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業務流程:穿越從概念到實踐的叢林作者名: 陳果本章字數: 833字更新時間: 2024-10-29 18:56:13
第1章 什么是業務流程
我思故我在。
——笛卡兒
哲學里的“形而上學”關注超越經驗和感知的抽象層面的問題,如存在的本質、實體的屬性、關系和原因等,它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形而上”是“在形式之上”或“超越現象之上”的意思。形而上學的研究對象包括整個宇宙和實體的本質、現實的結構,以及抽象的真理、目的、原因、概念和原則,它包含多個子領域,包括宇宙論、存在論、時間論、自然哲學、心靈哲學等,其中,存在論研究存在的本質、存在的種類以及實體之間的關系。
“業務流程”就是將企業或組織放在存在論的鏡頭下,來抽象描述其存在:業務流程是組織的各個實體之間的關聯和存在的體現,它在本體上定義了組織內部各個實體的角色、關系和活動。通過業務流程,組織能夠清晰地描述內部的實體之間如何相互作用、依賴和協同工作;業務流程不僅是對組織運作方式的抽象,更是對組織本體結構的映射,為實現組織的目標和完成組織的任務提供了有序的結構和指導。
然而,流程究竟是什么,它為什么會存在,它在企業內以什么方式存在?如何識別流程并描繪流程?對此中國管理界有各種說法,例如有一些流程專家認為:“流程是一系列活動的連接和流轉,這些活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管控活動,涉及各級別和各部門經理人的決策、審批、評審、會審、簽字、授權、批準等,另一類是專業活動,即真正讓產品和服務產生、流轉并交付的活動,比如市場調研、設計、制造、發貨等。”流程設計是對這兩類活動的交錯排列、連接。
這個說法符合很多中國企業對流程的理解,或者說對“流程”這兩個字的字面意思的理解。不過流程這個概念是個舶來品,因此中國流程專家的方法論和國外的業務流程管理方法論有所不同,這就造成一個問題:如果要面向實施的話,流程管理本身是個極具工程化特點的體系,事件、活動、數據、表單、角色、控制流、組織單元等流程對象都需要進行標準化定義,怎樣保證按照中國流程專家的方法論做出來的流程模型,能夠在主流的業務流程管理軟件里落地呢?
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先討論流程和業務流程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