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何幫助高考考生調整心理狀態

國家職業心理咨詢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張楚涵
2021年5月30日直播
高考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一場“硬仗”,孩子的身心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壓力表現。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中,孩子要如何調整自己?家長、學校應該怎樣營造積極輕松的氛圍備戰應考呢?
主持人 《上海家長學校家長服務熱線》節目邀請到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楚涵老師,來和聽眾共同探討應對高考壓力的話題。
張楚涵 對于高考考生來說,最適宜的狀態應該是“輕松應戰”,雖然情緒上的緊張是不可避免的。我接觸的案例中最常見的是情緒焦慮引發的睡眠障礙,要么是睡不好,要么是睡眠質量比較差。給家長們兩個建議。
第一,保持身體健康。注重飲食健康和情緒調節。
第二,保持情緒良好。無論孩子處在何種狀態,家長都要用積極的語言,告訴孩子“要自信”,家長也要保持這種狀態去鼓勵孩子。其實孩子的自信培養,非常重要的還是在于家庭,希望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要堅定地相信自己。
案例一 聽眾康同學
我是一名高三學生,再過幾天就要高考了,心里非常緊張。父母不會施加壓力,但他們越是這樣,我心里就越緊張,害怕考試的時候發揮失常。這個時候要如何去調整自己的心態呢?
張楚涵 這個問題是比較常見的。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接受自己的焦慮,當你主觀接受的時候反而不會那么焦慮了。但是當焦慮值比較高的時候,就需要尋找方法進行相應調整。
第一,適當做一些身體上的肌肉放松訓練,保證良好的睡眠和身體狀態,從而帶來更好的情緒。
第二,要自信。首先要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評估,自信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里分享一個臨床上的技巧:畫樹和人。樹的舒展程度受到潛意識的影響,培養自信就是把自己畫得越來越大,更加相信自己,這是一個心靈技巧方面的自我幫助。堅持畫,在任何考試前都可以這樣去做。
案例二 聽眾蔣老師
我是一名高三班主任,在臨近高考這個時間點上,學生們大多數時候還是能夠保持積極心態的,但也會看到一些孩子因為成績波動而崩潰。作為老師,我平時會給學生多建立自信心、預留交流時間,讓他們相互傾訴、宣泄,或者找老師交流。另外,我叮囑家長在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時,多給予孩子適當的關心。盡管如此,仍有一部分學生在這個時候會出現逃避的心態,不想學習甚至不想去學校。面對這種情況,有沒有更合適的方式幫助孩子樹立積極心態呢?
張楚涵 疏導孩子心理最關鍵的一點是“理解”。
第一,從父母的角度來說,這個時候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壓力。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焦慮,所給予的態度是完全否定的,認為孩子只要埋頭學習,多刷題就夠了。事實并非如此,逃避的孩子往往特別渴望理解,當你理解和鼓勵的時候,孩子就會欣然往前走。所以作為父母要鼓勵孩子做個勇敢的人。
第二,老師對于孩子的評價是相當重要的。臨床中我遇到一位老師對孩子說“你也就是這個學校了”,這種“貼標簽”的行為,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不小的打擊。老師應該鼓勵孩子不斷努力,相信自己。
第三,孩子要理解自己,目光放遠。成長過程中需要尊重,現在的努力不是為爸爸媽媽,也不是為老師,而是為自己贏得尊重,不斷進步成長。當孩子理解了這個道理,自然就會去努力學習了。
作為家長、老師,不管孩子考得好還是不好,都要擁抱他、愛他、相信他;作為正在迎考的青少年們,要接受擁抱你們的父母,因為這個時候最關鍵的就是大家一起努力。
孩子的成長是順其自然的事情,面對考試壓力,家長、老師要學會傾聽和理解孩子的情緒,在關鍵時候給予信任和鼓勵,陪伴孩子共同跨過焦慮不安,積極擁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