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向物流強國:中國物流業系統性變革與高質量發展
- 魏際剛
- 2410字
- 2024-10-23 15:37:49
三、中國物流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未來一二十年,是中國物流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也是優化升級、競爭力提升和企業大規模“走出去”的重要時期。
(一)經濟規模與貿易擴張、結構轉換與升級對物流業發展帶來深刻影響
中國未來一二十年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由此將成為物流需求增量和物流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未來一二十年,中國將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產業體系仍將有較大發展,大宗能源、原材料和主要商品的大規模運輸方式和物流需求仍將旺盛。服務業和工業一道共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產業結構的變化和逐步升級,生產方式的變化,帶來“短、小、輕、薄”商品以及小批量、多頻次、靈活多變的物流需求快速增加。中國與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會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際物流規模會有更大擴張。中國從中等收入邁向高收入國家,中產階級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廣大居民消費的水平、心理、方式和結構的變化,要求物流發展更加注重服務質量、效率、品牌、特色、個性和體驗,基于更高時間和空間價值的物流需求會越來越大。物流業未來發展要能與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第一大消費中心相適應,能夠有效承載巨大經濟規模的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郵政、快遞、配送、倉儲等基礎設施網絡,滿足運輸與物流裝備的規模及路網密度等數量方面的要求,滿足中國進入高收入國家的消費方式,與大規模出行、日益細分的市場以及超大規模的現代化農業、工業、服務業等生產活動相適應的高效率物流服務質量要求,滿足日益個性化、低成本化、良好體驗、高品質的本地生產生活相適應的便捷、靈活、快速響應、個性化、定制化的物流服務要求。
(二)新型城市化、區域一體化及區域增長新格局對物流空間分布、效率、獲得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中國正經歷著規模宏大的城市化,推動著物流活動集中于城市群、城市帶、大中小城市和城際間,不斷增加的物流量、機動車量以及能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和道路安全等問題,迫切需要提升城市內、城際間物流效率,構建符合“以人為本、城鄉統籌、大中小城市相協調”的新型城市化要求,具有功能強大、高效集約的城鄉物流和配送體系。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以及一體化要求將加快區域物流一體化。東部沿海率先發展要求進一步優化東部物流服務體系。中西部區域增長新格局要求中西部加快物流業發展,改變物流業長期制約中西部地區發展的狀況。隨著網絡零售市場持續下沉,三四線城市、縣鄉鎮、農村電子商務將進一步發展,對三四線城市及縣鄉鎮的電子商務物流發展提出更大需求。
(三)全球化縱深和開放新格局推動國際物流市場深刻調整
全球化推動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和相互作用日益加深,要求中國與世界有更好的交通運輸、物流、通信等基礎設施連接。中國除了與發達經濟體繼續保持密切經貿往來外,與新興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長將會成為新亮點。長期看,中國與各國國際貿易尤其是跨境電子商務仍將穩健增長,這將帶動國際物流繼續發展。
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物流高標準市場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中國物流業走向世界、連接世界帶來巨大機遇。更加開放和不斷升級的物流市場將使以價格作為主要競爭手段的狀況有所改變,服務、品牌、創新、社會責任等非價格競爭方式將會得到加強,專業性國際物流企業和基于專業化基礎上的綜合性國際物流企業將會得到更大發展。激烈競爭的物流市場推動物流領域的兼并重組持續發生,各種形式的物流聯盟不斷涌現,預計會出現超大規模跨國物流企業集團或聯盟,市場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由于國際經濟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國際貿易摩擦和各種形式的壁壘有可能增加。中國周邊與全球地緣政治形勢依然復雜,物流與供應鏈安全將受到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沖突、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分裂主義等方面的挑戰,這要求中國加強國際物流供應鏈安全體系建設。
(四)新技術突破和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物流業升級
交通運輸、物流、先進制造、信息網絡、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領域在孕育新的技術突破,高速鐵路、大型高速船舶、綠色航空、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智能交通、智能倉儲、智能分揀、新材料技術、節能環保技術、物聯網、下一代信息網絡、現代管理、計算科學等將在物流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推廣和應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將與物流業深度融合,這些都對物流業升級帶來重大促進作用。未來物流技術創新將顯著反映出安全、快速、便利、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多樣化、人性化、精細化、綠色化和低碳化等特點。
(五)可持續發展和要素成本上升等驅動物流發展轉型
未來一二十年,中國物流能源消耗仍處于增長期。由于物流企業運營所需的能源、勞動力、土地價格持續上漲,依賴“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產出、低效益、低科技含量”的傳統物流運作模式將難以為繼,面臨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安全意識將更加深入人心,政府、企業和消費者會更加重視物流安全,以確保運輸安全、倉儲安全、裝卸安全、快遞安全、配送安全、加工安全、信息安全、社會安全和環境安全。
(六)供應鏈將會加快發展
供應鏈無論對企業發展、產業發展、地區發展還是國家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有利于加速產業融合,深化社會分工,提升產業集成和協同水平;有利于加強從生產到消費各個環節的有效對接,降低企業經營和交易成本,促進供需精準匹配和產業轉型升級;也有利于物流更深更廣地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地,打造全球命運共同體的全新動能。
(七)應急和民生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現
中國自然環境和氣候復雜多樣,自然生態災害嚴重。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各類突發性事故發生概率將會加大,加之全社會安全意識不斷提高,應急物流體系建設十分迫切。“三農”問題、醫藥衛生、社會救助、生活用品服務、郵政普遍服務、可追溯食品供應鏈管理等要求加快發展服務于民、方便于民、受益于民的民生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