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中國物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中國已成為物流大國,但還不是物流強國,物流績效并不理想。成本高、集約化水平不高、產業支撐度不足,誠信、標準、人才、安全、環保等“軟實力”不強,尚不能滿足現代物流國際競爭的需要。物流整體市場環境較為嚴峻,物流企業經營壓力持續加大,收入利潤率低。地方保護、不正當競爭、誠信體系缺失等問題依然存在,資金短缺、人才短缺問題難以緩解,創新驅動的內生機制尚未建立。國家支持物流業發展的諸多政策有待落實。這些對物流業進一步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

(一)物流績效有待提高

近年來,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較高。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等部門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4%。2000—2023年,中國社會物流費用占GDP比重持續下降,但與美國依然差距較大。雖然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由2000年19.2%下降到2023年的14.4%,降幅明顯,但與美國(2022年為9.1%)相比依然差距較大。如圖1.2所示。

圖1.2 中國、美國全社會物流費用占GDP比重對比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美國供應鏈專業協會。

(二)物流業整體創新能力有待提升

物流業整體創新相比于創新活躍的生產制造環節和交易環節有所滯后。物流企業缺乏創新動力,研發投入低,商業模式創新、組織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滯后,尚未進入“創新驅動”的發展新階段。物流企業的組織慣性現象普遍,對已有的物流服務體系優化升級的意愿不強。此外,國內物流企業的創新面臨來自跨國公司的技術壁壘、資金壁壘、外部資源壁壘,以及企業自身對創新的阻礙,如技術依賴等。這些嚴重阻礙了物流企業的創新發展。

(三)物流國際化水平低

中國全球連接能力不強,國際資源整合能力弱,國際競爭力弱,缺乏國際戰略通道和戰略支點,缺乏全球物流治理能力,滯后于全球化發展進程,物流的國際化能力亟待提升。麥肯錫的研究表明,美國和德國是全球連接能力最強的國家,中國的全球連接能力只有它們的一半。與中國作為貿易大國地位相比,物流業尚未形成與之匹配的全球物流和供應鏈體系,進出口所需的物流服務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國外跨國物流企業。中國的國際物流企業規模偏小,不僅缺乏規模優勢,難以承擔大型業務項目,而且附加值低,業務面單一,難以形成齊全的物流產業鏈。

例如,中國國際海運在全球海運市場中控制力弱,中國對主要國際海運通道影響力小。從中國國際航空貨運網絡、國際快遞網絡、跨境倉儲配送體系的建設看,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中國在國際物流服務標準制定上缺乏話語權。中國的產品出口已經覆蓋2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中國尚無一家物流企業具有全球遞達能力。

(四)規范有序的物流市場尚未形成

部分物流企業經營不規范,服務意識淡薄,法律意識不強,誠信體系缺乏。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物流市場遠未形成。一些地方針對物流企業的亂收費、亂罰款問題突出。信用體系建設滯后,物流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不正當市場競爭行為時有發生。

(五)物流不可持續和安全問題突出

公路、航空、鐵路、水路等運輸方式的資源、能源、土地等消耗和大規模排放問題突出。無效運輸、不合理運輸、過度包裝等問題嚴重;企業節能環保意識不強,物流作業清潔技術和設備投入不足,循環物流、逆向物流等發展滯后。超載、超速、駕駛員操作不當以及報廢車輛繼續行駛造成的嚴重人身安全和貨物損害事故時有發生,貨物在運輸途中存在作業人員亂拋亂扔、私拆偷拿行為,危化品倉儲管理薄弱。信息安全水平很低,物流信息和快遞信息泄露時常發生,部分物流企業對用戶信息不能執行嚴格保密制度,存在內部人員利用信息謀利的情況,造成用戶信息和個人隱私泄露,信息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食品、藥品等民生物流問題突出。中國的農產品物流冷鏈在技術上和環節上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食品物流過程冷鏈供應不足,冷鏈物流成本過高。中國的農產品物流多以常溫物流或自然形態物流形式為主,水果、蔬菜等農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損失率高。食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基礎投入嚴重不足,專用倉庫、恒溫倉庫、冷凍和冷藏倉庫、生鮮加工配送中心、自動化立體倉庫等數量有限。在食品物流技術研究及應用方面,冷凍冷藏保鮮技術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醫藥物流水平尚停留在初級階段,一體化綜合物流管理能力不足。

(六)物流應急能力薄弱

在應對各類重大突發性事件時,難以做到“第一時間”應急物資的保障。由于傳統物流經營互相封閉,割裂了物流各方面的聯系,銜接不順暢,難以及時滿足應急保障的需要。現有長期形成的物流定式和以單純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為驅動力的物流模式不利于應急物流的實現。現行的應急物流保障機制以行政命令為主要手段,有時不計物流運作成本,并且應急物流指揮體系不太完善、配送體系不健全,配送方式欠靈活。應急快速反應機制不健全,社會及部門間缺乏聯動互動機制,缺乏所需的基礎數據庫支持,應急技術裝備嚴重不足,應急采購制度不健全,應急物資的籌措、儲存、運輸和補給整個鏈條運作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差,應急物資管理條塊分割,反應能力有待提升。

(七)物流人力資源保障有待增強

中國物流人力資源總量和層次均不高,物流從業人員在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和技術等級結構等方面均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物流人力資源后期培養力度不夠,物流人力資源培養結構不合理,以物流科技創新和知識型物流人才為核心的教育體系尚未形成,在學校教育方面和職業培訓方面,不能很好地滿足物流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人力資源缺乏科學合理的戰略性規劃,企業員工缺少職業生涯規劃。

(八)物流體制機制、法律政策等尚不完善

物流業管理體制和治理有待優化。物流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多個行業,存在一定的部門分割、條塊分割,不同部門間、地區間缺乏有效協調,阻礙物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仍未打破。物流業政府管理呈分散化特征。

物流法律法規和政策不完善。物流立法相對滯后,缺乏專門的《物流法》。各類物流政策法規分散于各行業主管部門。既有法律法規之間存在重復規定或相互沖突等問題,缺乏系統性和一致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昭苏县| 如皋市| 鹰潭市| 马公市| 固原市| 平度市| 东乌珠穆沁旗| 湖南省| 洛阳市| 玛多县| 牡丹江市| 和田市| 苏尼特左旗| 伽师县| 正蓝旗| 安远县| 德庆县| 涿鹿县| 钟祥市| 惠水县| 繁峙县| 扎兰屯市| 将乐县| 鹤峰县| 正定县| 南开区| 准格尔旗| 娄烦县| 延庆县| 买车| 珲春市| 卢氏县| 玉山县| 平南县| 汉中市| 黄梅县| 海阳市| 启东市| 庆阳市|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