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了要改變事件走向之后,趙禎一點兒也不耽誤,直接在現實中切入到了小黃門來傳口信的時間點,帶著悠蘭直奔榮王的住所。
趙禎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跑到這里的池塘喂魚,這次也是叫人不用通傳,輕車熟路地來到了后院。
一問才知道,韓迎春雖然偷竊金器被抓了現行,但掌事的榮王乳母卻并未馬上責罰,只是令人將她關在房中。
此時見到悠蘭居然請了太子殿下一同前來,自然無人敢阻攔她們姐妹相見。
悠蘭顯然被氣得不輕,當著榮王乳母的面對韓迎春一頓嚴詞斥責,連坐在隔壁房間的趙禎都聽得清清楚楚。
讓他感到有些奇怪的是,兩次盜竊事件明明都是人贓并獲,韓迎春的態度卻截然不同。
眼前這次,她認錯、認罰,反而是對一年前的舊事,堅稱是被冤枉的。
“難道說,真的另有隱情?”
趙禎回想了一下楊淑妃當時的態度,似乎猜到了什么。
正希望悠蘭能繼續追問幾句,就聽見有人闖了進去。
“悠蘭姑娘,小人孟貴,是這里的侍衛,迎春這么做都是為了我,要罵要罰,都由我來承擔吧。”
趙禎聽見一個男子的聲音在隔壁響起,不由皺了皺眉頭。
為了防止節外生枝,干脆也起身走過去親自訊問。
韓迎春和孟貴兩個人哪能想到,偷拿幾件金器的事居然會驚動太子殿下,都嚇得磕頭如搗蒜,不敢有絲毫隱瞞。
一番問答下來,趙禎基本掌握了情況。
原來,韓迎春與孟貴早已互相愛慕,這次的偷竊行為也確實是為了幫他。
孟貴是家中獨子,母親早亡,父親在東京汴梁的街邊擺攤售賣腌菜、鹵味為生,日子本來過得還算安逸。
沒想到前些天卻突然飛來橫禍,一個官宦子弟只因為身邊小娘子的一句“不好吃”,就讓隨從們把孟貴的父親毒打得臥床不起,花光了家中全部的積蓄還沒能把傷治好。
眼看著再過兩天就連湯藥都喝不起了,無奈之下的韓迎春才選擇了鋌而走險。
這么看來,也算是有情可原。
而且,也顯得一年前的偷竊事件更像是被陷害的了……
只不過,還是要先解決眼下的問題。
想到這里,趙禎轉頭看了悠蘭一眼,對方立刻會意,向榮王乳母問道:“請問,按照規矩該如何處置?”
“前幾日王妃受了風寒,依奴家之見,最好還是等王妃身子好些了再來定奪。”
聽了這句回答,趙禎心里有數了。
之前他就感到有些奇怪,韓迎春明顯不是狠毒之人,為什么會做出縱火這樣惡劣的行徑呢?
看來就是被對未知的恐懼給壓垮了。
要知道,宋朝雖然在律例條文上保障了奴婢的基本權利,但是因為犯錯而而被主人直接打死打殘的,仍然大有人在。
民間的大戶尚且如此,何況是天潢貴胄之家呢?
估計韓迎春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會被怎樣責罰,越想越怕,才有了那么瘋狂的舉動。
所以,這事不能再拖著了……
“那我豈不是要讓小娘娘失望了?”
趙禎突然說了這么一句,令屋內的好幾人都投來疑惑的目光,不知道眼前的事情怎么與太子和楊淑妃扯上了關系。
“前些天用膳的時候,我聽小娘娘念叨,之前迎春服侍得很妥帖,就想著今日來跟王叔商量一下,讓迎春再回儀鳳閣做事呢。”
趙禎話音未落,悠蘭就明白了他的用意,馬上接過話頭:“殿下先別煩心,依奴婢看,此事不妨這么來辦……”
悠蘭的主意并不復雜。
第一,韓迎春有偷竊行為,本來就是要趕出王府的,那就干脆讓我們把人帶回儀鳳閣,好成全太子殿下的一片孝心。
第二,在這之前,按照規矩,該怎么罰就怎么罰。
第三,萬一王妃日后聽聞此事,覺得懲罰輕了,悠蘭馬上帶韓迎春回來,任她處置。
把自己的遠房妹妹帶走,這是悠蘭在來時路上就思考出的最好結果,但卻自覺無法實現。
沒想到,趙禎只用一句話,就形成了讓榮王乳母無法拒絕的局面。
這不禁讓悠蘭暗自咋舌。
她在后宮的時日也不算短了,見過太多八面玲瓏的人物,但能如此輕描淡寫就把難題化解的手段,還是讓她感到有些意外。
尤其是想到,太子殿下可才只有五歲啊。
等到再長大一些,恐怕連淑妃娘子和圣人二位都管不住他了……
就在悠蘭心生感慨的時候,一旁的榮王乳母思慮片刻,也做好了決定。
她朝著趙禎深施一禮,然后說道:“依奴婢之見,事情雖然是因孟貴而起,但他并不曾教唆,所以無需責罰。”
“韓迎春偷拿金器是為了救人,雖然情有可原,但還是應該處以杖責十下。”
“不知太子殿下意下如何?”
榮王乳母的處置相當公允,趙禎自然不會提出異議,轉身離開,帶著隨行的內侍和宮女到池塘邊喂魚去了。
至于韓迎春不住地磕頭謝恩、孟貴苦求著由自己代替她受刑的場面,自然都交給悠蘭處理。
真要說起來,北宋時期對于盜竊的懲處是相當嚴厲的。
金額都不用特別巨大,就可能被處以死刑。
這么看來,杖責十下似乎量刑很輕。
但實際上,真要全力去打的話,十下杖刑足夠把韓迎春這樣的弱質女流打掉半條命了。
只不過,有悠蘭在一旁等著把她帶回儀鳳閣,行刑的人肯定會手下留情的。
所以,趙禎對此已經不太擔心,開始思考把人帶走之后的對策。
什么“聽小娘娘念叨,迎春服侍得很妥帖”云云,當然都是他臨時瞎掰的。
當時她會被陷害,現在回去也一樣沒有好果子吃。
讓小娘娘把她拔到自己身邊服侍,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然的話,周圍全是劉皇后的眼下,一個可以使喚的人都沒有……
趙禎一邊向水中扔著魚食,一邊想著待會面對楊淑妃時的說辭。
沒過一會兒,便看到悠蘭臉上掛著淚痕地向自己走來,身后還跟著幾個內侍,正抬著受過杖刑的韓迎春,看樣子還是傷的不輕。
不過,見此情形,趙禎還是感到一陣輕松。
馬上就可以把韓迎春帶走了,推演中的那場“皇宮大火”,應該是不會發生了。
心中剛升起這個念頭,腦海里的信息也隨即出現:
【你已成功化解“大中祥符年間皇宮大火”事件。】
【因此保留了未來獲得史詩級詞條——“文景之治的遺產”的可能性。】
詞條?!
這是又被我開發出模擬器的新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