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一直變化不大。
幾十年后,也只房子大多改建成了樓房,公路修成水泥路,年輕人少了,其它變化都不大。
曹大寶家單家獨戶,有三間紅磚平房,三間泥磚瓦房,他家算是大坪鄉最早一批修建平房的。
哪怕是現在,生產隊也只兩家修建了平房,另外一家有五個女兒,出去打工掙錢寄回來修建的。
泥磚瓦房是曹大寶出生那年父母修建的,所以他以前有個小名叫建新,就是建了新房。
紅磚平房是他小學四年級那年修建的,房子修好后欠了些賬,錢二麗就是那年進縣城打工的。
當然,在這之前他們也出過遠門,到江浙、湖北、山西等地,沒掙到什么錢,卻還遭了不少罪。
回到家里,曹大寶滿意點頭,屋里屋外被曹小月打掃的干干凈凈,妹妹是他帶出來的,特勤快。
屋前院壩不大,寬約兩三米,長約五六米,小小的一個,左右兩頭各種了一棵樹。
左邊是梨樹,右邊是桃樹,上面都結了果子,還沒成熟。
爺爺曹元發近七十歲,還十分硬朗,他閑不住,種了地,養了一頭肥豬,一只鴨子。
農村人談不上失業養老,只要能干活,就往死里干,老了不能動彈了,才不干活了。
和其他人相比,曹元發算好的。
前世,曹大寶那會兒當學徒,零二年抽空回過一次老家看望爺爺。
那天也是乘班車回來,下車時天擦黑了,曹元發在先前那個堰塘邊上砍柴火,被曹大寶看到了。
曹大寶心里發酸,拉著他回家,第二天就把曹元發帶到城里養著,所以到死曹元發都念著他好。
同樣是孫兒,卻有兩種做法。
付萬才對他奶奶就不這樣,他奶奶老了后,生病不能動彈,他父親在外地照顧不了,讓他照顧。
付萬才聽他婆娘挑撥,說一輩人有一輩人的事,當父親的不回來照顧,哪能讓當孫兒的照顧?
付萬才的父母離婚了,又各自重新組建了家庭,所以付萬才是他奶奶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
拋開責任義務不談,他這當孫兒的照顧奶奶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但他偏不,讓他奶奶自生自滅。
那年曹大寶過年回老家,見過付萬才的奶奶,被關在一個小屋里,屎尿拉了一床卻沒人管。
后來拖了三年,他奶奶沒死,付萬才的姑姑看不下去,才主動把人接走照料,一家子人真是……
“嘎嘎……”曹大寶剛把書包拿到自己房間放下,身后傳來鴨子低沉的聲音。
這鴨子是兩年前曹興貴幫人賣鴨苗,留下十幾只無精打采的實在賣不出去,就送回了老家養著。
十幾只小鴨子死的死丟的丟,就剩一只,特有靈性,跟著人跑,對陌生人十分警惕。
而且它和其它鴨子不一樣,不會亂拉,知道往固定的地方去。
所以曹元發就留了下來,當成狗養著,一直養到自然死亡。
這只鴨子是綠頭鴨,老品種,頭、頸是綠色的,具輝亮的金屬光澤,非常好看。
“嘎嘎……”鴨子圍著曹大寶打轉,還扇動翅膀,非常高興的樣子。
鴨子跟著爺爺跑,既然鴨子回來了,爺爺也肯定回來了。
果然,曹大寶走出房間,來到院壩里,就見爺爺扛著鋤頭,卷著褲腿正和曹小月說話。
“回來了?”曹元發滿臉慈祥,把鋤頭放下,雙手拄著,樂呵呵問道。
他約有一米六五高,瘦骨嶙嶙,滿臉溝壑,頭發花白,但精神頭很好,耳聰目明,人很硬朗。
曹大寶把他接到城里養著后,曹元發就長胖了,還得了高血壓,八十七歲才自然死亡。
“這又是去哪兒忙了?”曹大寶笑問道,從兜里拿出五塊錢遞過去,每次回來都留點零用錢。
幾塊錢雖然少,但農村除了買肥料啥的,平時花銷并不大,錢活泛點,曹元發能買新鮮肉吃。
“去二梁上把田里的水溝疏通了。”曹元發接過錢,滿臉笑容,“這么晚回來,還沒吃飯吧?”
爺孫倆也用不著客氣,孫兒給錢,他就接著,然后跟別人念叨,說孫兒有孝心,面子里子都有。
“連早飯都還沒吃。”曹大寶點頭回道,然后側頭對曹小月說:“去煮碗肉絲面。”
“哪來的肉?”曹小月手里拿著書和本子,正準備做作業。
曹大寶皺眉道:“臘肉啊,難不成我有錢買新鮮肉?”
“嘻嘻……這不是以為你回來了,有錢買新鮮肉吃嘛!”曹小月笑嘻嘻道。
曹大寶沒好氣道:“我有屁的個錢,剛給爺爺的錢都是從零用錢里省出來的。”
“興月想吃新鮮肉,我再補一塊,去買兩斤回來吃。”曹元發笑著接話道。
鄉下的肉價跟城里差不多,肥肉三塊一斤,好些的四塊、五塊不等。
“嗯,公社偶爾有人賣,能不能買到全靠運氣。”曹元發點頭回道。
公社就是鄉政府駐地,都是往年傳下來的叫法,老一輩人都這么喊,年輕人喊鄉政府。
曹大寶搖頭道:“算了,就吃臘肉,和點小蒜煎一下,比新鮮肉香多了,想著都饞。”
“我想吃!”曹小月噘著嘴說。
曹大寶瞪了她一眼,輕罵道:“你想吃個屁,一天天就知道吃吃吃!”
“哼哼!等你走了,我和爺爺再買了吃。”曹小月反駁一句,轉身去做飯了。
曹元發在邊上看著,笑容沒停過,人老了,就喜歡熱鬧,可惜下半年連曹小月也要去鎮上讀書。
“你爸媽在城里可還好?”
曹大寶點頭道:“好著呢!”
他沒急著跟曹元發說家里買了門市和房子,以及父母要做生意的事,等事情都辦妥了再說。
“那就好。”曹元發點頭道,“你還是明天一早走?我把大米給你準備上。”
“我自己裝就是,明早走之前裝都來得及。”曹大寶搖頭道,“你坐下歇歇氣,別管我。”
兩人說了會兒話,曹元發把鋤頭放好,又背著背簍出門了,說是要去收割豬草。
曹大寶想跟去幫忙,被曹元發阻止了,說他閑不住,沒點事做心里慌,于是曹大寶只能由著他。
“等房子裝修好,我掙到稿費后,就把爺爺接到城里住。”曹大寶心里暗忖道。
如今家里欠著外債,自己有錢,說話才有底氣,在家里才更有話語權。
尤其是等那艘船翻了后,估計父母都會感激他。
“等媽開了館子,爺爺的三餐不用人擔心,隨時可以去吃,父親守煙酒店,早晚也可以照顧。”
這樣的話,還能讓曹元發提前幾年享福。
實際上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有許多具體的情況,比如老人不會用天然氣,不會用電器等等。
而且幾代生活習慣不同,很容易搞出家庭矛盾,不過父母都是通情達理的人,倒不會推脫責任。