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構化復盤:打造能拿結果的進化型團隊
- 孫波
- 2158字
- 2024-10-24 16:08:31
前言
我在2016年成立了一家小型的咨詢公司,當時有四五名顧問為客戶提供培訓或一些小型的咨詢項目。在每年年初,公司都會制訂新一年的工作目標和計劃,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確定新的一年里,我們都要做哪些市場活動,例如要舉辦幾次沙龍,或者要參加哪些行業大會等。說實話,每次制訂計劃都相當隨意,隨便拍一拍腦袋就決定了,在執行的過程中計劃也會變來變去,和年初真正想做的大相徑庭。
在公司成立三年后,我們終于意識到這樣做不太科學,于是想到是不是可以對過去幾年做過的市場活動先進行一次“復盤”,再制訂新一年的計劃。在產生“復盤”這個想法的時候,我們幾個核心骨干都非常興奮,大家都覺得有機會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深入的交流和碰撞,整個討論過程一定會非常有趣。
于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坐在了辦公室的大桌子前,準備對市場活動進行復盤。當時,我作為主持人,對復盤的方法一知半解。我把過去幾年做過的市場活動都羅列在大白板紙上,很多與過往市場活動相關的數據都是缺失的,我讓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感想和感受,比如哪個活動好,哪個活動不好,為什么不好,等等。
接下來,這個討論就不受我的控制了。
我驚訝地發現對于同一個活動,有人認為市場效果好,有人則認為市場效果不好,大家的看法完全不同。于是大家開始討論起來,市場活動的目標到底是什么:是獲客,還是帶來一定的收益,又或是增加聲量就可以了?在還沒有對這個問題達成共識的時候,又有人突然提出了一個建議——未來開展市場活動應該多利用社交新媒體,于是大家又開始就這個話題討論起來,有人詳細說了其他公司都做了什么,然后感慨我們好像沒有人力能做得這么復雜,于是這個討論又戛然而止。
總之,我的感受是討論的話題跳來跳去,每個問題都沒有得出什么結論,未能達成共識,研討的過程也暴露出很多大家認知不一致的地方,誰也沒辦法說服誰。大家普遍認為公司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又都覺得和客觀條件限制有關系,沒什么可以改進的,于是沒了下文。
很快3小時過去了,我們似乎對市場活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在接下來制訂新一年的計劃時,還是在“拍”該如何進行,對過去的復盤并沒有對接下來的行動計劃起到明顯的幫助。到了下一年結束的時候,我發現我們曾經遇到的問題還是在反復出現。
這可能就是一個管理者在最開始接觸復盤時最真實的感受吧。復盤有價值,但是要做好非常難。復盤的初衷和期望雖然美好,但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重重障礙,使過程變得混亂不堪;團隊成員對問題的看法不一,難以達成共識,相互間無法說服,甚至可能會出現互相推諉的情況。復盤結束后,收獲有限,未能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和結論;即便找到了問題所在,解決之道也顯得遙不可及,未能為后續行動帶來實質性的改變。凡此種種,都是我們在復盤路上可能面臨的挑戰與困惑。
這本書,就是想給管理者提供一套稱手的、可以落地的、行之有效的復盤方法和工具。在面臨類似上述情況的時候,管理者可以對復盤的過程進行有效的設計與規劃,引導團隊成員進行有價值的研討,讓大家緊緊圍繞目標、聚焦在關鍵問題上討論,且能夠就討論的各種問題達成共識、得出結論,使其對未來的執行有指導意義。
這套方法是基于實踐慢慢積累和開發出來的。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我一直在為客戶提供最佳實踐萃取和案例開發的服務,在這個過程中,總會有客戶把復盤的需求帶過來:一個團隊打了勝仗,或者一個新品上市了,又或者是兩個跨部門團隊一起完成了一個重大交付,團隊想聚在一起召開研討會,總結一下其中的經驗和教訓,看看后續有什么可以借鑒的。
我們嘗試把最佳實踐萃取的技術應用在這些場景里,引導團隊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這個過程中既有很多有價值的收獲,也有不少時候踩到了坑里——一些始料未及的問題發生導致研討失效。我們慢慢明確了實現這類目標的合理邏輯,并且不斷嘗試新的工具,去除掉不太適用的,保留那些有效的,逐步形成了一套可以落地的復盤方法。
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套方法逐步成熟后,我感覺到它不僅僅是實現團隊經驗萃取這個目標的工具,更是一個管理工具,它使復盤可以實現的目標遠遠大于經驗萃取這個目標。
復盤是一套有結構、有工具、有產出的會議方法,它能夠利用團隊智慧,幫助大家圍繞目標達成去發現問題、尋找原因,并找到大家共同認可的方案。它既可以幫助管理者對還不太成熟的業務逐步加深洞察、找到解決方法,又能幫助管理者對已經成熟的業務總結規律,排除各種可能的風險和障礙,確保目標順利達成。復盤,也是營造團隊當責文化的重要場景,讓每個團隊成員始終以“以終為始”來思考問題,鼓勵他們承擔責任,鼓勵個人成長與精進。
管理者有眾多幫助自己達成目標的工具,而復盤絕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
在這套方法逐步成熟后,我們開始把它變成課程講給企業,教它們如何自己去打造這樣的工作坊。在最開始的時候,來學習的很多都是人力資源團隊、培訓團隊、項目經理等關鍵角色;慢慢地,很多公司以這門課程為主題,對管理者進行培訓。
我們始終認為,復盤的方法與技能最應該長在管理者的身上,管理者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它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各位管理者形成復盤的思維,掌握復盤的方法,并運用它們來帶領團隊走上自我精進之路。
最后,非常感謝在上述過程中給予我信任并參與進來的各位朋友,尤其是提供了各個精彩案例的管理者們,我也從案例中學習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