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
今日的地鐵一如既往的擁擠,在這個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里,時光的指針悄然轉動。
清晨,地鐵如往常一般擁擠不堪。人們在匆忙的腳步中穿梭,我就像一只忙碌的螻蟻,為了各自的目標而奔波。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趕時間的人們無法一直保持禮讓,這是生活的無奈,卻是現實的寫照。我也不例外。
這四年的時間里,我總是沖在前面,只為了能準時打卡,不被時間的洪流落下。然而,今日我卻感到自己的變化。在地鐵換乘的自動扶梯上,我竟主動給人讓了位。這一小小的舉動,連我自己都感到有些驚訝。以往,我總是急切地向前奔跑,從未有過這樣的“慢動作”,因為搭乘晚一班的地鐵,就意味著不能準點打卡。此刻,這看似奇怪的行為,卻又似乎并不那么奇怪。
人群從地鐵站出口涌出,如四散的流水,卻又在馬路邊上匯聚成一股,如同絲線般交織纏繞。小區前,那臺熟悉的工程車仍在運行著,工作臺上的勞動者揮舞著手中的刷子,在為小區外墻抹去塵埃,添上一抹色彩。
走過騎樓邊上的腳手架時,上方傳來“咚咚咚”的聲響,每一聲都像是一個強有力的音符,振動著人們緊張的心弦。我抬頭望去,才發現這里不是裝修,而是拆舊,或許是危房改造,暗想自己怎么沒注意到。拆墻聲如悶雷般響起,一下又一下地沖擊著耳膜。拆舊工人揮舞著手中的鐵錘,每一下掉落的都是一大片的磚墻,露出里面的老式木梁。
這一片騎樓,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這里,曾是東山的地界,雖然不是老東山,但也是東山的外圍,有著獨特的韻味和故事。這些古老的建筑在時代的變遷中更替,歲月流轉,一切都在不斷地變化,而我們,也在這變化中不斷前行。
今日的綠燈似乎停留的比平時長。平日里,按正常的步速,我一次只能過一個路口,但今日,我卻順利地過了兩個路口。我不禁思考,慢下來,整個世界并不會變得更壞。我們總是在忙碌中追逐著時間,卻常常忽略了身邊的美好。有時候,放慢腳步,生活的真諦才會悄然出現。
等電梯的時候,碰到了公司的同事。就是那個經常遲到的年輕人,他的背景或許不簡單,一個月有 10次遲到,不知情的同事們會覺得他勇猛無比,而了解情況的人可能會有另一番看法。只是在這小小的電梯間里,突如其來地出現了一個面孔,是那個總經理。他看到我時,估計有些尷尬,可能沒想到我還在。他勉強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這場景,真的有點黑色幽默。生活就是這樣,充滿了意外和巧合,對他來說,不該出現的出現了,可是對別人來說,何嘗不是。
工作已經交接得七七八八了,這兩日就像是一個尿點時期,在平淡中度過。基礎的工作早已交出去了,而戰略的工作則需要創新和動腦創造,不是常規所能完成的。所以,這些工作只能暫時擱置,等有一天突然有人想起的時候,自然會有電話打過來詢問。只是,該問的時候不問,等到以后才想起來,我應該回答麼?
真希望能像從前皇帝上朝的時候,在旁邊一個執事高喊“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然后現在,直接來一句:“退朝”。然而,制度在那里,該打卡還是要打卡。
我再次催促人事盡快出離職證明,這現在只是重要不緊急的事,可是如果不催促,到了最后一日還拿不到離職證明,那就成了重要又緊急的事了。離職后再跑一次,不僅麻煩,還可能會讓別人覺得礙眼。所以,還是自己多在意一點自己的事。在公司的時候,工作是為公司做事,不僅要完成任務,還要讓領導看到,那是在做關系,真的很累人。而現在,時間是自己的,做事就是做事,不做事浪費的就是自己的時間。這種轉變,讓我感受到了一種解脫,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還有一件事,人力總監身份特殊,既是總監又是工會主席,總要約她吃飯感謝一下,吃不吃是一回事,但表達感謝是我的態度。工會平時就像是一個神秘組織,只有在離職的時候,才會讓你感到它真實存在。這讓我不禁感慨,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往往在不經意間才會顯現出它們的價值。
下午,人力來找我簽收工資條和考核表。在簽收單上,離職的和在職的分得很清楚。
“你的手好了。”這是關心的問候。
“是的,這個月剛拆的線。”這是平靜的陳述事實。
還好是在傷好之后才解約,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公司特地算計的昵?如果人心可以計算,那么他們是這方面的行家。在這個復雜的世界里,人心的考量總是讓人捉摸不透。
窗外的天空暗了下來,不知何時飄來了一層厚厚的云,半個天空都染成了深色。但是天空仍然明朗,只不過在另一邊擋住了藍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