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
最后一日來了。
出了地鐵口,馬路面和往常不一樣。地面是濕漉漉的,像是灑水車剛剛經過,又像是剛剛下了一場雨。注視著潮濕的路面,回望著從前走過的日子,站在的像是又一個時間的十字路口。
清晨的太陽躲在了云朵后面,依舊溫暖著每一寸土地,就像那些曾經忙碌又充實的日子,即使在記憶的深處,也依舊散發著光芒。今天的空氣中水氣濕重,但是很涼爽,是典型的南嶺濕潤天氣,如果水氣再大一點,那就是南嶺特有的回南天了。
走過了熟悉的街道,那些曾經匆忙的腳步,如今卻變得輕盈。
在垃圾處理站前面的馬路上,一口窨井打開了蓋板,井口旁邊架著一個線軸盤,兩個工人或蹲或站,蹲著的手里夾著半支煙,井口露出梯子和一個安全帽。再往前的小區門前,工程車已經消失了,留下了渙然一新的外墻,原本繁茂的樹枝稀疏了不少,數下留下的是殘枝余跡。
便利店、早餐店、小超市早已開門,門前的人群進進出出,有舊人去就有新人來。貨運門市部仍然大門緊閉,還沒有到送貨的時間,工人們還沒有上工。飯店里的燈光透出櫥窗來,落在騎樓的走廊上,隨著行人的增加黯淡下去。馬路對面的筒子樓里傳出幾聲狗吠,引起居民區里一陣嘈雜,但很快就平靜下來。過紅綠燈的時候,兩個阿婆隔空喊話,然后就分道揚鑣了。
窨井旁的工人,便利店的燈光,那些匆匆而過的面孔,都成了我記憶中的剪影,人生能有多少個十年,又是一個新的啟程。
今日的人群比昨日稀疏了一些,等紅綠燈的人群之間,還能穿梭共享單車。綠燈亮起時,有幾個班班們快步跑過,沖向了寫字樓,熟悉的一切仍在繼續。
走在寫字樓的馬路邊,遠遠看到供應午餐的飯店還沒有開門,那是公司簽約的飯店,同事們戲稱“吃的好,餓不著”,現在終于有正當的理由可以不再踏足了。
從地下到大堂的自動扶梯,昨天下午開始,不知為何互換了上下的方向,仿佛一切都在重啟。
等電梯的時候,碰到了昨日一起聊八卦的小君,互相寒暄了一下。小君同學已經是公司重點“關照”對象,人力最近在盯著她。
上午繼續督促人力出離職證明,如果上午還不出,我打算下午請假了,再不休就過期了,可以休完年假,不知算是幸還是不幸。因為加班一直被同事們詬病,緣由加班政策多次改革,例如下班后的一個小時內不計加班,又如加班不計加班工資,只給加班補休,所以有的人到了年底手里還抓著一把未休的補休單,陷入了“休補休假——加班——休補休假——加班……”的怪圈。至于管理人員,加班了是不算加班的,美其名曰“不定時工作制”,所以管理人員手里只有可數的年假,但就是這僅有的年假,還有年底休不完的時候。
電腦里的公司資料,該留的就轉給接手的同事,私人資料該整理的就整理掉,不該留的就不要留了,不用想起了惠能大師的偈語:“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剩下的就是和同事聊聊八卦,說說最近的熱點新聞。如果不是還要等離職證明,我現在就可以走了,真是尿點中的尿點時間。
終于還是在中午前拿到了離職證明,拿到的那一刻,就已經不是公司的人了,不到最后一刻,誰都不愿意放手。
時針指向了12點,果斷打卡下班。
從此,我將失去一個公司職員的身份,但擁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我將用它來書寫自己的故事,去探索那些未曾觸及的領域。我將用它來愛,去感受,去生活,去成為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