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知命與忍耐
- 情性之詠:唐浩明評點曾國藩詩文
- 唐浩明
- 521字
- 2024-11-04 14:57:04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初一日,曾氏寫了這首懷念諸弟的五言詩。曾氏初次離家遠(yuǎn)赴外地,應(yīng)為道光十四年的秋冬。那一年曾氏中舉。不久,他滿懷希冀地離家奔赴北京,以便參加明年的春闈。那時諸弟均未成年。最大的國潢也還只有十五歲,最小的國葆僅七歲。兇眼看人、后院偷棗的“阿季”,即表字季洪的國葆。當(dāng)年兄弟分別,彼此都不當(dāng)作一回事,而今飽嘗世味,朝朝夕夕都在懷念過去怡怡一堂的日子。六年過去了,二十一歲的國潢、十九歲的國華、十七歲的國荃都已到渴望功名的年齡段,但功名并不眷顧他們,于是做大哥的規(guī)勸道:“一愿先知命,再愿耐擗摽。”擗摽,拊心捶胸,意謂痛苦傷心。大哥希望諸弟第一要有命運的意識,凡事不可強求;第二要經(jīng)得起挫折和打擊。
寄弟
昔我初去家,諸弟各弱小。阿季髧兩髦,覷人眸子瞭。后園偷棗栗,猱升極木杪。叔也從之求,揖我謂我矯。分甘一不均,戰(zhàn)爭在毫秒。余時輕別離,昂頭信一掉。老弟況童騃,樂多憂愁少。瞥然成六秋,光陰如過鳥。世味一飽嘗,甘心厭荼蓼。夢里還鄉(xiāng)國,溝涂苦了了。朝企恒抵昏,夕思或達(dá)曉。君詩忽見慰,回此肝腸繞。生世非一途,處身貴深窈。眾萬奔恬愉,圣賢類悄悄。二陸盛掞張,鶴唳悲江表。夷齊爭三光,豈不在餓殍!我今寄好語,君其聽勿藐!一愿先知命,再愿耐擗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