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次日辰時初至天光尚未照破層云,幾臺轎子便悠悠地停在長廊街盡頭。盡管時節已過小滿,承明廬側門兩旁依然點著供暖的香爐,從香爐頂上盤踞的金猊鼻中飄出的輕煙繚繞在門前久未散去,竟如一張薄薄的簾幕一樣。

轎子上走下的眾人卻沒欣賞的閑心。為首的沈安時徑直撞破了這輕煙織成的密簾后身后的幾位重臣們也分列兩側魚貫而入,待他們坐定之后。旁邊的下人便適時為他們遞上一杯溫度正好的密云龍。接過茶杯輕啜一口后沈安時等人都開始閉目養神為即將到來的御前奏對做準備,只有劉士英不斷摩挲奏章的封殼顯現出無法掩飾的緊張。按照本朝規章,只有尚書左仆射及以上級別的官員有資格在每五日一次的上朝之外的時間里面圣奏事。因此這是劉士英平生第一次進入承明廬御前奏對,而對于出身幽州將門的劉士英來說他身上肩負的其實并不僅僅是沈渙之的信任,更有救家鄉父老于水火的責任。

隨著一聲悠悠的鐘鳴,幾個太監從堂后走出,領頭的內務府中負責皇帝起居的黃公公,本朝內廷錢權分置,管理財務宣徽院和管理日常事務的內務府,眼前的黃公公便是內務府三大話事人之一。黃公公向沈安時行過禮后開口說道:“沈大人,圣上請諸位大人進文德殿議事了,請沈大人帶著各位大人隨咱家來吧。”沈安時回了一禮,便向后堂走去。在沈安時身后,朱彥衡與劉士英走在一列,楊汝云與石茂良走在另一列。

待走到文德殿外,黃公公與諸大臣一同跪下后高聲通報自己已將幾位宰相領到殿外后一名小太監隨即走出來將沈安時等人帶進了文德殿。

進入殿門后是一處極寬敞的廳堂,兩側各有屏風分列,屏風內側則是一排一排擺放著九州四海各類書籍的書架。廳堂的主體部分則被兩層金絲玉墜的簾幕分成三部分,劉士英跨進殿中只看見簾幕后面一道修長的身影便反應過來這就是平日里在紫宸殿上見到的那位九五至尊,隨即他便和身旁的重臣一并向元德皇帝揖拜行禮。

等到一片“萬歲”的呼聲散去,皇上的聲音才悠悠地傳出:“給宰輔們賜座吧,都是輔佐朕的肱骨之臣,要是一個個的累倒了,朕不知道還能靠誰治理這么大個國家。”

朱彥衡立刻答道:“自太祖高皇帝定下圣上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以來,肱骨賢良之臣不計其數,不說遠者,近者就有孟公弘師,輔佐三代圣君,宰執天下,可謂一代名臣。如今孟公致仕,我等雖無孟公佐世之才,誠惶誠恐,竭心盡力,輔政時逾一年亦未有危國大錯。然而國不可一日無君,總覽古今,未有君不賢而國治者。只要陛下您敬天懷民,底下的臣子實心用事,我們這些夾在中間是并沒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同時幾個小太監也搬出椅子放在各位大人的后面。

沈安時剛想要開口說什么,就聽見皇上的聲音從簾后傳出:“朱師傅此言過謙了,朕御極七載有余,所理軍國大事沒有不需要與孟大人商議的。如今孟大人回鄉養老去咯,撂下的攤子又給到沈大人,沈安時!”

“臣在”他拱手答道。透過簾子,沈安時看到皇上的身影已經坐在了大堂盡頭的書桌后便心知議事馬上要開始了。

“你師父在時每回都要先說他自己的意見,如今你做了朕的宰相,你也來說說這仗朕該不該打,該怎么打。”里面一層簾子已經拉開,元德皇帝的聲音也愈發清晰。

“該與不該不是臣一張嘴能夠說定的,要審其時,度其勢,然后才能決定。”沒有絲毫猶豫,沈安時答道。

“嗯,說下去”元德皇帝的回應聽不出絲毫情緒變化。沈安時繼續說道:“忘戰必危,好戰必亡。臣以為沈將軍城下一役確實已經揚我軍威于大漠,如今契丹內亂,無力犯境。此時加固邊防,犒賞軍隊,安撫黎民,那么幽州之地就得以休養生息,沈將軍居庸關下得來的戰果也就得以保持,此法風險最小,收益不低,是一良策。”

聽到這里,劉士英猛然抬頭看向眾人身前的沈安時,臉上透出無比的震驚,可那一道隔在他與皇帝中間的簾幕讓他看不清皇帝臉上的表情,無法判斷皇帝的態度,劉士英的心里開始惴惴不安起來。

可沈安時接下來的話又讓劉士英松了一口氣“若沈將軍所言,則是一著險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倘若功成,那就誠如沈將軍奏折里所說,北境勢必徹底歸附王化,則幽州燕云之地百余年內將無戰事,塞上兵馬可解甲歸矣。”

“至于沈將軍所獻三策所得幾何損耗幾何臣非武將,不敢妄言。”沈安時頓了頓最后補充道:“臣以為若征戰的支出不足以動搖國本,那朝廷上下緊一緊,這仗也可以打下去。若是要勞民傷財乃至窮兵黷武的話,還是從長計議為好。臣當了十多年的尚書省參知政事,年年戶部的賬都是經我手送到戶房,年年都是盈余,則國帑之中必有存儲,一戰之力我圣朝是有的。至于要不要拿二十年的積蓄賭在北方戰場上,臣不通軍務不敢妄言。”

元德皇帝聞言之后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將話頭轉遞給劉士英:“代行樞密院軍務的那個樞密副使來了吧,沈大人的話聽見了,你說朕要是想打這一仗得拿多少賭資出來?”

劉士英立馬拿出昨晚擬寫好的奏折,雙手托到身前說道:“稟陛下,微臣昨晚已經將沈將軍所獻三計各耗資幾何計算好寫在奏折里,請陛下過目。”

馬上便有一個小太監過來接過劉士英手上的奏折,送到簾內的皇帝的書桌上。元德皇帝接過之后讀了起來,小太監們見縫插針地趁著這時為重臣們搬來了幾把椅子。

不多時,元德皇帝業已看完了奏折,將奏折遞給旁邊的小太監說道:“我看很好,交給楊汝云問問他怎么看。”小太監連忙接過奏折向外走去,可還未走到一半就聽到皇帝的聲音傳來“慢著,去外面直接念。念完之后讓楊汝云回話。”“遵旨”

楊汝云靜靜地聽完劉士英奏折上的內容,直到小太監念完之后提醒他回話他才緩緩的站起來,然后開口便如驚雷一樣激蕩了殿內所有人的神經“臣以為陛下與沈公所言皆謬矣,國帑雖然年年都有盈余,可儲地大多在江南。每年臘月初度支司制定預算,一月半各地倉儲官吏就會按計劃將該存儲的入倉該調派的運輸上路,三月各地就會封倉。再想更改預算就要臨時籌措人手運輸,幽州自己的倉儲支撐不了多久,沈將軍所上奏疏里又強調了軍情緊急,那么軍糧兵械的調遣從江南抽調顯然是趕不上的,只能從代州、滄州、太原抽調。這里邊的情況朱大人也知道,定州代州一帶小旱已經三年有余,自給自足尚且不夠,如何能抽得出軍糧援邊?”

說道這楊汝云看了看身前的沈安時,看見他些許佝僂的身軀像鐵鑄的雕像一樣毫無動靜,又繼續說道:“方才聽劉大人奏折里的數字,沈將軍所獻下中上三策所費以中策為最多,下策最少,上策次之。實則不然,三策里只有下策可以預算花費;中策則在下策的戰果上設置一個都護府管理北疆,每年就又要增多支出;至于上策,要找一個什么樣的契丹貴族,要如何扶持,要如何才能以德化之而不是養寇自重,奏折里一并沒有詳說。臣不知要多少錢糧才能支撐。若是軍糧籌措不及而強行出兵恐怕殊為不智,王者不輕易言兵,愿陛下三思之。”

“扶持誰的事不關你等的事,沈將軍敢獻此計則必有定奪。你剛剛說那么多話無非就是錢糧一下調不過去。諸位愛卿可有辦法?”皇帝對楊汝云的回答顯然有些許不滿,又把話拋回給了殿上其余人。

大殿之上一時默然,片刻后劉士英才啟奏道:“先從其余地方借調,等江南的錢糧運來了再補回去。”

此話一出沈安時和楊汝云都搖了搖頭,如果不是御前奏對時相互爭執是嚴重的失儀之舉,這二位恐怕要直接開口駁得劉士英啞口無言了。

元德皇帝卻饒有興趣地問了下去:“從何處借調,莫說楊大人,朕也知道開工的工程收不回錢糧,況且離幽州近的州府有哪個能調出如此多的錢糧呢?”

“京城,太常倉!”短短五個字不但劉士英說得越來越無底氣,殿上無論重臣還是太監們也都神色大變。只有朱彥衡與元德皇帝兩人面色如常。在眾人看不見的簾幕內,元德皇帝甚至露出了一絲笑意。他從座位上站起,走到簾幕之前,用手撥開簾子從而看清楚劉士英的臉,毫不理會周圍看到他走出簾子而站起肅立的沈安時等人問道。

“劉大人,你知道太常倉里的錢糧是干什么用的嗎?”“稟陛下,在京官員的俸祿,宮里一切的開支用度,每年開春與入冬祭祖敬天的花銷,京城各處的修繕均由太常倉支出。”劉士英答道。

元德皇帝輕笑一聲,看到劉士英那張歷經邊塞風霜雕刻的臉已經收起來最初的緊張不由得暗嘆到底是萬軍叢中殺出的將門之后。

“那你是打算挪用這里面的哪一部分呢?”重新走回簾幕中的元德皇帝的聲音傳入劉士英耳中,昨晚朱彥衡為他送來的賬目終于起了作用,他可以直接將挪用何處如何挪用的計劃稟報圣上而不用咨詢楊汝云的建議。

“京城城墻北面從景龍門到天波門一段,相國寺前門汴河大街兩處的修繕工程還未動工,尚可急令停止。自臣以下樞密院全體官員到殿前軍校尉為止在京武官凡六百四十一人皆愿停俸勞軍。這樣便至少可省出一月的軍需錢糧。”劉士英放緩語速,一字一句地答道。他抬頭望去,隱約看到圣上微微頷了頷首。

“江南的錢糧一月能送到幽州嗎?”沉默了許久的沈安時發問道。“如果由地方廂軍押運,下死令的話或許可以。”劉士英誠實地答道“太冒險了,劉將軍應該比我懂戰場上的事,知曉如果行軍半路斷糧的后果吧。”

“尚書省從我這個參知政事往下,到六部的書辦為止,若亦愿為陛下分憂,停俸援軍。”朱彥衡終于冷不丁地說道。

“那也省不下幾日的軍需”元德皇帝打斷了剛想開口說話的沈安時“既然諸位愛卿有如此忠君體國的赤誠,朕這個社稷之主也應當以身作則才是。叫周之道進來。”

旁邊的小太監立馬領命,小步跑到殿外喊道:“宣宣徽北院使周之道覲見。”

這句話一喊出來,沈安時和楊汝云就知道圣上早有挪用太常倉的想法,自己多說無益,便都低下頭不再出聲。

接下來的事便簡單的多了,掌管內朝的宣徽院在元德皇帝的當場授意下將上自元德皇帝自己下到宮內領班的宮女與太監下月的定額都削減一半以充軍用,楊汝云和石茂良也只好表態愿將三司與中書五房高級官員的俸祿充作軍用,終于湊夠了兩月的軍費。

隨著元德皇帝御筆一揮,兩道手諭便送到舍人院,由知制誥們擬為真正的圣旨,隨后一封便由樞密院承旨司八百里加急送到金陵去掉糧,一封由樞密院殿前司送往太常倉要求即刻開倉裝車,由殿前司押運北上。至此,今日的議事便告一段落。

群臣們正準備走出文德殿,卻聽到皇上的聲音傳來:“朱師傅留下來用午膳吧,下午給朕講講經吧。”

朱彥衡立馬答道:“遵旨。”便從隊伍中走出,侍立在大殿門口,看著楊汝云和沈安時相視一眼后離開。劉士英經過他跟前時向他送來一個既有感激又有疑惑的復雜眼神。只有石茂良仍然是面無表情,正如他跟在隊伍最后面來參加者一場他沒資格參與討論的會議時的樣子一樣。

等到各懷心事的人群全部離開,元德皇帝走到他的身前,一步邁出了文德殿,他沉默著跟在身后,屋外的陽光傾瀉在石板上,悠長的走道上沒有一絲的陰影。

“沈渙之也給你寫了私信?”“稟陛下,是的。”“你我即是君臣,又是師徒。私下的敬稱就免了吧”“君臣之道不可廢,像光武與嚴陵這樣的事終究只是謠傳罷了。”“沈渙之的信里說的是不是讓你幫劉士英一把。”“陛下明鑒。”

元德皇帝笑著搖了搖頭,“什么明鑒,他在呈給朕的密信里什么都說了。沈渙之這一仗能打成,孟弘師在朝中的影響力也就能鎩去一半,介時朕才能著手改革,整頓官場啊……”

朱彥衡靜靜地聽著這些他與元德皇帝從東宮時便說起的話,不斷的向前走去,兩人的影子在腳下,融合成小小的一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源| 台东市| 淮南市| 三都| 黎川县| 雷山县| 和平区| 镇江市| 渝中区| 东港市| 泌阳县| 通城县| 五大连池市| 兴仁县| 将乐县| 武定县| 屏山县| 班玛县| 津南区| 游戏| 翁牛特旗| 宜黄县| 泗阳县| 芜湖市| 太仓市| 庆安县| 新营市| 左贡县| 赫章县| 吐鲁番市| 南部县| 福州市| 柞水县| 神农架林区| 辉南县| 承德市| 衡南县| 财经| 兖州市| 龙胜|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