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當蘇北人推著獨輪車找租界抗捐的時候,在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杜家宅,以開米店為生的杜文慶成為一名父親。這一天恰巧是農歷七月十五的中元節,秋月正圓,杜文卿便給新生的男嬰取名為“月生”。許多年后,這名男嬰在上海灘飛黃騰達時,國學大師章太炎引經據典,為其改名為“杜鏞”,號“月笙”。
杜月笙的幼年命運多舛,3歲生母朱氏去世,5歲父親感染時疫不治身亡,8歲繼母張氏也神秘失蹤...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1888年,當蘇北人推著獨輪車找租界抗捐的時候,在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杜家宅,以開米店為生的杜文慶成為一名父親。這一天恰巧是農歷七月十五的中元節,秋月正圓,杜文卿便給新生的男嬰取名為“月生”。許多年后,這名男嬰在上海灘飛黃騰達時,國學大師章太炎引經據典,為其改名為“杜鏞”,號“月笙”。
杜月笙的幼年命運多舛,3歲生母朱氏去世,5歲父親感染時疫不治身亡,8歲繼母張氏也神秘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