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教養的兩個悖論帶來的有害后果

就在你拿起這本書的幾天之前,四部手機的鬧鐘在黎明前響了起來,把四位父母吵醒了。

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雅各布的父親叫醒了13歲的兒子,讓他去洗澡,吃掉半根蛋白棒,然后去彈奏勃拉姆斯第二鋼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并把錄音發送給遠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老師。

在德國柏林郊區,布魯諾的父親叫醒了11歲的兒子,把兩袋食物塞進了他的背包。然后,布魯諾就要乘坐大巴去參加奧林匹克少年跳水隊的第三輪選拔。

在中國深圳的市中心,金蘇的媽媽叫醒8歲的女兒,叫她去閱讀英語卡片,然后吃米粥早餐,再和奶奶一起步行去上學。

在印度德里,16歲的卜納姆已經醒了25分鐘了。這時她媽媽敲了敲門,打開了她和妹妹的臥室門。筆記本電腦發出的光芒讓卜納姆的臉呈現出幽靈般的色彩,讓她的眼袋在抬頭的時候顯得更加明顯了。卜納姆的目光回到屏幕上,繼續和美國大學招生顧問進行視頻會議,她的媽媽露出了微笑。

每天早上,父母們在醒來之后,都會催促孩子去做他們的事情。許多兒童和青少年可以去上學。還有些孩子則沒那么幸運,他們要去工作,給家里幫忙。最貧困的孩子要到外面尋找食物,其中有些人沒有父母或其他照料者來幫助他們開始一天的活動。有些年輕人會去到處尋找,看看有沒有成年人會給他們扔下一枚硬幣,或者付錢讓他們提供服務,不管這種服務有多丟人、多危險。

就和孩子的家庭、文化和照料者一樣,孩子感受到的壓力也千差萬別。填飽肚子與填寫履歷的壓力是完全不同的。然而,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需求,那就是他們需要愛。事實上,孩子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力,為了讓自己看上去值得被關注、被喜愛(尤其是在父母的眼中),他們幾乎愿意做任何事情。因此,父母給的壓力尤其有效。

年輕人會本能地渴望和爭取父母的愛,只有父母保護孩子的動力才能與這種本能相提并論。這兩種力量共同創造了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的親子聯結。與身體虐待、被遺棄相比,父母給的不健康壓力似乎微不足道,但同樣可能對孩子造成比較嚴重的傷害。年輕人渴望和爭取父母認可的本能,讓他們特別容易受父母施加的壓力影響。

父母也會在生理上感受到與生俱來的壓力。我們會盡最大努力提高后代生存與成功的機會。這種行為是值得稱贊的,至少在促進生存的方面是這樣的,因為生存是很容易定義的事情。成功則更難以定義,因為對未來的擔憂會影響我們對成功的理解,而文化的特點(由我們所塑造,有時還是在無意間塑造的)也會扭曲我們對成功的看法。因此,父母施加的壓力是有益還是有害,取決于父母如何定義成功。

作為父母,我們會不時修改我們對成功的定義,通常是為了讓這些定義與我們的價值觀保持一致。例如,當我們兒子的運動隊主教練開始用嚴厲而武斷的訓練方式時,我(克里斯)和妻子就會和兒子們坐下來談論這種現狀。我們一致決定,在賽季結束后不再參與這項運動,把更多的時間放在音樂上——練習樂器,參加學校的男生樂隊和管弦樂隊。我們選擇不把成功定義為名次和獎杯,也不會為了成功而放棄快樂與文明禮貌。像這樣的決定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家庭面臨的選擇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們有意避免告訴讀者該怎么做。(至少我們努力不提強制的要求。)用你家的價值觀、你們面臨的選擇來塑造你對成功的定義,用你的內心決定你會如何向孩子傳達這種定義。然后,再讓本書的后續章節來引導你如何給孩子施加壓力,幫助他們取得成功。

長久以來,善意的父母一直在用狹隘的、“不成功,便成仁”的方式定義成功,這在無意中損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孩子灌輸這種“高風險”的思維模式,就會開始為他們施加有害的壓力。與其他有害壓力結合在一起,父母對成功的狹隘、“高風險”定義就可能把年輕人推到驚恐、絕望、喪氣甚至自殺的地步。對于學業成功尤其如此。盡管促使孩子自殺的想法和感受從來都不是一定的,但學校咨詢師認為家庭沖突和學業壓力是孩子自殺的兩大主因——這兩方面的數據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隔離期間都有所增加。[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县| 鄂托克前旗| 谢通门县| 灵川县| 开封县| 越西县| 容城县| 晋城| 涿鹿县| 浮梁县| 万源市| 陆川县| 钦州市| 巫溪县| 绵阳市| 台山市| 五河县| 青田县| 封开县| 巢湖市| 彩票| 得荣县| 定安县| 马鞍山市| 望都县| 象州县| 杭锦后旗| 洛隆县| 临泉县| 广安市| 阳城县| 洛浦县| 来安县| 大英县| 崇信县| 沁水县| 秭归县| 若尔盖县| 竹北市| 大连市|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