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困苦
- 崇禎圣朝
- 神癢
- 2250字
- 2024-11-27 00:01:00
陜西八百里秦川,北據黃土高原,南臨秦嶺,東依中條山,渭河的八條支流在西安四周穿過,俗稱八水繞長安,故此關中得名八百里秦川。
關中平原向北是延綿千里的黃土高原,這里地貌崎嶇,氣候干旱,地表裸露,土壤貧瘠,如此嚴酷的自然條件,讓關中平原的北方獲得了防御縱深。
想想就明白了,讓一支古代軍隊沒有導航穿過溝壑縱橫的千里黃沙,首先得保證后勤補給,然后就是不迷路,可陜北那千溝萬壑,入目盡是黃茫茫的土坡,想不迷路也難,所以鮮有人自北方南下攻打關中。
而南面則是秦嶺,那山峰蜿蜒起伏,高聳入云,宛若中華龍脈盤踞,光是瞧上一眼你都不會有翻越的念頭。
往東有一條夾在秦嶺、崤山,黃河的狹長走廊,在這走廊上有潼關、函谷關等雄關,真可謂易守難攻,固若金湯。
秦國便是以此為基,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從而橫掃六國!漢高祖劉邦也是靠著關中的人力物力,堆死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項羽。
可這片本該沃野千里,養育秦人的肥沃土地,如今卻荒蕪千里,寸草不生,土地龜裂如同如破碎的鏡片,曾經郁郁蔥蔥的山巒和原野,只剩一片焦土。
自去年開始便久旱不雨,河水斷流、水井枯竭,沒了水莊稼沒法正常生長,不是枯萎就是死亡,辛苦耕作一年的百姓顆粒無收,無以為生,他們吃光了草木,又吃樹皮,枯枝,整片大地連樹也沒瞧見一根!只剩光禿禿的樹樁,樹樁上還有牙印。
盡管朱由檢免了一年的賦稅,之前又撥下了一批錢糧,可對于整個陜西來說還是杯水車薪,更何況這批錢糧大都被用于救濟西安周邊的百姓了,再遠的就鞭長莫及,無能為力了。
百姓已到了如此山窮水盡,道盡途窮的境地,有的地方卻仍在不減田稅,反而還在不斷加派賦役,咦,前面不是說減免了一年賦稅嗎?怎么還要交?
哎,明朝的百姓除了要交田賦,還要服徭役,這徭役是咋回事?就是百姓要去幫官府修建房屋,城墻,橋梁等。
去就去唄,關鍵這是無償的!一粒米,一滴水都不給!食宿自理!嘖嘖嘖嘖,大明這顆百年的大樹倒下,那一定是它的樹根出了問題,根植的土壤已經不讓它吸收養分,沒了養分,何談生機!
還有的縣官視朝廷政令如無物,仍向百姓收取田賦,中飽私囊,據為己有,根本沒減田賦!
就連兵制都出了問題,衛所兵自己種的田交的稅比老百姓的還高,這還怎么種,而且日益惡化的財政,讓將士們常常數月甚至數年都拿不到軍餉,這還怎么吃飯,怎么打仗?
就算拿到了軍官也會利用職務之便,克扣衛所兵的軍餉,到手的餉銀少之又少,比如朱由檢先前撥下的銀子,有三分之一到日子過得苦哈哈的將士們手上就謝天謝地了。
還有由于土地兼并,農民們只能去租種地主的田地,地主收取高額的地租,比例可能達到一半甚至更高,佃戶還要為地主修繕房屋、搬運物資。
苦,真是苦啊,聞者落淚,老實本分,辛勤一生的農民佃戶,被這些士紳地主欺凌奴役,他們雙目無神,任勞任怨,可即便如此也不能溫飽。
那就吃他娘,穿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
陜西府谷。
一名年約二十多的青年正走在被烈日烤焦的大地上,他嘴唇干裂,面色饑黃,肚子時不時的咕咕叫,連走路也深一腳,淺一腳的。
走了許久,他才緩緩抬起頭,入眼盡是無盡的荒蕪和絕望,一絲青綠色的生機也無,甚至樹樁也深入地表幾分,都被饑餓的鄉民吃光了。
他叫王嘉胤,府谷清水鎮人氏,父母雙亡,從小游蕩鄉里,爭強好勝,打架很是兇猛,他孑然一身,平時靠著祖上傳下來的幾畝地艱難的活著。
本來日子雖然難過,可縫縫補補也說得過去,但這次陜西遭了災,他的莊稼收成很不好,到了昨天全都吃光了,這光景家家戶戶也沒余糧,他只好出來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枯枝敗葉填填肚子。
可他失望了,啥也沒有,他只能邁著艱難的步子,回身朝家里走去,其實他知道哪里有糧食,鄉里那個肥頭大耳的黃狗屎家里就有。
為什么稱他為黃狗屎?在他家種田的佃戶都這樣叫他,因為他像一坨屎那么臭,對佃戶非打即罵,盡管家財萬貫,卻依舊盯著佃戶們收上來,少得可憐的麥粒。
一旦麥粒不夠飽滿寬大,他就會怒目圓睜,拍桌大罵:“你們這群廢物,我家這么肥的田,你們是怎么種的?就種出這種狗都不吃的賤谷,明年還想不想在我家種了!滾!去給我拿更好更大的來!”
佃戶們為了生存,只能咬牙忍受,即便遇到災年,田租也不會少一分,黃狗屎這人沒有絲毫憐憫之心,可他卻是這清水鎮上最大的地主,可以說橫行一方,人家上面有人啊,據說知縣是他的叔叔。
“王哥!”走到鄉間一座木橋邊,王嘉胤忽然聽到有人喊他。
這座木橋下,本是波光粼粼,奔騰不息的河水,如今卻只剩一曾厚厚的泥沙,袒露的河床,哎。
王嘉胤轉眼望去,原來是發小吳廷貴在喊他,吳廷貴和他一樣家里也斷炊了,今早自己還碰見他,說也要去外面碰碰運氣。
看起來吳廷貴的運氣比他好,左手正提著一株枯枝,看起來像老君柏樹的枝葉,樹葉雖然枯黃,但也沒完全枯黑,弄一弄勉強果腹。
王嘉胤心里暗嘆自己怎么就沒這么好的運氣?
但他還是朝吳廷貴笑道:“廷貴?!?
吳廷貴走了過來,一把攬住他肩膀,苦笑道:“王哥,我走了五里地才撿回這破爛,這日子還怎么過?家里只剩一點米了,老婆孩子都要,我愁得頭發快白了?!?
聽著吳廷貴的話和肚子發出的咕咕叫的聲音,王嘉胤忽然起了心思,悄咪咪的對吳廷貴說道:“廷貴,想不想吃飽?”
吳廷貴聽了兩眼直睜,眼神像要把王嘉胤吃了似的,點頭如搗蒜:“想想想想,王哥你有辦法?”
在他希冀的目光中,王嘉胤點了點頭:“確實有辦法,可就咱們兩個人干不成這事,得多叫幾個幫手。”
吳廷貴也沒問是什么辦法,立刻說道:“幫手?好辦!把楊六、不沾泥那幫子人也叫上,都是一塊打架打到大的兄弟,一起干!他們家也斷炊了!”
王嘉胤緩緩點頭,與吳廷貴一起朝鄉里走去,找楊六、不沾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