亦是自己的心里話:“王侯將相豈有種,時來不得商進止。君歸讀書更十年,看君白日上青天。”可惜的是,凌玉垣并沒有白日上青天,數年后他再次來到北京。道光二十九年,凌考取軍機處章京,未及補用便去世,終年四十。
筆者為凌氏兄弟才未大展、憂郁早逝而嘆惜。古往今來,艱難世事困厄了多少英才!嘆惜之余,筆者也為凌氏兄弟感到幸運。他們雖志向未遂,但畢竟擠進了這個圈子,而且觸摸到了權力中心的邊緣。人世間不知還有多少人,才華和抱負都不弱于凌氏兄弟,卻一輩子連這一點也沒達到!
才華和抱負可以給人生帶來快樂,但也可能帶來痛苦。倘若凌氏兄弟從一開始便甘愿做一個在青塘山筑室種樹的普通人,或許他們可得享天年,平庸但愉悅地度過一生。然而,古今中外,又有幾個人一開始便能將榮華富貴看通透呢?
送凌十一歸長沙五首
昨日微雨送殘秋,落葉東西隨水流。世間萬事皆前定,行止遲速非自由。謀道謀食兩無補,只有足跡遍九州。一杯勸君且歡喜,丈夫由來輕萬里。
皇天陶鈞造萬器,甕盎瓶罍巧安置。頗怪君才無不能,胸中多藏如列肆。刀光刺眼瞬不搖,小事癡騃大事智。吁嗟世事安可知,干將補履不如錐。
蜾蠃負青蟲,祝祝亦相似。眼見平地矗高臺,縮版登登無基址。王侯將相豈有種,時來不得商進止。君歸讀書更十年,看君白日上青天。
憾我不學山中人,少小從耕拾束薪。朝去暮還對妻子,殺雞為黍會四鄰。世事癡聾百不識,笑置詩書如埃塵。君歸自有青塘山,筑室種樹莫言艱。
如我自鏡猶可憎,非君誰復肯相偶。寂寞陋巷長叩門,三日一見開笑口。常時徒步啖塵土,偶然驅車馬如狗。君此歸去慰門閭,我今留滯當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